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尉慧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建构知识结构模型,引导学生提高阅读能力。通过构筑知识层能引导学生学习怎样搜索关键信息,构筑操作层能让学生掌握语篇的话题,构筑规则层能让学生优化语言能力,构筑策略层能让学生在推广共享中提升实践能力。构筑整体化的知识结构模型,让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得到全面提升。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教师要引导学生掌握独立阅读的能力,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然而,每一个学生都是不同的个体,所以在教授阅读方法的时候也不能过于死板。我在教学中尝试建构阅读方法的知识结构模型,让学生尝试自主探究,逐步深入下去找到适合自己的阅读方法。为了让学生全面构筑知识结构模型,我根据学生的学习层次总结了有条理的教学策略,让学生能逐步递进地提升学习能力,在阅读中掌握相关的知识,提升阅读技能。
在指导学生自主构筑知识结构模型的时候,第一步要做的就是让学生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基础知识是整个知识结构模型中的内核,同时也是学生展开语言实践时必须掌握的能力。我主要通过引导学生学习怎样搜索关键信息的方法让学生掌握相关的知识。学生尝试在阅读时搜索作品的作家信息、写作背景和写作特点,通过快速浏览的方式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在此过程中,我引导学生通过这些基本信息进行抽象总结,尝试归纳整理出相关的知识点。
《春》是一篇诗情画意,且具有一定象征意义的作品。在教授这篇课文的时候,我尝试引导学生展开关键信息的搜索,并通过阅读这篇文章自主构筑知识结构模型的知识层部分。我鼓励学生展开自主阅读,并且提出了一些问题,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展开思考:“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是什么?作者分哪几个层次来展现主要的内容?”这个问题能让学生认识到在阅读的最初阶段,要重视对文本的整体阅读,要懂得怎样通过阅读了解文章中最主要的信息。其次我又提出了问题:“作者为了更好地描写春天,用了哪些手法,你觉得作品中哪些句子写得比较好?”这个问题让学生认识到,在整体阅读后,还要围绕文章中的关键性句子展开分析,这样才能更好地抽取出其中的关键信息。通过阅读这篇课文,学生初步掌握了阅读的基本知识,学会了怎样抽取关键信息。
阅读心理学研究认为阅读理解涉及文本和图式两方面的因素,读者在进行文本解读的过程中,需要引用自己已有的知识帮助其理解。由此可见,在略读中搜索关键信息的方法,不仅能帮助学生抽象出相关的知识点,同时学生获得的知识点也能够用来引导学生更好地展开阅读活动。
操作层指的是具体的语言运用方式,我鼓励学生尝试掌握各种不同的阅读方法,并给这些阅读方法进行命名。在学生展开阅读的过程中,能够逐步掌握浏览、跳读、略读、诵读、默读等各种不同的阅读方式,我鼓励学生根据不同的需要,思考能够采用哪种阅读方式,然后尝试通过阅读把握语篇和话题。这样学生在阅读中不仅仅只是懂得怎样提取相关的信息,更能懂得怎样合理运用阅读方法,把握好语篇话题。
在指导学生学习《紫藤萝瀑布》的时候,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阅读的知识层阶段。学生很快在阅读的过程中对这篇文章有了整体认识,了解到这篇文章描写了紫藤萝的茂盛,并且写了作者在观看紫藤萝后获得的人生感悟。我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从操作层的阶段来解读文章。我首先给学生介绍浏览、跳读、略读、诵读等阅读的方式,然后提出问题:“假使要让大家找出文章中描写紫藤萝的部分,大家觉得应该选择哪种阅读方式?”学生认为:“我觉得要选择跳读的方式,找出包含紫藤萝的部分,而对于文章中作者感悟的部分,则要跳过去。”我又提出:“假使要让大家找到这篇文章主要谈论的是什么话题,大家认为要运用什么阅读方式?”学生认为:“我采用浏览的方式,这样能快速地找到关键信息,找出文章中的话题。”通过我的引导,学生对浏览、跳读、略读、诵读等阅读方法有所了解,而且也初步掌握了其操作方法。
在操作层的学习中,学生能掌握各种阅读方法,也能明白自己所掌握的阅读方法具体能给自己带来哪些收获。在构筑整个知识结构模型的过程中,这能让学生构筑基本知识层到规则层之间的桥梁,促使学生进一步提高阅读的能力。
有了相应的规则,操作才能得以实现。学生在操作层中只是初步掌握了各种阅读方法,但是怎样细化,并实施这些阅读技巧,则还需要在规则层进行指导。我在教学中鼓励学生尝试运用对比分析、归纳整理等操作规则,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提取信息的方法。这样就能逐步优化学生的语言技巧,能让学生更科学、更高效地展开阅读。
散文《背影》耐人寻味,在教授这篇课文时,学生已经学会了怎样通过略读等方法掌握作品的话题。在此基础上,我指导学生怎样细化阅读方法,优化自己的阅读技巧,并思考怎样优化语言表达技巧,将自己读到的内容表达出来。我鼓励学生思考怎样运用对比分析的方法展开阅读:“在这篇课文中,作者前后多次写到了‘背影,你能分别将它们找出来吗?能否运用对比的方法分析作者为何描写这几次背影,这几次背影对作者的影响又有什么不同?”此外,我还鼓励学生思考:“‘我对于父亲的态度前后有什么不同之处吗?通过对比你能否找出作者情感的变化和发展呢?”通过这样的实践练习,学生逐步掌握了怎样运用对比的方式展开阅读,其阅读的技能得到了一定的提高。
在语文教学中普遍存在高耗低效的教学现象,教师虽然花了很多的功夫指导学生怎样阅读,但是学生的阅读能力却并没得到提高。我在教学中尝试通过层层递进的方式指导学生构筑知识结构模型,让学生在了解了阅读方法后思考怎样能细化实施,这样就让学生自主思考怎样为了实现阅读目的而选择操作规则,学生的自主性就会得到提升。
有了策略,方法才能成为行之有效的方法,策略分为公共策略和个人策略两种。公共策略指的是在语言运用的过程中,作为显性知识提供给学生,让学生进行传递和交流的阅读策略;个人策略指的是阅读个体最终采用的个性化语言运用策略。我在教学中先引导学生进行交流互动,尝试共享公共策略,然后再鼓励学生尝试展开自主总结,归纳出属于自己的个性化阅读策略。
在教授《桃花源记》后,我组织学生展开主题探究,尝试运用自己掌握的阅读方法探究文章,思考:“作者想要通过这篇文章传达给我们什么信息?”在学生自主阅读后,我鼓励学生展开交流互动,学生尝试交流一下自己的阅读策略。有学生认为自己采用的方法很好,便提出:“我采用的是知人论世的阅读方法,我没有单独阅读这篇文章,而是阅读了一些介绍陶渊明的作品。这样我就能知道陶渊明是怎樣一个人,他一贯的写作风格是怎样的。再回到这篇文章的阅读中,我自然就能更轻松地解决这个问题了。”其他的学生通过这种互动交流理解了这种知人论世的阅读方法,于是就尝试在自己阅读的过程中也运用这种方法。不少学生发现,这种阅读方法十分适合自己,这样学生就找到了个人策略,此时学生的阅读也会有更高的效率。
学生在掌握了公共策略之后,最终还是要将其总结、提炼成自己的个人策略,这样才能真正提高阅读水平。我在教学中鼓励学生积极展开交流,将自己的阅读方法推荐给其他的同学,然后再从他人的身上获得启发,完善自己的个性化阅读方法。这样能让每一个学生都找到适合自己的阅读策略。
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指导学生掌握阅读方法是十分重要的。我在教学中积极建构知识结构模型,让学生层层递进地掌握相关的阅读方法,进而促使学生的阅读能力得到全面提高。
★作者通联:江苏苏州市吴江区铜罗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