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礼忠
【关键词】游戏 体育教学 构筑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08A-0121-01
“运动兴,民族兴;运动衰,民族衰。”这句话深刻地启示我们,体育在陶冶人的情操、磨砺意志等方面能发挥出巨大的作用。对于中学生来说,劳逸结合绝非无的放矢,良好的体育锻炼能够给予学生更高的学习效率和更好的思维能力,对学生今后的发展意义非凡。然而,由于人们普遍对体育课存在偏见和误解,再加上传统体育枯燥的教学方式,使得学生大都对体育课程缺乏兴致。这就需要教师能够大胆创新,优化教学方式,让学生真正爱上体育。本文以初中游戏化体育教程为例,浅析笔者对体育教学的一些思路和做法。
一、趣味游戏,激发热情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让学生主动参与到体育教学中,教师应当使体育教学变得有趣起来,让学生觉得体育课并不是一个加长版的课间休息,而是让他们在汗水中获得激情与快乐。笔者在体育教学中常组织一些趣味游戏活动,以此激发学生对体育课的热爱,达到优化体育教学目标的第一步。如笔者在课堂上组织过一次“巧过硫酸河”的游戏。在游戏中,笔者把全班学生平均分成四组(分组形式不固定,依据班级人数而定),每组分到七个边长为40厘米的泡沫塑料板,使得每个组的所有人刚好能够站在六个塑料板搭建的平台上,游戏规则如下:所有小组成员按照一定距离分别排在起跑线上,裁判(由笔者担任)喊“开始”后,学生以各小组的泡沫塑料板为踏石,在所有组员不踩到地面的情况下,以最快的速度到达对岸(终点线),途中若有任意一名组员踩到地面,则全组回到起点重新开始。游戏开始前,所有学生积极参加讨论、思考对策,并在演练中改进方法,课堂气氛非常活跃。而在游戏开始之后,学生们为了集体荣誉互相打气、互相帮助,为获得胜利贡献出自己的力量,即使有的同学不小心踩到地面,致使全队重新开始也不会互相怨责,而是相互鼓励。这种气氛深深地感染了在场的每一个人,简单的游戏极大地促进了同学间的感情,也让他们对下一堂体育课充满期待。
二、专项游戏,活跃氛围
游戏只是让体育受到学生关注的一种手段,而不是体育教学的唯一形式,否则学生最终爱上的仅仅是体育游戏,而不是体育本身。游戏虽然可以让学生“动起来”,但毕竟其重心是在娱乐上,学生参加锻炼的科学性和效率性都不够,这是否意味着游戏教学行不通,体育课程还需回归到传统模式呢?答案是否定的。专项游戏为娱乐和锻炼的双重目标提供了实现的可能。比如,体育教学对学生肺活量、跑步、跳远、柔韧性等的锻炼都有基本的要求,笔者将这些锻炼因素融入游戏中,创编了“花样接力”的游戏。游戏规则为:将全班依人数平均分成7组,对应跑道上的每个赛道,再将各组组员每隔50米分配到跑道上。游戏开始时,站在起点的7名学生先原地转30个呼啦圈,然后沿跑道跑到下一个同学处与之击掌,第2名学生用力吹爆事先准备好的气球,再跑到第3名同学处与之击掌,第3名同学做20个仰卧起坐……接力赛将平时课上需进行的训练活动,分散穿插在游戏的各个环节中。为了增加活动的趣味性和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教师还可以让失败的一组为全班表演节目,在轻松愉悦的游戏氛围中实现教学目标。
三、竞技游戏,展现精神
体育的终极目标是让人更健康、更强壮、更矫健,这不可避免地就会让竞技成为体育的核心内涵。也正是竞技精神赋予了体育独特的魅力,让无数人为之热血沸腾、激情四射。学生在体育教学中领会竞技的内涵与美,体育教学才算真正完成了使命。为了培养学生欣赏体育竞技的美,笔者常常组织一些经典的竞技游戏鼓励学生参加。比如针对身高等各方面身体素质较好的男生,笔者把他们集合起来训练篮球技能,然后和别的班级进行比赛;有些动作灵活、耐力足的男生,笔者则培养他们踢足球的能力,班内或班级间在课上展开对抗赛;而那些身体素质一般的男生和女生,则进行相对温和又不失竞技性的游戏,如羽毛球、排球、乒乓球等,激发了每个人潜藏着的要变得更健康、更强壮的愿望。
体育教师要善于根据教学任务和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有目的、有意识地选择游戏内容,为更好地完成体育教学任务创造条件,促使学生综合素养的有效提高。
(责编 杨 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