丧文化影响下青年的社会心理和社会心态探讨

2019-08-30 08:23高丽星
青年时代 2019年20期
关键词:丧文化青年思想政治教育

高丽星

摘 要:丧文化作为青年亚文化的新媒体时代缩影,是各类媒体推波助澜的必然结果,针对主要的群体是90后,呈现的特征表现为颓废、绝望、悲观的精神状态,与主流意识所宣扬的积极、健康、向上的精神状态相悖论,在其某种程度上是新时期青年社会心态和社会心理的一个表征。当今青年作为一个思维活跃、个性多样化的社会群体,其思想状况呈现出多元化的特征,在以“葛优瘫”为代表的丧文化影响下当代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了多方面的新情况和新挑战。在这一影响下,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从青少年的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加以正确的引导,指引青少年健康的成长。

关键词:丧文化;青年;思想政治教育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主席高度重视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丧文化作为新时期社会环境影响下的客观产物,必然会对青年思想政治教育产生双重影响。最近一段时间来,“丧文化”在都市年轻人当中不胫而走。近日,在北京三里屯举行的为期三天的“丧文化街头派对”吸引了上万人参与,再次将这“丧文化”带入了人们的视野。因而研究这些影响,不仅是文化学所必须正视的问题,也是教育学所面临的极大挑战。重新审视青思想政治教育的话语风格、丰富并省思其内容和方法则成为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题中应有之意。

一、当代中国丧文化的生成

(一)中国丧文化的表现形式

在丧文化影响下的以丧失理智,漫无目的,蹒跚而行,没有情感,没有意识,没有情感,没有约束为特征典型代表的青年如同艾瑞克·弗洛姆笔下的“漫无兴趣”。在当代中国,丧文化的表现形式主要是“以形象生动、易于接受”的载体呈现出来。第一,“丧表情包”,主要是以“葛优瘫”、“咸鱼”、“PEPE青蛙”、“马男波杰克”等做成表情包,在网络中广泛应用,尤其在微信中使用居多。“PEPE青蛙”,它从欧美社交圈一路悲伤到中国,表情是悲伤的,注入的文字主要是“悲伤那么大、哦?那有关我什么事等”,所表达的是一种生活无望、悲观的心态。第二,“丧剧”,主要是“以来自日本的萌蠢懒蛋蛋、约会~恋爱究竟是什么呢电视剧为代表,日本的萌蠢懒蛋蛋,它是作为一分钟动画短剧的主角,这颗肥美的生鸡蛋,最大的爱好就是睡觉,并摆出无力的表情……,每天啥也不做,就是躺着,所表达的正是当今青年群体慵懒的生活状态。第三,“丧营销”,营销的进阶是帮助用户表达,“丧文化”是消费者的一种表达方式,“丧营销”帮助企业亲近有此类感情表述的客户,主要从UCC咖啡的“丧”营销海报在FaceBook爆火到“丧茶”快闪店的朋友圈刷屏,再从“Moonleaf月”的消极坏到““试物所”打造的“丧”系列酸奶,比如在UCC咖啡标注这么一句话:“如果你觉得自己一整天累的跟狗一样,你真是误会大了,狗都没你那么累,”正是表达了青年在现实生活中所面临的“烦恼”、“压力”、“担忧”从而引发的负面情绪。第四,“丧歌”,主要以现在流行的嘻哈为主。实际上,上述四种表现方式正是对丧文化影响下的青年群体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体体现,换言之,丧文化影响下的青年群体通过自己独特的想法和行为表达自己难以发泄的内在情绪。

(二)当代中国丧文化形成的原因

如上所述,在某种意义上,这些类型的丧文化象征着部分青年对于传统社会所宣扬的主流意识形态的“议示对抗”,反应青年群体内心的不安与沉闷。那么,在当代我国,促使丧文化形成的因素有哪些?任何一种流行文化的出现,都不是偶然事件,而一定是社会思潮、现实背景、多元文化冲击、媒介传播、心理动因等各种因素的综合作用。

首先,丧文化是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多元文化相互冲击以及媒介传播影响下的客观产物。第一,对于丧文化形成的社会原因,河海大学公管院社会学教授张杰分析说,近几年中国社会“狂飙突进”式飞速发展,高房价引发了自我评价和阶层主观评价偏低,职业竞争的激烈性和高流动性引发了生活单调和人际关系的疏离,这些都会引发青年群体的孤独感、无力感、不确定感,于是一个个“小写的自我”慢慢生成。第二,当今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主流文化与非主流文化的碰撞、冲突和摩擦,使得社会文化形态呈现出由原来单一的一元文化转变为多元文化并存的趋势,多元文化的并存给予青年群体更多的选择性,更加符合青年群体个性发展的需求。第三,在互联网时代,网络空间的开放性、虚拟性、便捷性为青年表达自己内心的情感提供了有效的途径,青年群体可以通过新媒体快速发送语音短信、视频、图片、文字等信息,通过这样的途径,他们就会获得多元价值的表达、自我和解“我就是我,”不需要任何扮演和矫饰成分,而习以为常的互联网,就成为这情绪最重要的宣泄口,同时,互联网平台即时抓住青年群体的特质,通过“丧剧”、“丧歌”、“丧营销”等方式对丧文化进行推波助澜,并扩大知名度、提高收视率,会对该种现象大肆宣扬,很快地将之传播到青年群体中,迅速扩张到社会大众的日常生活里,这必然导致丧文化的迅速成形和传播。

其次,丧文化是青年群体身心特征的集中。当代中国青年主要是指90后,大众给予他们的标签主要是“认知水平低、个性多样化、空巢青年、低头族。”第一,90后的青年群体的生理、心理尚未成熟、认知能力差,很容易出现问题,影响他们自身的成长。第二,他们常常以自我为中心,追求个人价值远胜于公共利益,崇尚个性张扬和标新立异,乐于接受新事物,勇于挑战新局面。但是在实际的生活中,他们又无法与成年人真表达自己的心声,他们彰显的独特的个性常常被共性所吞噬。因此,他们会选择其他适合自己的方式来宣泄情绪,表达意愿,以更好地展示自我。第三,“空巢亲年”主要是指90后青年“靠父母、享受当下、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沉浸在“丧”里。第四,“低头族”,不管在课堂上,还是在路上,总是低着头,展现是一种对生活无追求的心态。

二、丧文化影响下的青年的社会心理和社会心态

丧文化实质上不是一种具体的文化,而是一种生活态度,是年轻人近似于放松和发泄的生活方式,是他們向社会和世界提出的柔和的对抗,是一种消极的心态,也是年轻人对自我的一种保护,一种自嘲的方式。

(一)自嘲的社会心理和社会心态

在现实社会中,那些喜爱丧文化的年轻人真的颓丧如此吗?当然不是,大多数人只是希望通过自嘲来保护自己。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罗杰斯将个人意识分为现实自我和理想自我。在当今社会,想要实现理想自我太难,现实与理想往往差着十万八千里。甚至,你放弃梦想,只想做个整天躺在家里吃吃喝喝的“死宅”,却发现你连一套用来“宅”的房子都没有。此时,除了“丧”,你还能想到什么?“我都承认自己是一个废物了,那你你还能怎样对我的人指手画脚呢?”这都是青年群体通过自潮的方式展现自己标新立异、与众不同。

(二)自我保护的社会心理和社会心态

丧的心态是一种自我保护,他们以自我矮化的方式拉低期望,舒缓压力,倘若失败了,他们才不至于真的失望,最终弥补内心的失落和遗憾。日本社会是最好的体现。日本有本书叫做《下流社会》,“下流”并非字面意识上的意思,而是一种不求上进的心态,一个人的沟通能力,生活能力,工作热情,消费欲望,都比一般人要低,作者认为,很多人自甘下流,并不是不愿上升,而是上升空间已经丧失。

(三)消极的社会心理和社会心态

现实社会,90后青年群体面对着各种各样的压力,从校园到职场,从物质到感情,竞争可谓无处不在。充满竞争的环境下,遇到挫折、感到郁闷,并不是积极面对,而是陷入负面的消极情绪,借助“丧文化”,发发牢骚排解情绪。但是,他们不同于犬儒主义、屌丝文化,也不是一个传统意义上没有能力、没有智商的“废物”。在我看来,他们对于现实在努力也难以打破固化的阶级的绝望,因此,产生对于生活追求无望的一种消极的情绪。

猜你喜欢
丧文化青年思想政治教育
如何看待“丧文化”?
“丧文化”不丧, 是年轻人宣泄情绪、对抗焦虑的新武器?
青年怎样传承长征红色基因
加强思想政治课在大学慕课开放课程的地位研究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弘扬雷锋精神与转型期高校校园文化教育整合性研究
“丧文化”,不必过敏不可轻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