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力
摘要:厦门市第一期职业学科带头人一行41人,赴台湾健行科技大学深入研究职业教育理念与经验。研究内容包括四个方面:台湾职业教育体系,技职教育、层级清晰、衔接通畅;台湾技职学生培养方式,校企联动,功能互补,双轨训练旗舰计划;台湾教育管理风格,用爱融入,以心促学;台湾技职教育质量保障,证照互通、动态测评。
关键词:技职教育 校企联动 双轨训练旗舰计划 以赛促学 证照互通 动态测评
厦门市第一期职业学科带头人一行41人,前往台湾健行科技大学学习职业教育理念与经验。培训内容由校内培训和校外参访两部分组成,校内培训主要包括在健行科技大学进行的讲座、座谈以及跟课实践,校外参访主要包括对公立技职大学、私立技职中学以及企业的参访。此次参加培训调查的老师都是职业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有丰富的职教课程教学和职业学生管理经验,通过学习、参访、座谈,对台湾的职业教育系统进行了深入的研究,获得了珍贵而丰富的体验,形成了研究台湾职教特色的培训调查报告,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亦为我国及更宽广的职教领域提供借鉴。
一、台湾职业教育体系:层级清晰、衔接通畅
上世纪50年代以来,台湾技职教育适应经济社会恢复、调整、改革与发展的不同历史阶段对人才的需要,在促进台湾经济快速发展,实现经济奇迹的同时,技职教育不断得到改革、发展和完善,业已形成初职——高职(相当于大陆的职高)——专科学校——技术学院——科技大學的相对完备的技职教育体系,开辟了与普通教育并行的第二条“教育通道”。
台湾技职教育包括三个层次五类学校,分别是职业层次的高级职业学校、专科层次的五专和二专、本科及以上层次的技术学院和科技大学及研究所。技职教育体系上下通达,向下承接国民教育阶段(义务教育阶段),向上直通硕士、博士教育阶段。同时,在教育学制系统中,技职教育体系又与普通教育体系相互沟通,形成各自独立又相互沟通的并行不悖、开放交叉的立交桥。
在这个学制体系中,职业层次的职业学校最初分初级和高级两种。专科层次的专科学校分五年制(五专)、三年制(三专)和二年制(二专)三种学制,五专招收初中毕业生,学习五年;三专和二专招收高职业校毕业生,分别学习三年和二年。专科学校向下与职业学校衔接,向上则可通达技术学院和科技大学。本科层次及以上的职业院校主要有技术学院和科技大学。技术学院主要有四年制(四技)和二年制(二技)两种,前者招收职业学校毕业生,后者招收专科学校毕业生,毕业时授予学士学位。
在生源衔接上,三个层次的职业院校对口衔接、有机结合。技术学院和科技大学的四技主要招收职业学校毕业生,二技主要招收专科学校毕业生;硕士班招收具有学士学位者,博士班招收具有硕士学位者。专科学校的五专招收初中毕业生,二专以招收职业学校毕业生为主。上一级职业院校以招收下一级职业院校毕业生为主,反过来说,下一级职业院校的毕业生若选择继续升学,则可以顺着技职教育的通道向上流动,直至硕士班、博士班。
在培养目标上,三个层次定位不同又上下衔接。职业学校以“教授职业知能,培养职业道德,养成健全之基层技术人才”为目标。专科学校以“教授应用科技与技术,培养实用专业人才”为目标,技术学院和科技大学则以“在理论与实务并重、科技与人文兼顾的原则下,教授应用科学技术,以养成各类高级技术、经营及服务人才”为目标。
结合台湾职教经验,我国职教在现有职业教育体制基础下谋求特色办学的启示:一是畅通升学通道。推进中高职衔接是深化我国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提高职业教育质量和效益,形成学习化社会和终身教育体系的重要举措。鼓励成绩较为优秀的学生参加高职考试,仅有高职单招考试一座中高职衔接的“立交桥”。二是专业有效衔接。目前大部分中高职相关对口升学专业在教学内容、课程学分、教材版本、技能特色等方面都没有有效的衔接模式,职业学校要深入了解各高职院校的办学优势和特色,为学生推荐各校实习条件突出的专业,针对社会热门专业,如医学护理、幼儿教育、航空服务、电子商务等,引导学生根据个人兴趣和优势,正确选择好专业方向。
二、台湾技职学生培养方式:校企联动,功能互补
在健行科技大学的课程中,核心课程三分之一的内容由企业业师和学校老师共同授课,教师有为期一个月到一年的产学合作计划…一深入企业工作岗位来提升实践能力,校外实习“双轨训练”和“证照考试”专题等实践内容完全对接产业。
“双轨训练旗舰计划”是2009年台湾“行政院劳工委员会”基于德国双元制借鉴与台德菁英计划办训经验,以本土化、菁英化、普及化及弹性化为主轴,并辅以质的提升(监控训练质量)与量的扩充(拓展合作单位)的再造计划,以期深耕区域产业。该项目连接技职院校、产业界与学生,让学生一边在校学习专业知识,一边在企业中学习实操技能,寻找解决学校教育与企业用工之间落差问题的方法。该计划选择符合台湾地区产业发展趋势的专业,训练的对象由15岁至29岁,学制分为高级职校、二专、二技与四技等四种学制。高级职校的岗位训练为期3年,每周3天到企业进行岗位训练,3天回学校进行学科教育,二专及二技、四技的工作岗位训练时间各异。
大陆职业教育针对学用落差的问题,采用的是“工学结合”或“工学交替”职业教育模式,职业学校在三年学制的基础上,前两年在校学习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第三年安排学生去企业单位顶岗实习,俗称“2+1”模式,该方法对解决学生就业有一定的效果,但由于实习岗位流动性大,企业无法提供完全对口专业的工作岗位,学生在实习阶段的学习质量无法保证,学生的实习单位、实习岗位不固定,也没有得到有效的跟踪指导,因此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学生知识和产业技能无缝对接的问题,近年来提出的学制“2.5+0.5”的改革也基本属于换汤不换药,对职业学生参加高职单招考试成绩的提高有一定的辅助作用,但是不能从根本上改善学用落差的问题,因此一定要在学制中充分体现学生的校外实习实践,建立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建议以“工学交替”方式贯穿于每一年的校外实践过程中为好。
三、台湾教育管理风格:用爱融入,以心促学
台北启英高级中学(相当于大陆的职业)的教育管理风格给此次参加培训的老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启英高中在吴庆堂董事长的“整齐、清洁、简单、朴素、美观、大方、温馨、环保”的十六字箴言的引领下,在彭昭勋校长“三个不能等——孝顺不能等、教育不能等、健康不能等”的爱心办学理念指导下,每一个教学和生活的环节中都非常注重锤炼学生的精神品质。学校为学生提供爱心便当,各种节日董事长夫人都会到场与学生们一起度过,这些无不体现学校的人文关怀和爱的教育。启英高中将学校的各个场地分配给班级,提出了“把每一件小事做好就不小:把每一件易事做好就不易”的管理理念,用精心的态度实施细致的管理过程,变一人操心为大家操心,将管理责任具体化、明确化。精细化管理是“用心工作,愛心育人,真心服务”的教育思想在管理中的具体体现,其目的就是把大家平时看似简单、很容易的事情用心、精心的做好。启英高中提出对待学生的教育理念是:快乐学习、正向思考、灿烂人生;对待同仁是:以身作则、正向思考、精益求精;做人应做三好人;存好心、说好话、做好事。
我国的职业学校应该学习这种管理理念,把爱、社会责任、文明、进步等理念融入教育过程中,针对现代社会竞争之传统道德伦理的淡化,谆谆教诲,用无比的爱心、耐心和恒心,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尽一切力量提供不同学生学习资源,帮助学生找到人生目标,获得人生希望,实现人生理想。
四、台湾教育质量保障措施:证照互通、动态测评
台湾的职业教育对于证照的取得十分重视。台湾职业证照分三级,即丙级、乙级、甲级,是通过统一的职业证照鉴定考试取得的。台湾建立了多元文凭体系,规定持有职业证照的人士,如有若干年的工作经验,可以取得相应的同等学历资格,职业院校的毕业生要求取得毕业资格证书和职业证照,以此方式建立起职业证照和毕业文凭之间的等值互换关系。台湾强大的师资力量为职业人才的培养提供强有力的保障,其职业院校的教学人员绝大部分来自企业,具有丰富的社会工作经验,比如健行科技大学餐旅专业更是直接高薪聘请台湾知名的蔡大厨、名调酒师、高级旅游管理人员担任教学和管理工作。目前大陆的技能证书体系,基本以劳动部门的技能鉴定为标准,存在有一些工种的考核方法和考核内容严重脱离实际工作岗位需求的现象,证书的含金量不高,因此企业对技能证书也不重视,工人的技能水平和薪资待遇不挂钩,这些都是亟需解决的问题。
科学的评价方法是教学质量的有效保障,对教师有效的评量,促进教师在教学上的改进,这需要一整套完善的评价制度来保障。健行科技大学的做法是采用两次评量的方式,包括期中评量和期末评量。在期末评量中,根据评量结果选出优秀的教师,填表申报事迹并给与丰厚的物质奖励,正面引导教师。
目前我国各职业学校采用的主要评价方式是期末学生测评,由班级学生代表对教师进行评价,在实际操作中存在着诸多问题,评价的结果受学生素质、学生心态和班级氛围等影响,有时并不能客观的反映教学质量,师生之间没有有效的沟通,管理者无法及时了解老师授课质量的好坏,改进的措施只能被推迟到下一学期,因此改进的及时性差。因此应寻求合适的评量方法,建立师生沟通的桥梁,采用多段评价的方式,反馈教学中的各种情况,最终提高教学绩效,优化教学的方式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