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待孩子的“早恋”

2019-08-26 05:25马志国
中华家教 2019年2期
关键词:早恋中学阶段小兰

不该发生的悲剧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漂亮的小兰,与同班一个男生很要好。这个男生是一名小儿麻痹症患者,但人很聪明且多才多艺。所谓要好,究竟是出于对这男生的同情,是纯真的友情,是少男少女之间相互吸引的朦胧的感情,还是几种情况都有的并不分明的混沌感情?谁也难说清。小兰的父亲风闻此事后,立即警告小兰:“我告诉你,不许老早搞对象,将来搞对象咱也不能嫁给一个瘸子!”小兰对父亲这般难以入耳的教训很不满,可又不敢跟父亲顶撞,只是心里反感。从此,她不再与那男孩公开接触,反而转入地下,神秘感随之而来,体验自有不同。性意识的觉醒使这对少男少女有了一些亲吻之类的肌肤接触,这越发使他们难舍难分。纸包不住火,小兰的父亲知道后怒不可遏。一天晚上,小兰又到那男生家里,但她沒料到父亲跟踪而来。结果两人正在卿卿我我,父亲大喝一声猛然出现,举起棍子就打,小兰趁机跑回家,又气又羞又急,竟拿起一瓶敌敌畏喝了下去。药性发作起来时,她后悔了,喊人求救时,已经晚了。这悲剧给我们留下的是何其沉重的思考。

早恋的概念

这场悲剧是谁酿成的?是我们不少大人手中高举的“早恋”这一挞伐之鞭。何止小兰父亲把男女孩的要好看成是“老早搞对象”,多少有文化的父母甚至为人师长者,一见男女孩交往,哪怕是一起谈过一次话,一起走过一段路,写过一封信,递过一个条,就动辄定性为“早恋”,接下来就是煞有介事的研究如何防治。“早恋”,这实在是成人制造的一个尴尬的概念。

首先,这并非真正的“恋”,那些男女孩之间的事远非我们所说的如同成人的“恋爱”,不过是少男少女正常的性心理表现。人的性心理发展一般都经过如下的几个阶段:疏远异性的时期(大约在六七岁到十来岁);向往年长异性的时期(大约在十岁以后);对异性的狂热期(大约相当于中学阶段);浪漫的恋爱期(大约在中学毕业以后)。其中,除了第二个阶段不一定每个人都经历到,其他几个阶段是每个人在青少年时期都要经历的。中学阶段大约正处在对异性的狂热期,这时候的异性交往有两个特点:一是交往对象的广泛性。与异性的交往不是一对一,常常是对很多异性伙伴都有好感;二是交往对象的多变性。这时候的交往对象不是很稳固,今天喜欢那个,明天又会喜欢这个。此外,在对异性的狂热期和浪漫的恋爱期之间,还有一个过渡阶段。这个过渡阶段常常表现为,交往对象的广泛性和多变性逐渐地减少,而把交往对象局限在某个专一固定的对象上。这是进入浪漫的恋爱期前的一个过渡,但它也不同于真正的恋爱,有人把这个时期称为模仿性的恋爱期。

恋爱什么叫“早”?是不到法定结婚年龄恋爱为“早”?还是不到恋爱年龄的恋爱为“早”?人们所以发明“早恋”这么一个荒谬的概念,是因为人们对青少年的初恋这种客观存在的正常现象不愿承认、不敢正视,更不想肯定。其实少年男女之间发生的相互爱慕之情,是名副其实的“初恋”——初始的不成熟的恋爱。这种初恋是拒绝世俗的功利主义,是一段纯美的感情经历。初恋是人生第一朵绽开的鲜花,如初升的朝阳一样美好。一个身心健全的人,平心而论,谁没有过年少时初恋的美好回忆?虽然它像梦一样迷蒙而短暂,但它注入人心的那种温馨、向往,难道不是培养人美好的崇高情操的最好精神营养之一吗?说句实在话,谁如果在年少时没有过初恋,那是一种人生的缺憾,而且这种缺憾会在人格上留下影响终身的残痕。

我们肯定少男少女的感情,并不意味着可以听任少男少女盲目坠入爱河,因为他们还小。而我们需要的是对少男少女的异性交往给以指导。有些家长在表示赞成允许正常交往的同时,又对孩子的异性交往表示十分担心和害怕。其实真正令人担心和害怕的是包括家庭在内的社会心态。因为决定孩子们异性交往发展方向的不是孩子自身,而是社会的力量。无端的禁止和阻抑往往会使孩子的异性交往发生畸变;明智的态度是开放,是疏导。

父母如何面对孩子认真的恋爱

一位优秀的男孩与同班女孩认真地相恋了。男孩的父亲与儿子进行了一次属于两个男人间的朋友式的谈话。

我们应该给初涉爱河的少男少女的心灵之舟以导航,指导他们学会把初恋的纯情珍藏在心底,使之化为一种激励力量,以理性把握人生走向。我们应该让更多的走进初恋季节的少男少女,有幸得到这样的人生指导。

马志国 应用心理学研究员,知名心理咨询师。

猜你喜欢
早恋中学阶段小兰
基于手机管理的初中班主任工作
小兰的故事
浅谈几种早恋类型的疏导方法
青春发育期提前的影响
不得不爱
中学生早恋案例分析及反思
探析语法教学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
星女郎林允独家专访选秀招黑绯闻一一回应
复数学习中的四个误区
一个人的镇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