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小学语文古诗词鉴赏方法

2019-08-27 04:07张敬
课外语文·下 2019年7期
关键词:古诗词鉴赏教学策略小学语文

张敬

【摘要】“唐诗宋词”作为我国文学发展史上的瑰宝,凝结着文人墨客的智慧,有效展开古诗词鉴赏教学,对学生语文文化素养的培养和中华传统文化的弘扬具有重要意义。小学语文教材中含有大量的古诗词,且古诗词涉及的范围较广,小学语文教职人员必须根据古诗词的内容,科学地设计鉴赏计划,并注重学生古诗词学习兴趣的培养,以实现学生古诗词鉴赏技能的有效培养。本文首先对古诗词鉴赏概念进行简述,并结合笔者多年从教经验,对小学语文古诗词鉴赏有效策略予以探析,旨在提升学生语文素养。

【关键词】小学语文;古诗词鉴赏;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古诗词作为中华民族文化长河中璀璨的明珠,哺育着一代又一代的炎黄子孙。古诗词蕴含着文人墨客丰富的情感,具有深邃的意境,语言工整精练、生动形象,富有音乐之美。小学语文教材中所选编的古诗词,都是流传百年,历经岁月而不朽的名篇,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对小学生进行古诗词鉴赏教学,对其文化素养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一、古诗词鉴赏概念简述

古诗词鉴赏对古诗词中的表达技巧、语言特点、形象、思想内容、意境等进行赏析的统称。依照考试大纲的说明来说,古诗词鉴赏就是形象、特殊的表达方式、语言特点、评价作品的思想情感、写作手法、作者观点等。其中,“表达技巧”指文学作品所运用的写作手法、表达技巧,并对其作用进行说明;“语言特点”指语文的魅力所在、文学作品的总体风格,同时也泛指语言的生动性、形象性、含蓄性等内容;“形象”指文学作品中人物的精神面貌及性格特性,古诗词中的形象即是整首诗词的意境;“思想内容”主要指古诗词所表现的具体内容,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人生态度,古诗词所折射出的社会现状、习俗、人物形象等。譬如“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中的“绿”与“照”字所用之妙处在哪里?这便是古诗词鉴赏语言。

二、小学语文古诗词鉴赏有效教学策略探究

(一)注重学生古诗词鉴赏兴趣的培养

兴趣是小学生主动积极进行学习的首要动力,是推动小学生探究古诗词的前提。语文教职人员只有注重学生古诗词鉴赏兴趣的培养,才能实现古诗词鉴赏教学高质性。语文教职人员在进行古诗词新课导入教学时,应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提前备好课件。在课堂教学中,可借助多媒体教学辅助设施,以视频的形式向学生展示古诗词内容,并耐心地向学生讲解该古诗词的创作背景、作者生平,并鼓励学生结合创作背景对古诗词句所表现的情感内涵进行剖析,引导学生从情感中与古诗词作者形成共鸣。为有效激发学生古诗词学习、鉴赏兴趣,教职人员可通过播放背景音乐、影视资料,营造良好的古诗词学习情境,使学生在听觉、视觉双重刺激下产生情感体验,主动的进行学习。

(二)积极开展各类古诗词教学活动,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古诗词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古诗词内容,对古诗词鉴赏教学具有積极意义。小学语文教职人员可通过开展各类古诗词教学活动,丰富学生文化生活,激发学生古诗词学习热情。小学阶段的学生思维敏捷,想象力丰富 ,且竞争意识 强,语文教职人员可根据学生的特点,开展古诗词默写比赛、背诵大赛等,使学生在比赛中掌握古诗词快速记忆、背诵的技巧,以便为后期的古诗词鉴赏教学奠定基础。对于篇幅短小的五言诗、绝句等,语文教职人员可在课前5—8分钟安排朗读,在朗读结束后对学生进行背诵效果抽查,对于表现优异的学生给予嘉奖。通过竞争手段、嘉奖方法,以激发学生古诗词学习积极性。此外,在实际教学中,语文教职人员应积极鼓励学生带着情感进行朗读,在古诗词品读中抓住“诗眼”与关键词,细细地品味其肌理,感悟古诗词文本的空白意义。语文教职人员应积极发挥教学引导作用,以科学地设置教学情境,使学生在朗读中渐入佳境,读出古诗词内涵及层次,感悟诗词意境。

(三)善于整合教学资源,在把握基点中生情

小学阶段的古诗词,虽然古诗词的作者不同,时代背景不同,但古诗词所表达的主体情感却相近、相同。譬如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中的“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维以酒为朋友践行,并巧借美酒、雨、青柳,表达自己对友人离别之伤感,表现出王维与友人的深厚友谊。李白的“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也是借潭水表达自己与友人的深厚友谊。在实际教学中,如果语文教职人员能改变传统“逐环教学”模式,根据古诗词内容,科学整合资源,凝聚主体,定能使学生在把握基点中生情。

(四)注重古诗词审美鉴赏教学

故事,是小学生最为之动情的内容。因此,语文教职人员在进行古诗词鉴赏教学中,可通过故事的形式展开教学,使学生在聆听故事的同时,激发学生内心情感,进而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古诗词内涵,提升学生古诗词鉴赏能力。譬如在学习李绅的《悯农》时,语文教职人员便可以故事的形式展开古诗词鉴赏教学。李绅自幼丧父,和母亲相依为命。李绅的母亲深知儿子要想出人头地,就必须读书。因此,李绅从小就由母亲亲自教导,待15岁时就读于惠山。有一天,李绅随同学外出散心,目睹了农民伯伯辛苦劳作,却衣不蔽体,不得温饱,怀有同情之心的李绅,以愤慨的心情写下了该首诗。学生在聆听故事的同时,感受到农民伯伯种植粮食的辛苦。语文教职人员告诉学生:我们每天吃的粮食,都源自农民伯伯的辛苦种植,我们只有珍惜粮食,才能对得起农民伯伯的辛苦,进而帮助学生有效解读古诗词的中心主旨。

三、提倡大声诵读,感受诗词韵律美

韵律是诗词外在美的具体表现,“韵”就是古诗词中某种音韵不断反复而形成的复沓之美,“律”就是古诗词中高低不同的声调交替变化而产生的抑扬顿挫之美。诗词的韵律体现出诗歌的节奏和周期美,古诗词比较注重押韵,作者对诗词的韵脚一般进行反复的推敲和诵读,从而形成了一种“无韵不成诗”的规则。对于小学生来说,理解和感受诗词韵律美最有效、最直接的方式就是诵读,朗朗上口、抑扬顿挫的诗词让学生能够感受到诗词的干净、明快、整洁,从而更能体会到诗词中韵律,感受诗词韵律之美。

以《饮湖上初晴后雨》教学为例,“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浓抹淡妆总相宜。”苏轼善于用韵,这首古诗词也是对仗工整的韵文,诗词节奏清晰,让人诵读起来朗朗上口,回味无穷,其中二四句韵脚为“i”,全诗以“奇、子、宜”为韵,所用词语比较朴实,叙事写景简单明了,几句诗词就将西湖的美景跃然纸上,让人读来顺口易记,深入体会西湖的自然风光之美,更能深切感受诗词的韵律之美。又如杜牧的《山行》,以“斜”“家”“花”为韵,为诗词营造出活泼愉快、积极向上的意境,通过朗诵更能够让学生感受作者对自然的喜爱之情,体会诗词中的韵律。

四、结语

总而言之,古诗词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有效展开古诗词教学,对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小学语文教师需要掌握有效的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开展古诗词的自主鉴赏和审美活动,让学生能够感受古诗词的优美,陶冶学生的情操,促进学生各方面的综合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景新.小学语文教学中古诗词的鉴赏方法探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4(8).

[2]范欣欣.小学语文古诗词鉴赏教学有效性策略探析[J].现代教育,2016(14).

[3]林华.小学古诗词鉴赏教学技巧[J].考试周刊,2016(8).

猜你喜欢
古诗词鉴赏教学策略小学语文
低年级写话教学策略
浅析高中语文古诗词鉴赏
高中古诗词考点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