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通州湾三余初级中学 谢 禹
当前的数学课堂,教师关注更多的就是学生在数学上的成长,更具体点,就是数学成绩的提高,对学生的数学学习心理状况却很少顾及。教学的对象首先是人,以人为本是基本的教学理念,要想提升数学素养,教师就要将目光首先投向学生,尤其是他们内在的想法。
当学生解决不了问题的时候,要问学生问题出在哪儿,思维的盲点在哪儿,让他们再去思考,即让学生重新审视自己的思考方式,而不是情绪低落、不是怨天尤人。好的思考习惯会由易到难,一步一步去攻克,而不是直接去面对难题,即学生的思考要靠近他们的最近发展区。好的思考习惯还包含吸取其他学生的经验与教训,比如在小组讨论的时候,学生在倾听别人解题思路的同时,也会有自己的解题方式。总之,好的解题习惯会催生一个向上的心。以这题为例:点D、E分别在线段AB、AC上,CD与BE相交于O点,已知AB=AC,现添加哪个条件可以判定△ABE≌△ACD?
教师先让学生思考通常的判定方法有哪些,让学生根据AAS、SAS、ASA添加条件。从该题就可以看出来,教师要培养学生积极思考问题的习惯。有学生写到,如图1,因为AB=AC,∠A为公共角,如添加∠B=∠C,利用ASA即可证明△ABE≌△ACD。但他想不出其余的方法来,教师问:如果添加BE=CD,会不会有这样的结果?这将学生的思考点着落于有关边的条件。学生说,因为SSA,不能证明△ABE≌△ACD,所以这个不能作为添加的条件。学生思维深入的过程,也是他们积极去解决问题的过程。这时候学生自然地去思考其他的边,比如添加BD=CE。他们很快发现通过等量关系可得AD=AE,再利用SAS就可以证明△ABE≌△ACD。好的思考习惯不会让学生畏难,会让他们拥有知难而上的积极心态。
图1
其实学生给不了答案,一方面可能由于自身认知水平的局限,另一方面,也可能由于教师缺少好的评价机制,没给学生的思维一定的保护与鼓励,这使他们很难过渡到下一步的具体问题中。好的评价机制,会让学生有一种亲近感。如对过于简单的题目,优生就没有做的必要,对他们的思维能力没有任何的提升,对他们而言就纯属浪费时间,因而做对了也不要去鼓励他们。目前评价的误区在于一刀切的评价方式,具体到数学训练中表现为,不对准学生的情感,一味地提问、一味地做题。不管学生会不会,做一样的练习;不管学生乐不乐意,评价总是一把尺子。因此教师要改变评价策略,使他们在最少的时间里有最大的生长,同样也能为他们今后的数学学习做足够的铺垫。好的评价会催生好的心理素养。以该题为例:如图2,添加哪些条件可以证明△ABC是等腰三角形?
图2
明显,本题主要通过让学生运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等腰三角形的判定、线段垂直平分线性质等知识,使他们养成判断、分析、综合、比较等思维能力。评价方式要与学生的具体认知结合起来,当学困生能记住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时,教师就要肯定,在他的课堂表现处添加一颗星。如中下等生能说出,如果添加∠B=∠C的条件,就能得出AB=AC,所以△ABC就是等腰三角形。教师要给他投以欣赏的目光,肯定他积极参与的态度,并期待他有更好的表现。可见激励,会让学生保持一颗向上的心,一个好的心态。
在学习的过程中总会碰到暂时解决不了的问题,总会遇到投入时间与精力之后,成绩却不理想的状况,这些都会导致学生的心情低落,甚至有放弃数学学习的冲动。作为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既要培植学生的思维品质,又要关注他们的心理健康。积极向上的心理素质是学好数学的保证,也是师生交流与沟通的关键。好的心理素质会让数学思维更顺利有效地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