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伯华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要在语文课堂的教学过程中,积累学生的语言,培养学生的语感。因此,教师在进行语文教学时,既要引导学生认真品味课文,丰富學生的阅读经验,还要指导学生的阅读方法,发展学生的语感。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认为:“学生不甚了解的文章、书本,要让他们运用自己的心力,尝试了解……尝试的结果,假如真的了解了,这了解的是自己的收获,印入必然较深,自己对于它的情感必然较浓。假如不能了解,也就发现了困惑所在,然后受教师的指导,就困惑加以解答,其实在内容的领悟上,都会感到恍然有得的快感。”因此,教师在阅读教学的过程里,不能先入为主带着学生解读作品,而是应该给学生足够的信任,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尝试,依照自己本身的语感用各种形式对话文本语言。学生利用多读、多思、多品等活动,一定会得到发现、感受、疑惑和共鸣。
例如,一位教师在教学《花钟》一课时,课堂之初把课题“花钟”揭示出来之后,首先要求学生对课题进行质疑,教师简略地把问题分类:“花钟是什么” “叫花钟的原因是什么” “花钟的特点是什么”,接着让学生在阅读全文时思考这些问题。学生反复阅读全文后,教师提问:“读了这么久了,大家解开了心里的疑惑吗?”此刻,学生很积极,争先恐后地说出自己对问题的理解。正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学生自主感受品读课文,既能够读通课文,又能够体会大量的言语信息。
阅读的主要任务就是读。读可以促使学生挖掘和体会自己语感的不足与缺失,从而产生想要深入读文的愿望。阅读教学必不可少的就是获得读的感受,这需要“精耕细作”,不可以草率行事。
在对小学语文阅读进行教学时,教师应该适时引导学生体会文本情感,进而利用这个过程使学生能够深度感知文本。
例如,一位教师在对《轮椅上的霍金》这篇课文进行教学时,等学生初读课文以后,问学生:“作者在文章里表示了他惋惜和悲怜霍金的命运,很敬佩霍金的坚强和霍金所创造的成就。只不过作者在对霍金形象进行描述之时,是什么原因让作者用了‘龇牙咧嘴和‘标志性形象这样讽刺色彩十足的词语呢?大家认为像这样的描写方法怎么样,为什么?”小学生觉得这个问题很难,可以让学生在学习小组内合作探究,让学生充分表达各自对这个问题的理解与感悟。
有一部分学生认为写得不好,原因如下。
学生1:霍金受病魔的折磨,承担的痛苦很多,平常人根本不能忍受这种痛苦,“龇牙咧嘴”这个词运用得很不好,像是在幸灾乐祸。
学生2:医生说霍金最多再有两年的生命,可是霍金却通过顽强的意志活下来了,这可以称为奇迹,我们必须对他尊敬,不可以取笑霍金的容貌与身体。
学生3:病魔摧残了霍金的身体,可是霍金还是不断地努力,最终成了一位著名的科学家,霍金做到了常人无法做到的事情,这是一件伟大的事。在形容霍金的时候,不可以用“龇牙咧嘴”这个词语。
有一部分学生觉得写得好,原因如下。
学生1:是通过“龇牙咧嘴”这个词语来描述病魔的,更多的是想表达对霍金的同情。
学生2:用“龇牙咧嘴”这个词描述出来的形象对比于霍金获得的成就。霍金能够在这种情况下取得成功,很值得人们敬佩。
学生3:这是作者对霍金的一段真实描写,霍金并未对“龇牙咧嘴”这个形象回避,他很坦然地面对这个事情。
从学生的回答中,可以看出学生很同情霍金,表达出心里的善意,作为教师应该对学生进行恰当引导,让学生能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角,使其在阅读时能更加主动和热情,从而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利用文字实现作者的情感表达与情境描写留给学生足够的想象空间,使学生体会到更多意境的文章才能被称为好的文章。在进行品读教学的过程里,教师应该把握这个点,引导学生充分想象,让学生感受到字里行间所蕴含的深刻,并助推学生通过联想形成更广阔的阅读空间,从而增强学生的语感。
例如,教师在进行《虎门销烟》一课的教学时,作者用很简单的语言描述了那时候布满硝烟的场面。短短几句话就刻画出了当时的生动景象。可是作者并未详细描述在场那么多人的内心活动,这样就使学生有了充分想象的空间。
师:那个时候虎门海滩的人很多,他们内心是怎么想的呢?你们对他们的内心活动有什么感受呢?
生:老百姓怀着激动的心情从四处赶来,心里想终于销毁了鸦片,现在可以让不讲道理的洋人低头了,真是大快人心呀。
教师通过这个教学过程,把情感空白区找出来,促进学生的联想更加丰富,思维更加发散,对文本阅读进行拓展与延伸,丰富了学生的阅读体验。这样的阅读拓展活动,既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又可以使学生明白怎样对话作者与文本,进而深入体会文本。
教师在进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时,既应该引导学生深化拓展文本内容,又应该努力把学生组织起来拓展研读,使学生在阅读教学过程里快速提升语用能力。
例如《开天辟地》,作者把神话传说里的盘古描述成一个伟人,盘古用自己神奇的力量与身躯,将整个天地开辟出来。一位教师在教学《开天辟地》的过程中,先引导学生对盘古开天辟地的那段文字进行重点品读,再引导学生迁移运用开天辟地这个词语,让学生充分了解课文是利用“开天辟地”这个词把盘古这一神话故事描述出来的。然而,“开天辟地”一词还有其他的意思,指的是空前的、自古没有的,或创造出以前没有的事业。因此,教师不但要让学生明白《开天辟地》里盘古开辟天地是一个壮举,同时还得让学生明白开天辟地延伸出来的其他意思。可以这样问学生:同学们,你们知道开天辟地的其他意思吗?或者这样问学生:同学们,你们知道开天辟地引申出来的意思吗?如此一来,学生便可以将其他事件联系起来解释或应用“开天辟地”。毛主席领导中国人民,推翻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就是一件开天辟地的大事。
上述案例中,执教者引导学生研读拓展“开天辟地”这个词语,不但能够让学生理解“开天辟地”这个词的本意,而且能够让学生理解“开天辟地”这个词的引申意,从而提升学生的语用能力。
综上所述,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需将学生特点和相关教学内容作为着力点,利用各种各样的方式引导学生品读课文,在品读中发展学生的语感。只有这样,才能切实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整体效率,才能有效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升。
作者简介:江苏省如皋市石庄镇石庄小学语文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