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玉剑 刘燕
摘 要:高职院校师生关系具有“师生”“师徒”双重属性。自媒体时代,高职院校的师生关系发生了变化,表现为:教师权威身份的弱化;学生主体意识的觉醒;师生交往的扭曲及异化。在此背景下,需重构高职院校的师生关系:教师职业角色从“供给本位”转向“需求本位”;师生交往方式从“自说自话”转为“平等对话”;学生发展观从“片面发展”走向“全面发展”,从而形成平等交往的主体间性师生关系。
关键词:自媒体时代;师生关系;高职院校;主体间性
高职院校兼具“高等性”与“职业性”的跨界属性内在地规定了教师的“双师型”职业身份,教师和学生之间形成了“师生”与“师徒”的双重关系。自媒体为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以及师生间的交往提供了诸多便利,但是无形中也增加了教育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给师生关系的和谐发展带来了新的挑战。因此,需要构建适宜自媒体时代的主体间性师生关系,转换教师职业角色,重塑学生发展观,重构师生交往方式,契合学生的发展需求,构建师生共同体,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高职院校师生关系的双重属性
教师和学生是教学活动中的基本社会角色。师生关系是教师和学生为实现教育目标,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包括彼此所处的地位、作用和相互对待的态度等。在学校、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多重关系上,师生关系始终居于基础性地位。高等职业教育是兼具“高等性”与“职业性”的跨界教育,高职院校教师必须具备教育岗位“教师”和职业岗位“师傅”的双重身份。因而,高职院校的师生关系呈现出双重特征,即学校教育场域中的师生关系和校企合作培养场域中的师徒关系。
(一)学校教育场域中的师生关系
高等职业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普通高等教育一样具有现代高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文化传承创新的基本职能,主要对学生开展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价值观涵养等教育教学活动。根据高职院校的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模式,其师生关系可以分为课堂内二维时空的“知识授受”关系和课堂外二维时空的“发展指导”关系。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基本形态,也是大规模进行知识传授、传播的最有效形式。在课堂上,教师根据所授课程与所任教学生的特点,精心准备教学设计,通过面对面的知识讲解、课堂互动等环节完成教学任务,最终实现本门课程的教学目标。在此过程中,以言传身教为主的教师教学活动和以知识获取与体悟为内核的学生学习活动的融合是师生主体间互动的常态,基于知识的传授与获取所联结的教与学的关系是课堂师生关系的基本内容。由于受到课堂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课堂内即时的教与学难以有效发挥其原本设定的教育功用,因此,课堂外的教育教学成为课堂教学的重要延伸和拓展。学生对课堂內所学知识的检验、运用和创新,把学到的知识和经验内化为自己的认知,拓展自身的视野和见识,生成做人谋事的能力,主要依靠第二课堂的各类课程与实践活动。在第二课堂情境中,教师对学生学业的指导、职业发展的辅导、心理健康发展的引导以及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塑造成为师生交往的主题。
(二)校企合作培养场域中的师徒关系
职业教育作为一种类型教育,有其特殊的价值与作用。我国职业教育的先驱黄炎培先生认为,职业教育的目的在于:为个人谋生之准备,为个人服务社会之准备,为世界、国家增进生产力之准备。一直以来,校企合作、工学结合都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有效模式。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实践性、应用性导向是职业教育最为鲜艳的底色。现代学徒制是通过学校、企业深度合作,教师、师傅联合传授,对学生开展以技术技能培养为主的现代人才培养模式。在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模式下,学生不仅仅是传统学校中学生的身份,还是企业里的学徒和在岗员工。
职业院校以培养技术技能人才为目标,技术技能人才的核心能力是在技术思维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1]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必然要遵循其技能发展的特点及其阶段性变化规律,这离不开职业院校和行业企业的协同培养,现代学徒制便是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培养模式的有益探索与实践。这也决定了职业院校师生关系的另一显著特点,即师生关系在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场景中更多地表现为以技术技能(技艺)传承为纽带的现代师徒关系。在中国人的传统思维中,师徒关系是一种仅次于亲子的道德伦理关系。在我国古代传统学徒制中,师徒关系表现为“师徒如父子”和“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人身依附关系,而在现代学徒制中则更多地表现为师生主体间性和谐共生的法定契约关系。[2-3]无论是肇始于职业活动中的传统学徒制,还是职业教育中被寄予厚望的现代学徒制,就学徒制本身而言,师徒之间不仅传承着某种技能技艺,承载着某个行业的文化记忆,更延续着某个行业(某种技艺)的发展血脉。
二、自媒体时代高职院校师生关系的现实表征与理性审视
与传统媒体相比,自媒体具有低门槛、传播迅速、强交互性及开放性等特点,使得“人人都有麦克风”和“人人都是传播者”成为现实和可能。自媒体的普及化改变了信息传播的方式,也改变着教育的结构、形态乃至功能,深刻影响着教育活动中的两大主体及其相互关系。
(一)教师权威身份的弱化
我国历来有尊师重道的社会传统。教师是教育者,作为教师,既要教书,也要育人,承载着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及塑造价值观的使命和责任,教师也以“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作为职业的准则和毕生追求。在中国的传统文化语境中,教师都有着极高的社会地位。《荀子·致士》提出:“师术有四,而博习不与焉。尊严而惮,可以为师。”《礼记·学记》提到:“凡学之道,严师为难。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天地君亲师”充分表现出大众对君师的尊重与敬仰。教师是知识的代表,是学校教育中促进学生社会化的“重要他人”。而在互联网技术迅猛发展的当下,学生获取新知识、更新知识的速度可能远胜教师,教师可能要向学生学习和请教,由此产生了“文化反哺”现象。此时,教师不再是知识的垄断者和唯一传播源,学生亦不仅仅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和单向汲取者。在此情境下,教师作为知识权威的身份性优势开始受到严重挑战。
(二)学生主体意识的觉醒
对学生而言,接受教育的过程是其不断实现个体社会化的过程。学生天然具备超越性的潜质和可能,自媒体促进了学生这种超越性的快速形成。在教育的历史长河中,学校教育中的师生关系经历了“教师中心说”“学生中心说”“教师主导、学生主体”和“ 双主体”等历史演化。纵观师生关系的发展历程,教师基本上都是教育活动的绝对主导者,教师强势的权力规训无情掩盖了学生的话语权及合理诉求,遮蔽了学生的主体意识。作为网络原住民的95后学生,其成长环境、思维模式、话语体系及行为方式皆深深烙上了互联网的印记,他们思维活跃,个性鲜明,善于使用新媒体技术。自媒體颠覆了师生之间知识、信息不对等的关系,学生拥有了更大的话语空间与自主权,可以自由地构建自己的社交网络,自主决定自己的学习方式和生活方式,这极大地促进了学生主体意识的觉醒。
(三)师生交往的扭曲及异化
自媒体时代的师生交往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师生交往更加便捷。但是在当下,学校知识教育的地位和作用仍被无限放大,学校与社会依然过度关注人的智力发展,忽视学生作为个体人的情感培育、德性养成和人格健全,师生交往存在着扭曲和异化现象。一方面,师生交往缺乏思想与情感的沟通。自媒体平台为师生间的情感交流提供了更多机会,但是,过分依赖网络自媒体的交往方式反而使得师生间面对面对话的机会越来越少,交流异化成为冷冰冰的“网络文字”和诙谐搞笑的网络表情,彼此之间缺乏思想碰撞的深度和情感共鸣的温度。另一方面,师生交往存在功利化现象。一些学生的学习目的存在功利性取向,希望学校教授的都是职业生活中能够立即使用的所谓“有用的知识”,在他们眼里,文化、品德、心理健康等非职业性知识都是“无用的知识”。在这种趋利性观念的驱使下,如果他们即时的功利性学习目的不能得到满足,他们便会转向借助自媒体学习平台。与此同时,教师为了赢得课上学生的“抬头率”和学生评价的“美誉度”,盲目迎合学生变异的“口味”,扩大工具性知识(技能知识)的教学内容,造成了学生的知识面被严重窄化,使得他们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缺乏足够的发展后劲。
三、自媒体时代高职院校主体间性师生关系的构建策略
主体间性超越了在主客关系中占有性的个人主体性理念,把主体性置于主体与主体的关系之中,主体间性师生关系是“主体——主体”的关系。[4]主体间性师生关系在唤醒学生主体意识、丰盈学生精神世界、拓展学生社会能力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主体间性师生关系适应了自媒体时代教育的新常态,拓展了教师教书育人的新时空,也契合了学生全面发展的新诉求。[5]在师生交往中,学生获得了平等的主体地位、平等的话语权,激活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发展潜力,从而让学生在教师的陪伴下自主建构适合自己的成长路线图,确定大学阶段的发展“任务书”,真正实现从“要我发展”到“我要发展”。
(一)教师职业角色的转换:从“供给本位”转向“需求本位”
教育活动是师生双向互动的过程,要想取得预期的教育效果,实现既定的培养目标,必然离不开教师的主导作用。但是,教师更要深化对学生成长规律、接受特点和发展基础的认知,在教育活动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首先,教师要实现职业角色由“自我供给本位”到“学生需求本位”的根本转向。教师应从“以教为中心”转变为“以学为中心”,走进学生的生活世界,了解学生所处阶段、所思及所想,在此基础上做好教育教学的供给侧改革,在教育理念、教育内容、教育方式及评价方式等方面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拓展学生自主成长的空间。其次,重塑教师权威。美国学者克里夫顿和罗伯兹将教师权威划分为传统的权威、法定的权威、专业的权威和感召的权威。教师的传统权威和法定权威来自于国家的教育传统和教育制度,教师的专业权威来自于教师的专业知识与素养,感召的权威来自于教师的个人魅力。教师的权威无论对于教育教学效果的提升,还是对于学生全面发展都有着重要的影响。想把学生培养成什么样的人,教师自己首先就应该成为什么样的人。教师不仅要当“经师”,做到“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履行“传道、授业、解惑”职责,也要当好“人师”,做到“学为人师,行为世范”,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人生导师。亲其师方能信其道,教师要努力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人格魅力,提升专业的权威和感召的权威,给予学生更多的人文关怀,用个人的魅力、言行举止影响学生、感染学生、引领学生。
(二)师生交往方式的重构:从“自说自话”转为“平等对话”
在传统的教育活动中,学生受新媒体影响较少,教师的传授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来源。教师与学生之间是知识的单向流动,教学方式僵化单一,教学过程整齐划一,教学标准统一化,教师高高在上的说教和盛气凌人式的教育教学方式,让学生望而却步,不敢发声,逐渐成为了“课堂上精神游离的低头族”。面对自媒体“去中心化”的网络传播形态,教师必须转换以往“自说自话”的话语方式,改变脱离学生现实生活的宏大叙事、旁若无人的独白式灌输,积极探索观照学生生活情境的“对话式”教学途径。通过建立在双方人格平等基础上的语言交流和和精神关怀,促进师生之间相互尊重、相互理解和相互欣赏,实现师生的双向沟通。巴西教育家保罗·弗莱雷认为:“通过对话,教师的学生及学生的教师等字眼不复存在,新的术语随之出现,即教师学生及学生教师。教师不再仅仅是授业者,在与学生的对话中,教师本身也受益,学生在被教的同时反过来也在教育教师,他们合作起来共同成长。”[6]无论是“键对键”的网络互动还是“面对面”的深度辅导,教师都应该积极回应学生的内心关切,直面学生学习的困惑、生活的困难和适应社会的困扰,全过程陪伴学生。[7]教师应以学生喜欢的平台、喜欢的方式、喜欢的语言与学生平等交流,确保学生“听得进”“记得住”“用得着”。
(三)学生发展观的重塑:从“片面发展”走向“全面发展”
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一直是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初心。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提出,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要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形成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但是,反观现实,无论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还是网络时代高职学生的个体成长,无不存在着“片面发展”的困境。从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层面观之,在教育实践中,高职院校对于学生职业技能训练与职业精神(工匠精神)培养始终存在两张皮的沉疴,重技能训练而轻视素质养成导致其所培养的人成为了“德才失衡”的单向度的人,并不能完全适应社会的需要。新时代新形势下,产业转型升级、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进步对高职教育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新时代,培养德技并修的技术技能人才的美好愿景需要我们重新审视当前的人才培养模式,回归职业教育的本体价值,重构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主动发展和个性发展的学生发展观,遵循培养职业人和社会公民的价值逻辑,在提升技术技能教育质量的同时,强化学生的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劳动意识和劳动价值观、审美能力以及身心健康的教育。从高职学生个体层面观之,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人们尤其是青年大学生的阅读习惯从“纸上”迁移到了“屏上”,学生喜欢短、平、快的视觉享受和浅层阅读体验,阅读习惯“碎片化”和网络社交“圈层化”造成了青年学生深度阅读和辩证思考能力的欠缺,容易从众和迷失自我,从而阻滞了其个人认知体系的建构。[8]因而,教师应该紧跟时代发展步伐,明晰专业(行业)发展前沿,及时更新知识结构,融入学生的“朋友圈”,教授学生掌握如何在纷繁复杂的碎片化信息中获取、整合及正确分析知识与信息的方法,培养学生深度学习的习惯、系统性思考的方法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合作学习实现师生的共同成长。
参考文献:
[1] 方桐清.准确把握新时代“双师型”教师新要求[N].中国教育报,2019-03-26(9).
[2] 夏英.职业教育师生关系历史演变的社会学分析[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4(20):59-62.
[3] 李星蕾,刘云生.传统中國“师徒如父子”隐喻及其伦理关联——师生关系之传统塑造及现代转型[J].十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2):15-19.
[4] 冯建军.主体教育理论:从主体性到主体间性[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1):116-120.
[5] 朱松柏.基于主体间性以人为本的德育转向[J].中国教育学刊,2015(8):53-54.
[6] 保罗·弗莱雷(Paulo Freire).被压迫者教育学30周年纪念版(修订版)[M].顾建新,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
[7 ]闫亮亮.重塑与建构:马克思主义主体间性视阈下的高校深度辅导工作[J].北京教育(高教),2019(1):101-103.
[8] 陈志勇.“圈层化”困境: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挑战[J].思想教育研究,2016(5):70-74.
Abstrac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eachers and students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has the dual attributes of "teacher and student" and "master and apprentice". In the era of We Media,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eachers and students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has changed, which is manifested in the following aspects: the weakening of teachers' authority; the awakening of students' subjective consciousness; distortion and alienation of teacher-student communication. In this context, it is necessary to reconstruct the teacher-student relationship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teachers' professional role moves from " supply-based" to "demand-based"; the communication mode of teachers and students should be changed from "speaking from one's own" to "equal dialogue"; the development view of students should be changed from "one-sided development" to "comprehensive development", thus forming the inter-subjectivity teacher-student relationship of equal communication.
Key words: We Media Ages; relationship between teachers and students;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inter-subjectivity
[责任编辑 贺文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