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立
因有幸参与了《钱梦龙经典课例品读》一书的编写工作,故而可以在第一时间学习到钱老师弥足珍贵的课堂教学实录。我想就钱老师执教的《多收了三五斗》一课,谈谈其对初中语文词语教学的启示。
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首先提到了“语言建构与运用”,因为这是语文素养整体结构的一个基础,无论是学生的“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还是“文化传承与创新”,都有赖于语言的建构与运用,学生语言建构与运用的水平是其语文素养的重要表征之一。于是,语言学习就成为了语文教学的主旋律。钱梦龙老师曾说过:“抓住了语言学习这个根本目标,就可以使多元目标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达到和谐的统一。”钱老师的话既切中肯綮又具前瞻视野,明确指出了语言学习的意义和重要性。
围绕语言学习,我们可以展开丰富多彩的语文教学活动,词语教学即为其中之一。只是有时候因为它的常见,而极容易被人忘却了它的存在价值。众所周知,词语是构造语言大厦的基本材料,“词”中有真意,没有丰富的词语储备,往往无法缀句成文,表情达意。所以,词语教学应复归其位,发挥效能,真正指向“语言建构与运用”这一核心素养,从而成为语文阅读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钱梦龙老师在教《多收了三五斗》时,用了整整一节课时间带着学生们穿行在语言的丛林间。他从品读课题入手,紧扣关键词做文章,下面就让我们重温相关的教学片段。
师:先来看题目。“多收了三五斗”这个题目说明这一年农民的情况怎么样?
生:得到了小小的丰收。
师:那么这篇文章反映了当时什么样的社会现实? 昨天布置你们自读了课文,现在请你们用一句话来概括一下。
生:反映了当时农村经济萧条的景象。
生:主要反映了农民在三座大山压迫下悲惨的生活。
师:那么有人提出这样的问题来了,反映旧社会农民的悲惨生活,不是写“少”收了三五斗更好吗? 或者索性写一个大灾年,颗粒无收,农民卖儿卖女,逃荒要饭,这样不是更能反映农民生活的悲惨吗?你们的意见呢?
生:我认为写“多”收了三五斗好,正因为在丰收的年头农民尚且这么难过,灾年就更不用说了。
师:说得好! 从这个题目上我们也可以看出作者在选材上的确是别具匠心的。
钱老师用“多”和“少”这组反义词引导学生比较辨析。“多”从语言表面理解是表示“得到了小小的丰收”,学生一望而知。可是自读了作品,学生又会发现当时农村经济萧条,农民生活悲惨,标题与内容出现了不相称的情况。对此钱老师并不急于给出解释,反而顺势提出了“不是写‘少收了三五斗更好吗”的问题。“多”和“少”哪个出彩?这就给学生一个明确的思考方向,在语言品读上不浅尝辄止,不走马观花,而是通过换一换、比一比,让两个本来极为普通的字词立即碰擦出语言的“火花”。初中语文的词语教学绝不是简单地识记字音字形,更不是为词语教学而词语教学,它需要放在语言学习的范畴,循着“语言建构与运用”的方向,“体味和推敲重要词语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让学生“得言”且“得意”。
留心观察我们的课堂,“词语教学”这个环节如果不被忽略的话,往往会以检查预习、认读生字词的形式出现,老师投影一系列课文中的字词,让学生注音、朗读、识记,通常还要来来回回走三遍过场。如此的安排固然是在表明对“落实双基”的重视,是某种意义上的回归,但从其教学方法的运用看,程式化倾向明显,不免落入窠臼。对此,教者有必要考虑调整词语教学的方法,不一定非得集中起来专门设计一个环节实施教学,可以披词入文,随文而教。这样的话就少了一点机械,多了一点灵活;少了一点单调,多了一点丰富。以钱梦龙老师执教的《多收了三五斗》为例。
师:小说写的是农民,但作者不叫他们农民,叫什么?
生:戴旧毡帽的朋友。
师:对!(板书:毡帽)这个词过去有没有学到过?在什么课文里学到过?
生:《故鄉》里的闰土头上戴的是一顶小毡帽。
师:对,他小时候戴小毡帽,中年时候戴的是什么?
生:破毡帽。
师:毡帽是江浙一带的农民常戴的一种帽子。总之,闰土也是一个“带旧毡帽的朋友”。叶圣陶的小说写在20世纪30年代初期,鲁迅的《故乡》写在什么时候?
生:1921年。
师:两篇小说所反映的农村情况前后相隔约10年。我们去年读了《故乡》,今年再读这篇《多收了三五斗》,就可以看到这10年间农民的生活状况、农民的精神面貌有了哪些变化。这个问题我们将在后面着重研究,现在继续交流词语。农民的脸色是怎么样的?
生:酱赤。
师:酱赤(板书)是什么颜色? 为什么脸是这样颜色?
生:紫红的颜色。太阳光强烈照射而变成的。
师:对,那么写这种脸色跟表现小说的内容有什么关系呢?
生:酱赤的脸色说明农民平日劳动的辛苦,但是他们辛苦种出的白米自己却吃不到,这就更说明了旧社会的不合理。
师:后来他们喝了酒以后的脸色怎么样呢?(学生众说纷纭) 也用一个词。(有的学生翻书)噢,记不起来,要翻书了。
生:像就会有殷红的血从皮肤里bīng(迸)出来似的。
师:(板书)迸,这个字念什么?
生:(齐) bèng 。
师:对,不念bīng,念bèng 。 (板书)殷,这个字念什么?
生:(齐) yīn。
师:你们都读错了。请查一下字典。(学生查字典)噢,你查得快,请你读。
生: yān。
师:殷( yān) 红是什么样的颜色?
生:殷红,是带黑的红色。
师:对了。注意这个字有两个读音,什么情况下读yīn?
生:用作殷勤的时候。
师:在什么情况下读 yān?
生:带黑的红色,就读 yān红。
师:请同学们注意,以后不要搞错。
同样教词语,钱老师的引导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每一处都与文本整体息息相连,前呼后应,上缀下接,丝毫没有孤立的感觉。如讲到“毡帽”,马上联系已学习过的鲁迅名作《故乡》,且“醉翁之意不在酒”,说是回忆闰土的毡帽,实则引导学生揣摩文中的农民形象,既温故又知新,更激活了学生的思维。再看“酱赤”,换做我们自己的话,要么干脆就把它忽略了,要么让学生画一画,读一读,记一记,却不曾想到用描写人物脸色的这个词语作为品析人物形象的切入点,让人物形象在细节中丰满,在对比里鲜明,释放词语的内涵,真正实现充分的解读。
记得钱梦龙老师有一句话:“语文课上让学生学习词语就是为了帮助他们‘学会阅读。”语文阅读教学如果是一片蔚蓝的大海,那么词语教学就是腾跃在海面上的一朵朵美丽浪花,是大海成就了浪花,让浪花去点缀大海。
作者简介:江苏省常熟市实验中学(崇文校区)执行校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