摘要:小学语文核心素养清单里指出:“理解、运用、思维、审美”等是语文教学需要培养的语文核心素养的四个维度。思维是智力活动的核心,在语文教学中,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理解运用,需要思维的支撑。因此,语文教学理应帮助学生建立一个正确的思维模式,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关键词:理解;运用;思维;审美
部编版教材采用了“人文主题”与“语文要素”双线并行的方式来编排文本,这实际上就是对本单元学习应该关注的语文要素的揭示,主要从学习内容、学习目标、学习方法等方面给学生以引导。
聚焦语文要素,发展学生思维,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才能水到渠成。
接下来我先以《青蛙写诗》这一课,谈谈如何凸显语文要素,发展学生思维。
《青蛙写诗》这一课要求认识11个生字,认识偏旁秃宝盖和四点底,会写四个生字,以及“朗读课文。说说青蛙写诗的时候谁来帮忙了。”“青蛙写的诗里,有逗号和句号,请你圈出来。”“读一读”。其实这就是这篇课文的“语文要素”,这些语文要素为我的教学指明了方向,成了教与学关注的重点,成了教学行为的着力点。因此我确定了本课的教学目标:
1. 会认会读“写、诗”等11个生字,认识部首“冖”“灬”。会写“个、们”等四个生字。2.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好逗号与句号的停顿。3. 认识逗号和句号。4. 初步学习能根据课后的要求和问题,从课文中找到相关内容,初步培养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
有了这些教学目标,然后再层层地深入展开教学。
一、 培养思维的主动性
思维的主动性指的是学生在面对事物的时候,拥有主动探究的目的,形成主动想法的能力。只有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主动思维能力,学生的学习才有积极性和主动性,才能登上思维的列车进行独立的思考和创作。
教学《青蛙写诗》,故事导入:课件播放雨声,听这是什么声音?“雨声”。是呀,在一个闷热的夏天,雨点儿淅沥沥、沙拉拉地下个不停,池塘里的小青蛙诗兴大发,他对朋友们说:“我要写诗啦!”“呱……”青蛙的诗写成了。
这首诗是没有标点符号的,我让学生一口气读下来,再说说感受:“读累了,喘不过气来了。”
是呀,青蛙听到大家的评价可不高兴了,怎么办呢?这时候他的朋友们上来帮忙了,有了朋友的帮忙,青蛙的诗终于大功告成啦!
“青蛙写诗的时候谁来帮忙呢?”学生尝试给答案。大家的答案是否正确呢?师生一起学习课文《青蛙写诗》。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让学生带着问题读课文,学会从文中找答案,培养了学生的探究精神,学生的学习是主动的。
二、 培养思维的精进力
在原来的构想或基本观念上,加上新的构想和观念组成相关的概念群的能力就是思维的精进力。精进力实际上是一种精益求精的能力。联系上下文理解课文内容,用关联词连句成段,找联系组句组段的这些练习都有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精进力。
在每篇课文中都有紧要处,这些紧要处是培养思维力的发力点,如一个关键的句子或一个问题。聚焦思维的着力点,引发学生进行思维。让学生根据“青蛙写诗时,都有谁来帮忙”这个问题从课文中找到相关的内容圈出来,不仅引导学生怎样阅读,而且培养了学生思维能力。学生带着问题边读边思考,找出课文中明显的信息进行圈圈画画,促进了表达的有序性和完整性。通过读读圈圈,学生不再是找一句说一句,分三句话来回答问题,而是按课文的顺序完整地回答出问题,接下来我再予以句式上的帮助:青蛙写诗时、和来帮忙。用这样的句式帮助学生严谨、准确地表达,学生的思维更有逻辑性了。
三、 培养思维的创新性
思维的创新性指的就是求异性,要求学生有发散性思维,不能人云亦云,要有创建。我们的教学,要促进学生思维多向性的发展,要在思维的维度上下功夫,在形成求異思维的过程中形成不同的见解,培养思维的多向性。
学生通过看图读文,发现了“蝌蚪的脑袋黑黑的、圆圆的,尾巴细细的、弯弯的,和我们的逗号非常相像。”“水泡泡圆圆的,长得像句号。”在认识逗号和句号的基础上,我放手让学生去思考探索生活中“()圆圆的,可以当句号。”那学生的答案也是丰富多彩:“珍珠、车轮、汗珠……。”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先给予一个支架让学生进行学习,学生不仅认识了逗号和句号,然后再移开支架,放手让学生去思考、想象、表达,学生进行了发散性思维,形成了不同的见解,从而养成勤思善思的好习惯。
四、 思维的敏锐性
思维的敏锐性指对事物的性质能做出快速的判断,源于对事物进行观察、分析、判断、综合、推理,表现为思维活跃,清晰有条理。思维敏锐性强的学生对问题的敏感度高,敏于觉察事物具有发现缺漏的能力。
要根据事物的性质来认识事物,确定和判断事物,就要掌握一定的方法。小学生是以形象直观思维为主,利用学生求知欲旺盛,好奇心强烈的特点来训练学生的思维,加强思维速度的练习,如:教学生字“串”时,出示金文“”,让学生猜字,学生通过思考得出“串”,并且形象地了解古人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事物连在一起就是“串”,再说说生活中还有什么事物是成串的,学生积累“一串葡萄”“一串珍珠”“一串羊肉串”……这样通过提升高水准的实践判断能力来提高学生思维的反应、速度和知识的准确及时再现的能力,然后总结科学的学习方法并合理运用到学习中。学生经过观察、猜想、判断、推理、归纳这些训练,提高了学习效率,提高了思维的反应速度,提高了有效地发现问题正确地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
由此可见,课后练习题能够帮助教师了解教材的编排意图,准确地寻找语文要素,明确训练的要求与层次。让学生在语文实践过程中聚焦“核心要素”,实现语文要素的落地,掌握语文知识,提升语文能力,发展学生思维,最终实现核心目标的达成。
参考文献:
[1]王生福.基于部编版教材的语文知识教学[J].江苏教育研究,2018(z5).
[2]蔺慧慧.小学语文教学培养学生思维创造力[J].动画世界·教育技术研究,2012(7):1.
[3]张蕾蕾.创造性思维的培养[J].中华少年:研究青少年教育,2012(4):1.
作者简介:
熊碧荷,福建省南平市,福建省南平实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