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改进小学语文主题阅读的教学方法

2019-08-27 04:07陈滢芳
课外语文·下 2019年7期
关键词:主题阅读教学方法小学语文

陈滢芳

【摘要】作为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重点教学内容,阅读教学承担着提升学生阅读理解能力、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任务。在阅读教学过程中进行适当的教学方式创新,转变单一的阅读教学形式,进而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使其在完成不同文本的阅读过程中,不断提升自身的阅读理解能力,是教师设计教学方法的重要原则。主题阅读是围绕固定的主题、展开多篇文章对比阅读的形式,教师可以尝试将该方法引入到教学过程中,本文对此教学方法的应用进行简要分析。

【关键词】小学语文;主题阅读;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主题阅读主要是指在组织学生进行阅读学习的过程中,先确定某一具体的主题,然后围绕这一主题进行文章的挑选,让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分别完成多篇文章的阅读,然后对不同的文章进行对比学习。由于这些文章之间的主题相同,内容上存在一定的共同点和联系,学生能够从中获得更多的收获。在将主题阅读法引入到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时,进行不同教学环节的完善与创新,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丰富教学形式,提升学生的阅读体验是非常重要的。不论是在阅读内容的选取、阅读方法的教学,还是在阅读过程的设计过程中,教师都要不断创新。

一、大胆取舍阅读内容

在选择利用主题阅读法完成小学阶段的阅读教学时,教师首先要确定一个阅读主题,然后围绕这一主题进行阅读文章的选择,即进行阅读内容的挑选。在进行阅读内容选择的过程中,教师首先要考虑到阅读内容是否与主题相贴合,进而保证主题阅读的质量和效率,让学生能够在完成类似文章的阅读过程中真正有所收获,不论是从该类型文章的写作方法上,还是在内容的选择上,都能有较大的收获。其次,阅读内容的难度是非常重要的影响因素,会直接影响学生的阅读效果和阅读质量。小学生年龄较小,而且大部分学生尚未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和阅读兴趣,教师应该选择那一部分难度适中的内容,让学生既能够根据自己的阅读习惯完成阅读,理解文章中所讲解的主要内容,还能逐步在潜移默化的阅读过程中提升自己的阅读能力。在设计主题阅读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一主题进行文章的选择时,往往会出现众多的备选文章,教师要大胆取舍相应的阅读内容,保证学生阅读的效率。在完成多篇文章的阅读过程中,并不是文章篇目越多越好,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高质量的阅读,才是提高他们阅读效率的关键,也是真正实现主题阅读教学目标的重要原则。在围绕某一主题进行内容的取舍时,教师要保证既有难度略大,又有难度略小的内容进行平衡,也要使内容既有课外文章,又有课内文章,实现学生学习兴趣的提升。在取舍文章选择的过程中,教师要果断摒弃那一部分会影响学生阅读效率的内容。

二、强化阅读方法教学

由于主题阅读的教学形式与学生完成单一文本的阅读有所不同,其所采取的阅读方法也应有所差异。由于小学生年龄较小,阅读水平较低,尚未掌握系统性的阅读技巧,在完成主题阅读的过程中,也容易出现阅读方法、阅读技巧上的问题。除了直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阅读,从而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之外,教师还要强化阅读方法教学。不同的阅读形式需要不同的阅读方法与之对应,为了提升学生完成主题式阅读的效率,教师应该给学生系统性讲解主题式阅读的基本方法,让学生了解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掌握不同文章的具体内容和表达形式、写作方法。例如在组织学生围绕“风景”进行主题阅读时,教师可以将《富饶的西沙群岛》《海滨小镇》《美丽的小兴安岭》作为主要的阅读文章,在组织学生完成阅读这三篇文章时,教师应该讲解给学生相对应的方法,三篇文章都是围绕具体的风景进行写作,分别描写了西沙群岛、海滨小镇以及小兴安岭的主要景色,但是由于三个地点的风景特色不同,在描写的过程中,重点有所差异。为了深化学生理解,同时让学生掌握相应的写景技巧,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进行略读,大概了解作者在景色描写过程中所采取的角度,然后针对具体的写景片段进行细读,分析其写作与表达特色。

三、增进阅读交流

虽然阅读侧重学生个人对于文本的理解能力,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需要建立在其大量阅读的基础上,但是不论是对于年龄较小的学生来说,还是年龄较大的中高年级学生来说,在阅读的过程中进行交流是必不可少的环节。阅读交流主要包括阅读内容、阅读理解情况的交流,不同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不同,对于同一篇文章、同一段落的理解也会出现差异。在交流的过程中,不同的学生可以交换彼此的观点和看法,形成共识。对于存在差异的内容进行讨论,也容易促进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提升。在主题式阅读过程中,除了让学生以个人形式进行文章阅读,组织他们围绕自己对于文本内容的理解进行讨论与交流也是必不可少的。阅读交流还包括阅读方法与技巧的交流,虽然教师所讲解给学生的阅读方法具有普遍性的特征,基本上适合小学阶段学生的阅读,但是由于不同学生在对文字性内容的理解方面存在差异,教师也应该让学生根据自己具体的阅读方法进行交流。例如在完成主题式阅读的细读之后,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进行相互的交流,将自己对于文章中部分内容的看法以及自己存在的疑问进行讨论,然后再由教师带领学生共同分析文章。而在整篇内容讲解与分析完毕之后,教师也要注意留给学生相对应的阅读方法讨论时间,让学生对自己的阅读过程进行分析。

四、多元化解讀文本

在完成阅读的过程中,学生不仅要理解阅读内容,完成相对应的练习题目也是阅读过程中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检测学生对于文本内容理解的重要形式。目前小学阶段的阅读理解题目类型比较多元化,教师在组织学生作答此类问题的过程中,也可以采取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同时组织学生进行多元化的文本解读,开拓学生的思维,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对于具有一定开放性的题目,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进行自由发挥,提出自己独到的观点和看法。多元化解读文本对于提升主题式阅读教学质量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主题式阅读的内容存在直接联系,由于不同类型、不同内容的文本之间具有一定的共同点和差异,教师可以让学生针对不同的文本内容,完成相同的题目思考。例如在学生阅读《黄山奇石》《日月潭》《葡萄沟》这三篇文章时,教师可以留给学生同一个思考性问题“作者的写作手法与表达方式存在怎样的特色”,在考虑这一问题时,学生需要在对文章内容进行了解,在掌握的基础上进行作答,同时将不同的文本进行对比,进而发现每一篇文章具体的特色。由于三篇文章的作者不同、写作习惯不同,在表达对于景物的喜爱与赞美时,所运用到的手法是有差异的。在分析与理解的过程中,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有所提升。由于不同学生对于文章理解的侧重点不同,在观察作者的表达特色时,关注点又有所不同,他们的答案会存在显著的差异。教师应该本着多元化的原则,充分肯定不同学生的观点与理解,拓展学生思维。

五、结语

在将主题阅读法应用到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时,挑选适当的主题,使之更加符合小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学习兴趣,进而充分提升其阅读热情,让学生能够对与这一主题相关的不同文章分别进行更加深入的阅读学习与解读,可以逐步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以及阅读能力,让小学生能够在年龄较小的时期就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主题阅读法能够锻炼学生对不同文章的理解,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

参考文献

[1]吴继霞.语文,应承受之“厚”——小学语文“主题阅读”教学初探[J].文理导航,2017(33).

[2]王国鹏.小学语文如何开展主题式阅读教学[J].陕西教育(教学版),2017(z2).

[3]林德铭.小学语文主题阅读教学的价值及策略思考[J].考试周刊,2018(32).

[4]李国荣.主题阅读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策略[J].学周刊,2018(25).

猜你喜欢
主题阅读教学方法小学语文
教学方法与知识类型的适宜
初中英语教师开展主题阅读的实践分析
语文“拓展性主题阅读”探究
我的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