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勇
无论素质教育还是“核心素养”,归根结蒂,就是集中体现在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与发展上。“综合素质”,总体上包括“智能素养”和“人文素养”两大类:前者是指人在实践活动中所体现出来的“智力”和“能力”;后者则指人的内在品质,是以知识、态度和精神为构成要素的内在素养之和。如果把智能素养视为人在进步与发展中的“硬性元素”,人文素养就是积极进取、奋发向上的“情感力量”。语文学科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天然性优质资源。
教学目标一般分为“课时目标”和“课程目标”。前者是水滴,是组成元素,是战术指导;后者是江河湖泊,是厚积薄发,是战略指向。课程目标的研制是建立在学科基本特点和学生总体发展规划上的,课时目标则是根据具体教学内容和阶段性学情而制订的。以“课时目标”为例。如教学柳宗元的《小石潭记》时,教师可根据文本内容和学生實际情况,首先组织全班讨论并把人文活动目标确定为——“在疏通文意、感知内容的基础上,认真体悟作品精神内涵和作者思想情感”;然后,开展个体自读自悟和多人小组阅读讨论活动;最后在简约化教学中达成教书育人的目标。
社会生活是一部“大活书”,既有包罗万象的知识能力元素,又有丰富多元的情感思想元素。“语文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通过“内外互动”形式,把“小课堂”与“大社会”相互渗透并有机融合起来。这不仅有利于促进学生更好地学用结合,而且有利于源源不断地注入活力元素。比如郭安凤的《多一些宽容》。课文浅显易懂,根本无需过于解读细讲。重要的是教师要把生活中的一些事例和现象引入课堂,并善于从正反两方面进行“对比”教学,侧重教育学生懂得“狭隘有害、宽容有益”的道理,让他们体悟到“宽容他人就等于善待自己”的意义和价值。
就语文学科来说,阅读教学既是不容忽视的“基础项”,又是无可替代的“常规项”。而语文阅读活动的重要意义,不仅切实地体现在“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等工具性教学特征上,而且集中地体现在“胸藏文墨怀若谷,腹有诗书气自华”这样的人文性教育功能上。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本着“披文入情、沿波讨源”这一指导思想,组织并引导学生在“多读、多品、多析、多悟”中切实感受作品和作者的人文情怀。比如,从《最后一课》的品读活动中,让人感悟民族精神和爱国信念;从《美丽的西双版纳》品读活动中,让人感悟少数民族特色和人文风光之美;从《背影》的品读活动中,让人感悟平凡伟大的至爱亲情和乌鸦反哺的感恩情怀……这些都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必需品”和“营养品”。
叶圣陶强调指出:“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这种“吸收与倾吐”现象,不仅是对语文知识的吸储与加工,提炼与输出,而且是对阅读者自我修养的凝练和显现。正因为如此,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通过“读写互动”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价值、人文品质和精神信念,从而把他们逐步引向“自我教育、自我发展、自我提升”的良性读写之路。比如,课内外文本的读写互动教学,非常有利于学生在“走进作品、走向作者”中不断地汲取其中的思想精髓元素和情感力量元素;社会生活与自然生活的读写互动教学,非常有利于学生在“观察发现、知行统一”中不断地增进体悟,修身养性,从而在潜移默化中有效促进他们“核心素养”的发展……
有人说:“儿童的智慧多出自于他们的手指尖上。”同样道理,以精神和性格为主要体现的人文情感元素又何尝不是来自并深化于他们的“自主体验”活动呢?宋代陆游所说的“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就是重在强调“理论联系实践”。如教学《孔乙己》《变色龙》《范进中举》等课文后,组织学生进行“人物形象大讨论”,也可开展课本剧改编与表演评比等活动,让他们联系实际认知和生活经验,在阅读学习与自我实践中体悟、吸收。再如,根据实际教学和学生发展需要,就社会生活中的事件与现象开展大辩论,把学生引入社会生活开展学习与调研等体验式活动……这不是学生人文教育的又一重要途径吗?
总之,作为母语学科和最基础应用学科,语文及其教学活动的全部内涵就在于“工具性教学”和“人文性教育”的相互渗透与和谐统一。忽视或淡化人文性教育,既是资源浪费现象又是教育渎职行为。
作者简介:江苏省海门中南东洲国际学校语文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