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内镜及多层螺旋CT在诊断胃癌术前TNM分期中的可行性研究*

2019-08-29 06:52:44山西医科大学汾阳临床学院山西汾阳032200
中国CT和MRI杂志 2019年8期
关键词:胃体胃底螺旋

1.山西医科大学汾阳临床学院 (山西 汾阳 032200)

2.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 超声科 (上海 虹口 200080)

杨兴益1 李朝军2 郭 浩1

胃癌是临床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疾病,其发病率在我国各种恶性肿瘤中排名第一。随着我国饮食结构改变、幽门螺杆菌感染增多和工作压力增大等因素,胃癌的发生逐渐呈现年轻化趋势。在临床中胃癌规范治疗取决于患者TNM分期,故准确的术前分期对估计病情、预后、制定治疗方案重要的临床意义[1-3]。影像学检查是诊断胃癌的主要方式,CT能直接观察肿瘤病灶情况,超声内镜结合了内镜和超声的双重优势,在评估肿瘤浸润深度、发现邻近组织结构具体情况中作用明显[4]。为此,本研究收集了47例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旨在探讨超声内镜及多层螺旋CT在诊断胃癌术前TNM分期中的效果,现报道内容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8年2月收治的胃癌患者47例。47例胃癌患者中,男性患者32例,女性患者15例,年龄29~73岁,平均年龄(59.26±4.25)岁。患者临床症状表现为不同程度的上腹疼痛,伴有食欲缺乏和消瘦。入选标准:(1)所有患者入院后均行CT检查;(2)所有患者病理检查均证实为原发性胃癌;(3)所有患者及其家属均知情本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检查方法

1.2.1 CT检查:设备选用飞利浦Brilliance64排螺旋CT,禁食8~12h,饮用水充盈胃腔,胃窦、幽门部处病变者加扫仰卧位;胃窦及胃体前壁病变者,贲门区域病变采用右侧位加仰卧位。先行常规CT平扫,参数:管电压120kv,280mA/s,螺距为0.6mm,机架转速0.5s/r。常规平扫后进行增强扫描,使用高压注射器经患者静脉团注优维显(批准文号:国药准字J20130157,生产厂家:德国(Bayer Schering Pharma AG),流速设定:4.0ml/s,注射完毕后进行三期增强扫描,动脉期25~30s、静脉期70s、延迟期3min。

1.2.2 超声内镜:采用日本Olympus GF-UM200型超声内镜,超声频率为7.5Hz、12Hz。患者检查前需禁食8h,左侧卧位于检查床上,先进行常规经腹壁超声扫查,然后使用脱气水充盈+水囊法,将超声内镜缓慢送入降段,抽空气,注入脱气水,剂量:300~500ml(含胃内注水),填充水囊,沿十二指肠降段逐段后退扫描至贲门,观察胃体情况。

1.3 观察指标 采用国际抗癌联盟第7版TNM分期标准进行分期[5],由两名中级以上职称医师对47患者CT扫描图像及超声内镜图像进行独立分析,当医师意见不一时,以共同讨论结果为最终结论。以病理学或手术检查结果为标准,对比超声内镜及多层螺旋CT在诊断胃癌术前TNM分期中的准确性。将患者结果参照胃癌TNM分期标准分为T分期、N分期、M分期,其中T分期:T1、T2、T3、T4;N分期:N0、N1、N2、N3;M分期M0、M1。

1.4 统计学处理 本研究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8.0软件进行统计,计量资料采用(±s)描述,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表示为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超声内镜及多层螺旋CT对胃癌T分期的诊断准确率 超声内镜对胃癌T分期的总诊断准确率为95.74%(45/47),明显高于多层螺旋CT 78.72%(37/47)(P<0.05)。见表1。

2.2 超声内镜及多层螺旋CT对胃癌N分期的诊断准确率 超声内镜对胃癌N分期的总诊断准确率为95.74%(45/47),多层螺旋CT对胃癌N分期的总诊断准确率为89.36%(42/47),两者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超声内镜及多层螺旋CT对胃癌M分期的诊断准确率 超声内镜对胃癌M分期的总诊断准确率为82.97%(39/47),明显低于多层螺旋CT 97.87%(46/47)(P<0.05),其中多层螺旋CT诊断M1准确率明显高于超声内镜(P<0.05)(100.00% vs 36.36%)。见表3。

2.4 病例分析 患者,女,67岁,主诉间断腹胀3月,CT平扫示胃充盈欠佳,胃底及部分胃体部壁增厚(见图1),CT增强扫描示胃底及部分胃体部增厚胃壁动脉期呈明显强化(见图2),静脉期(见图3)及延迟期(见图4)呈明显持续强化,CT影像诊断:胃底及胃体部占位,考虑胃腺癌。超声内镜下,病灶浸润至粘膜下层。病理结果示:胃底及胃体腺癌。见图1-4。

表1 超声内镜及多层螺旋CT对胃癌T分期的诊断准确率

表2 超声内镜及多层螺旋CT对胃癌N分期的诊断准确率

表3 超声内镜及多层螺旋CT对胃癌M分期的诊断准确率

图1 CT平扫图像示胃充盈欠佳,胃底及部分胃体部壁增厚(见箭头↑)。图2 CT增强中,胃底及部分胃体部动脉期强化明显(见箭头↑)。图3 静脉期持续强化(见箭头↑)。 图4 延迟期持续明显强化(见箭头↑)。

3 讨 论

对于中晚期胃癌患者,5年内生存率较低,预后较差,其临床治疗及预后效果受多因素的共同影响,主要为临床分期、不同侵入深度、组织学分化程度、病程时间等,在彻底切除肿瘤原发病灶的基础中,需要根据患者个人病情,考虑是否切除淋巴结或扩大切除周围组织或器官,基于上述原因,及早检出胃癌并进行相关分期可提高患者预后[6-11]。

目前病理活检仍然是诊断或评估胃癌分期的“金标准”,但随着医学设备的不断更新,较多学者研究认为超声内镜在评估胃癌T、N分期中正确率较高,可分别达到72%~90%、56%~88%。本组研究对超声内镜及多层螺旋CT在诊断胃癌TNM分期进行了对照研究,结果发现超声内镜对胃癌T、N分期诊断正确率均为95.74%,其中在T分期诊断正确率明显优于多层螺旋CT78.72%。超声内镜具备内镜、超声的双重检查优势,在鉴别黏膜及黏膜下癌中敏感度较高,此外在分化型、凸出型或平坦型病判断准确率中,显著高于未分化与凹陷型。但在张俊[12]、王东旭[13]等学者认为,超声内镜也存在不足,其根本原因与其成像原理有关,如受超声束穿透距离的限制,超声内镜一般无法探查腹腔内肠系膜上血管以下的后腹膜、肠系膜淋巴结淋巴结,本组研究中多层螺旋CT对胃癌M分期的诊断准确率为97.87%,明显高于超声内镜82.97%,也证实了该观点。

本组研究中胃癌增强后病灶强化方式表现为渐进性强化,即动脉期明显强化,静脉期持明显强化,至延迟期仍然持续明显强化。在临床实际操作中,超声内镜检查需要依靠操作者实践经验,如探头扫描操作过程中需要适时离开表面,此外在观察起源层次中,对于无法准确分辨低回声及无回声时,需操作者进行亮度与对比度的调节,考验操作证熟练程度,这是保证图像质量的基础。另一方面随着CT扫描设备不断更新,在全程自动不间断操作的基础上,仪器探测精密度或图像自动处理技术在不断完善,有望提高T1分期诊断的敏感度。

综上所述,超声内镜及多层螺旋CT评估胃癌TNM分期准确性均较高,超声内镜判断胃壁较浅层受浸润深度能力较佳,多层螺旋CT评估远处转移能力较佳,能为临床制定手术方案提供可靠影像学资料。

猜你喜欢
胃体胃底螺旋
慢性萎缩性胃炎胃镜像与藏医四诊表现的相关性研究❋
旋风“螺旋丸”
3D腹腔镜下巨大食管裂孔疝修补术联合胃底折叠术的临床应用
改良三明治法同步与序贯联合套扎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的疗效比较
螺旋变变变
经腹腔镜Nissen与Toupet胃底折叠术治疗GERD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的Meta分析
奇妙的螺旋
256层螺旋CT在肺撕裂伤诊断中的应用
消化不良病人胃窦胃体内镜表现及病理对比研究
中外医疗(2014年9期)2014-01-26 09:12:52
消化不良患者胃窦胃体内镜表现及病理对比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