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亚会 陈琳 黄佳慧
连日来,上海进入“炙烤模式”。烈日炎炎下,仍有许许多多的劳动者,头顶烈日,挥汗如雨,坚守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默默奉献。近日,记者把镜头对准了这些高温下坚守在一线的劳动者,看看他们是如何工作的。
环卫工人的一天是从清晨4 点开始的。此时,长宁区的各条道路上还鲜有车辆行人,闪烁的路灯,微亮的天空,整个城市依然在睡梦中。而上海西联环卫的工人们早已经起床,赶往各自负责的路段。6 点不到,部分环卫工人已经开始了普扫工作,这是他们一天中难得的短暂凉爽时间。
记者在北新泾附近见到了从事环卫工作多年的周阿姨。半小时不到,近千米的道路周阿姨就清扫了下来。尽管太阳刚刚升起,气温还未升高,但周阿姨额头上露出的一圈头发已经被汗水打湿,因为手里拿着工具,腾不出手来擦汗,周阿姨面容有些狼狈。但与记者聊天的时候,她的表情却是“闲庭信步”般淡定,“热就热吧,每年夏天都有这么段日子,习惯啦。”
据周阿姨介绍,她每天的工作并不复杂,但要达到标准却不轻松。为了保证划分区域的整洁,弯腰、清扫、起身,看似简单的一组动作,周阿姨每天要重复上千次,衣服不知要被汗湿多少遍。
朱擎摄
陈琳摄
上海生活固废集装转运徐浦基地每天承担着3000 多吨生活垃圾的压缩打包清运工作。在固废转运船上工作的职工在高温、高产的季节,用辛勤的汗水保障了城市的垃圾清运。
在沪环运货6007 上,水手周步荣在船头甲板系缆绳、每隔一小段时间的瞭望、系泊套缆绳、清理甲板等都是顶着烈日。航运结束,还要清洁打扫船舱和船体,高温天,绝对是对体力和耐力的考验。
轮机长邹合桃和轮机员陈张,每隔20 分钟,要下机舱检查核心部件。机舱没有空调,气温比室外更高。遇到故障的入舱维修,一干就是一个小时,衣服湿透是家常便饭。
幸而现在的转运船,条件已经大大改善。同时,逢高温时节,基地的管理层对奋战在固废处理、清运一线的职工进行慰问,送上盐汽水、冷饮。食堂提供清热解暑的绿豆汤,船上的茶水也是准备充足,让保障城市垃圾清运的幕后英雄们在高温时节无后顾之忧。
对于研发、生产航空器上“声光电”领域产品的上海航空电器有限公司的一线职工而言,保障产品可靠和飞行安全是他们作为航空人的首要责任所在。
焊接工程娟华身着一件防护服、防护口罩,左手戴着厚厚的防护手套,在开着空调室温仍超过30℃的房间里,用毛刷蘸取松香,在保险丝的一端刷上后又拿起了一支一斤重的大型电烙铁,右手持着电烙铁,用烙铁头在锡炉内蘸取一定量的锡液,慢慢地焊在已经涂满松香的一面,整个过程就像在慢火上烤手一般。而公司干燥室内的喷漆工丁浩弘正手戴着防护手套,从一车十排的推车上拿起一排已经喷涂好油漆的零件,并将它们放到已经加温至120℃的干燥箱内,每次一车十排零件都放入干燥箱后才关上门,重新调整温度。之所以房间内如此闷热,主要还是为了保证环境的一致性,“如果在干燥室内装了空调,一冷一热,很有可能会导致零件表面涂层热胀冷缩,影响产品质量。”他笑着表示,这也算是一种“自我牺牲”吧。
朱擎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