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变农村贫困地区中小学生“乱补课”现象的策略与路径

2019-08-27 03:41付晓晨王嘉晖武家春
青年与社会 2019年24期
关键词:中小学生贫困地区策略

付晓晨 王嘉晖 武家春

摘 要:面对日趋庞大的教育需求,“乱补课”现象越发严重。文章拟通过现场采访、网络调查等方式,了解贫困地区“有偿补课”现状,并以辽宁省朝阳市朝阳县北四家子乡唐杖子村及铁岭市铁岭县蔡牛镇中心小学为例,探究贫困地区“有偿补课”现象的形成原因,针对此现象提出若干改善策略与路径。

关键词:贫困地区;中小学生;有偿补课;策略

一、对“乱补课”现象的现状分析及采访调查

(一)“乱补课”现象的现状分析

教育乃立国之本,优良的国民素质来源于优质的教育,所以国家的良性发展离不开对教育问题的关注。在中国,教育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数千年前,从甲骨文的出现到如今的简体汉字、从古代的私塾到如今的高等院校、从四书五经到现代科学,教育伴随着语言、文化、科学、技术的革新,也在不断进步,向着更加国际化的方向发展。

我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孔子有一句至理名言——“有教无类”,指不管什么人都可以受到教育,强调了教育的公平性。但是如今社会上出现了很多与之相悖的现象,“学校乱收费”、“课上不讲课后补”、“学校利用节假日有偿补课”等问题层出不穷。

2015年6月29日,教育部印发《关于印发<严禁中小学校和在职中小学教师有偿补课的规定>的通知》(教师〔2015〕5号)。在此之后,关于禁止有偿补课的规定各级政府、教育主管部门下发了很多文件,但是乱补课的现象并未得到有效遏制,并且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现在越来越多的老师开始网上补课,使得相关制度的实施难以推进。

(二)当前部分地区存在的“乱补课”现状

(1)辽宁省朝阳市朝阳县北四家子乡唐杖子村小学

辽宁省朝阳市朝阳县北四家子乡唐杖子村一共760户,2846人,2014年被认定为辽宁省贫困村。唐杖子村小学系大连海洋大学外国语学院社会实践基地,学院每年都会选派优秀学生到村支教。我们通过对参加支教同学的采访,了解到当地的具体情况:支教同学认为,目前当地因生源、师源、办学层次等诸多问题而存在有偿补课情况,以教育改变命运的目标而言,补课虽是合理的,但收费问题也不容忽视,收费过高有违师德师风。他们认为应通过加强教学评价、提高教师待遇、多与家长沟通、提高教师门槛等渠道改善这一现象。

(2)辽宁省铁岭市铁岭县蔡牛镇中心小学

辽宁省铁岭市铁岭县蔡牛镇仍然存在约1184户低保户、150户五保户、15户精准扶贫户,对于蔡牛镇来说,摆脱贫困迫在眉睫。经采访我们了解到,蔡牛镇中心小学规模较小,每年级仅四个班,平均每班十余人;教师多为本科学历,其中老教师学历相对较低。其次,老师讲课内容多、进度快,导致学生理解不充分,只能采用课后补习的方式,由此也助长了不正规补课机构的兴起。受访者透露,她的弟弟所在的补习机构,每门课的补习费用近四百元,课程持续约二十天,内部还有自营小商店。此外,该机构还提供有偿接送服务,每名学生收取二百元。在如此高昂的收费标准下,其任课老师并非专业教师,多为在校大学生,小学课程勉强应付,难度高的课程教学效果更是差强人意。为了躲避有关部门的监管,该机构甚至还会要求学生住在老师家里。除此之外,该地区经济较为落后,导致其整体教育观念保守,学校不注重传统文化培养、课外活动少、缺少先进的教学设施。

二、对“乱补课”现象的原因分析

(一)学生对补课的客观需求

由于应试教育体制的特殊性,学生们之间的竞争关系越发激烈,学生的总体水平日益增长,分数差距逐渐缩小,为了在竞争中赢得一席之地,陷入“不得不补课”的尴尬境遇。许多学生选择不惜花重金、占用课余时间在校外补习课程,为自己增砖添瓦。同时,经过采访,我们了解到在农村地区因师资力量缺乏、教学设备落后、老教师学历普遍较低等问题,教学水平与城市地区相差甚远,受此影响,学生掌握的知识不够全面,许多学生选择课外补课,催生了非正规补课机构的兴起。

(二)“有偿补课”可观收入的驱使

现如今,教师这个职业的收入与付出不成正比,教师们为了學生点灯熬油,日日夜夜无私奉献,在三尺讲台上兢兢业业,付出了自己的体力、精力甚至是青春年华,但却得不到与之相符的收入,国家最近出台的提高教师待遇等政策足以印证这一点。教师的正常工资可以支撑日常花销,但很难改善生活水平,在农村贫困地区更是如此。于是在学生有教学需求的情况下,教师们选择在假期进行有偿补课。通过有偿补课,教师们可以用较少的付出得到更高的回报。但面对利益的驱使,也有部分老师违反师德,为了有偿补课,在日常的课堂上有意忽略重要的知识点,使得学生不得不补课,有的老师甚至还会向学生推荐补课机构以获取利益。

(三)家长过于看重成绩、急于求成

现在的学生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家长对于孩子的成绩十分重视,在这个优胜劣汰的社会,他们深知好成绩和好学校是多么重要,但因忙于工作,没有时间和精力管理孩子的学习,家长的知识水平也可能满足不了孩子的认知需求,力不从心,所以家长更愿意将孩子托付给学校教师或补习机构。除此之外,家长作为社会的中坚力量,相较于过去经济水平普遍较高,愿意花费金钱来换取孩子的优异成绩。在家长看来,在假期进行有偿补课,不仅可以帮助孩子提高成绩,还可以填补家长没时间照看孩子的空白期。在贫困地区,由于教学条件等客观因素,家长更为看重孩子的成绩,每一位家长都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希望孩子们走出贫困地区,获得更加优越的生活,所以在贫困地区有偿补课现象也屡见不鲜。

(四)“禁止补课”相关规定的不完善

有偿补课自从出现以来,便“蓬勃”发展,以水涨船高之势发展到现如今无法控制的规模,各级政府和教育管理单位也屡次出台禁止有偿补课的规定,但仍无法阻止其长势。而教育部于2015年出台的《严禁中小学校和在职中小学教师有偿补课的规定》,显然有些为时已晚,以至于有偿补课的现象似乎已势不可挡,尽管一些机构已明知违反规定,在高收入的利诱下,教师们仍选择进行有偿补课。尤其在贫困地区,规定的实施难度大,监督力度小,经采访了解到,受访者所在的农村地区存在大规模的私营补课机构,却无人监督查处、放任自由。

三、关于贫困地区“乱补课”问题的解决措施

(一)整顿教师队伍

贫困地区缺乏雄厚的师资力量,经采访,我们了解到贫困地区的年轻教师大多为本科毕业,没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教学手段,而经验丰富的老教师没有较高学历,在提升学生学习能力方面起不到太大的指导作用,这就致使贫困地区与城镇地区的教学质量产生较大差距。为了缩小这种差距,可对贫困地区的教师队伍进行提高教学能力和职业道德的培训,定期组织教师到城镇地区的重点学校学习,也可聘请教育领域专家到贫困地区走访交流,丰富教师的教学经验以及教学方法,提升教學质量。除此之外,对贫困地区的教师也要严格选拔,杜绝个别老师滥竽充数,从根源整顿教师队伍。

(二)提高教师待遇

贫困地区主要问题是经济欠发达,俗话说“穷不能穷教育”,国家在教育上应大力扶持贫困地区,提高教师待遇,吸引更多有知识、有能力的教师来到贫困地区,帮助贫困地区的学生提高学习水平,缩小其与城镇地区的差距。受访者根据自身经验也提出了同样的意见,她表示,所在的支教地区教师的生活条件并不称心,反而是不正规补课机构赚取的利益更大。所以提高教师待遇也是一项可行措施,待遇好意味着更优质的教师队伍,这样一来教学效果也得到了提升,同时意味着学生们不再需要“额外”的教学资源,对其需求降低。

(三)完善管理制度

近年来出台的规定起不到约束作用,非正规补课现象越发严重,为了有效抑制这种现象的发生,需要对现有的制度、规定等进行细化,带有针对性的进行管理,比如在教学需求较大的贫困地区,考虑到学生的学习资源有限,加之在学生自愿进行补课的情况下,对于补课现象的管理应采取疏导性的措施,而不是一味禁止。可以由学校统一组织补课,这样一来就对非正规补课机构起到了约束作用。

(四)更新硬件设施

贫困地区教学设备普遍落后,面对越来越丰富的课堂知识,如果不对教学设备进行更新换代,就算老师讲得再好,也难以满足学生的认知需求。正如从受访者那里了解到的,她家乡的小学只有一台显微镜,只能大家轮流操作,这样既得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还影响对学生发散思维的培养,所以更新贫困地区的教学设备也是当务之急。利用丰富的教学设备,如电脑、投影仪等设施,还可组织学生进行远程学习,利用网络搭起一座“大山”与名校之间的桥梁。

(五)创新教学方法

在贫困地区师资力量相对匮乏的情况下,我们可以通过创新教学方法来提高教学质量。比如在班级里设置“帮学小组”,鼓励成绩好的同学积极带动成绩稍差的同学,也可以让高年级同学和低年级同学结对子,“一帮一,一对红”,有实在解决不了的问题,再去向老师求教。这样既有助于形成互帮互助、共同进步的班级风貌,还有助于培养学生勤学好问、积极进取的学习劲头,并且可以提高教学效果、节省教学资源,把问题留在课堂上解决。这样一来,能在一定程度上有效限制校外非正规补习机构的兴起。

(六)家长教育理念需要转变

如今社会上有些家长觉得把孩子送进各种补习机构就像把孩子送进了升学、考学的“保险箱”,觉得只要去补课就一定能获得好成绩,觉得把孩子送去补课班自己才能有“安全感”。其实并不是每个成绩差的孩子都需要补课,也许家长多一分宽容、多一分陪伴、多一分鼓励,孩子就会多一分安慰、多一分温暖、多一分自信,有些事情可能就会有完全不同的结果。我们经常说“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要知道让补课班填满孩子的每个假期并不是最好的教育方式,所以家长在教育孩子时也需要多加思考、用心对待。

四、结语

通过本次调查研究,我们了解到“乱补课”现象是普遍存在的教育问题,不仅限于城镇地区,在教育贫乏的贫困地区甚至更严重。为了有效转变农村贫困地区中小学生“乱补课”现象,作为教育管理者,在制定相关管理规定时,应秉承“宜‘疏不宜‘堵”的核心理念,结合当地经济状况、教育水平、发展现状等客观因素,以及学生学习能力、学习意愿、家长教育理念等主观因素,因地制宜;作为学校,应当对教师的教学活动、教学方法进行定期评估,以起到积极的监管作用;作为教师,应当创新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以减轻学生学习负担。只有从多个方面共同努力,才能真正改善有偿补课现象,还给孩子们一个美好的童年。

参考文献

[1] 赵国见.解析中小学生校外补课之非常态、亦常态现象[J].法制与社会,2016(10):247-249.

[2] 张忠富.学校有偿补课存在的原因及对策[J].中国价格监管与反垄断,2009(06):33-34.

[3] 陈恩伦.以教师精准培训推动教育精准扶贫[J].中国教育学刊,2018(04):42-46.

[4] 徐文娜.中小学教师有偿补课的成因分析与治理边界[J].课程教育研究,2013(07):49-50.

基金项目:文章为2019年大连海洋大学研究生寒假社会实践项目“农村贫困地区中小学生“乱补课”现象调查研究”的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付晓晨(1996.10- ),男,汉族,宁夏银川人,大连海洋大学硕士在读,研究方向:英语笔译。

*通讯作者:武家春(1980.02- ),男,汉族,辽宁大连人,助理研究员,大连海洋大学外国语学院党总支副书记(主持工作),硕士,研究方向:基层党建,思政教育。

猜你喜欢
中小学生贫困地区策略
山西省政府采购贫困地区农副产品1.42亿元
例谈未知角三角函数值的求解策略
交通运输部累计投入约7100亿支持贫困地区交通建设
上学不如“混社会”? 贫困地区的“厌学症”如何治
我说你做讲策略
高中数学复习的具体策略
影响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的要素库及权重分析
陪读现象产生原因及其利弊分析*
浅谈凉山彝区中小学“学困生”的转化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