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标管理理论在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2019-08-26 13:02
中国医药指南 2019年20期
关键词:护士长护理人员规范

高 媛

(长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模拟医院科室,吉林 长春 130031)

近些年来,护患关系越来越严峻,对护理人员的专业素质要求也越来越高。而目标管理理论运用至护理工作中可以通过管理护理人员进行目标管理,继而提升护理人员的专业技能、业务沟通能力、科教能力等,提高护理人员的积极性,使护理质量全面提升[1]。故此,本次实验研究旨在探讨目标管理理论在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为临床应用提供依据,现将研究成果报道如下。

表1 目标管理理论前后的护理质量比较

表1 目标管理理论前后的护理质量比较

组别 基础护理质量 操作中规范程度 文件规范程度 业务能力 护理服务质量目标管理前 84.23±1.22 86.22±2.32 85.66±1.45 85.32±1.36 84.96±2.02目标管理后 98.22±0.33 99.10±0.11 98.41±0.14 97.85±1.33 98.22±1.41 t值 121.26 60.75 95.88 72.16 58.96 P值 0.00 0.00 0.00 0.00 0.00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次研究对象为某院120名护理人员,年龄23~42岁,平均年龄(28.69±4.36)岁;工作年限在2~12年,平均年限(5.96±2.33)年;根据学历统计出,本科及以上学历60名、大专40名、中专20名;根据职称统计出,主任护师5名、副主任护师15名、主管护师20名、护师33名、护师47名。

1.2 护理方法:对某院120名护理人员实施目标管理理论,包括:①制定医院总体发展目标,并根据医院的总体发展目标,制定护理工作需要达到的要求,继而召开会议,制作出详细的护理工作的安排;②制定护理人员个人的护理目标,护理人员通过召开会议,讨论护理工作的具体安排、工作要求等,并根据护理人员的自身特点以及长处分配任务,同时制定个人的护理计划,继而提高护理人员的护理积极性以及主观能动性;③定期对护理质量进行考核,护理部门成立护理质量考核小组,定期对护理人员的护理工作进行考核,包括护理人员的理论知识、实践操作、基础护理的具体要求、护理中的技术操作以及各个科室的考核等,同时根据护理人员的具体考核成绩制定相应的严格的奖惩措施,提高护理人员的护理工作积极性以及提升个人的综合素质;④总结经验、交流经验,参与考核的护理人员可对考核不满意、存在问题的地方进行及时反馈,同时对考核过程中的出错的地方进行及时改正,并鼓励护理人员互相交流经验、总结经验;⑤做好及时反馈工作,护理人员在平日护理工作中需要进行实时的监督,包括对于工作中存在实施问题、不符合实际的地方可以进行实时反馈,进而有效提高反馈效率,有效完善护理工作制度,改善护理质量,提高护理工作的满意度;⑥及时护理人员的心理状态,一旦护理人员心理状态不积极,能够明显影响护理工作状态、护理质量,因此,护士长应该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多与护理人员沟通,观察他们的心理状态,并做好疏导工作,保证护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比较实施目标管理理论前与实施目标管理理论后的护理质量。

1.3 评价标准:比较目标管理理论前以及目标管理理论后的护理质量(基础护理质量、操作中规范程度、文件规范程度、业务能力、护理服务质量)、护士长综合素质(业务能力、管理能力、沟通能力以及科教能力)[2]。

1.4 统计学处理:本次研究所得数据均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基础护理质量、操作中规范程度等护理质量数据以及业务能力、管理能力等护士长综合素质均为计量资料,采取t值检验,用表示,当P值低于0.05时,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目标管理前后的护理质量比较:经统计,由表1可得出,目标管理后与目标管理前的护理质量相比,目标管理后的护理质量(基础护理质量、操作中规范程度、文件规范程度、业务能力、护理服务质量)明显更高,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目标管理前后的护士长综合素质比较:记录后,见表2,目标管理后的护士长综合素质与目标管理前的护士长综合素质相比,目标管理后的护士长综合素质(业务能力、管理能力、沟通能力以及科教能力)更高,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目前,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对于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要求越来越高。目标管理论最初用于企业管理的理念,但近些年来,在临床工作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3-4]。目标管理理论可以在科学管理的基础上,采取以人文本的理念,将护理工作的护理质量提升,不仅仅提高了护理人员的主观能动性,同时发挥护理人员的自身潜能,加强护理人员的专业技能,综合素质,更好的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护理工作[5]。护理质量包括基础护理质量、操作中规范程度、文件规范程度、业务能力、护理服务质量等,不仅仅影响患者的恢复情况、预后状况,同时影响患者及其家属对医院护理工作的评价。目标管理理论运用至护理工作中最大优势就是发挥护理人员的个人潜能,提高护理人员对管理目标的认可程度,将护理人员的自我控制能力转化为护理工作中的强烈动力,发挥护理人员的个人潜能,做好护理工作,提高护理质量。而在实施目标管理的实施中,护理人员需要制定护理人员的护理目标以及对护理人员工作的定期考核,注意不仅仅是自身的考核,同时也需要在各个科室进行考核,检查护理工作的完成程度,不断地修正护理工作的目标、不断地总结经验、交流经验,同时提升护理工作的奖惩制度,有效的刺激护理人员的护理积极性,进而提高护理质量。同时运用目标管理理论在各个科室之间灵活运用,可以充分发挥以人为本的人为精神,将医院的上下级之间、医护关系之间、各个科室之间的沟通能力提升,进而有效提高护理管理质量,提高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另外在此次实验数据中可看出,目标管理后护理质量(基础护理质量、操作中规范程度、文件规范程度、业务能力、护理服务质量)、护士长综合素质(业务能力、管理能力、沟通能力以及科教能力)相比于目标管理前的护理质量(基础护理质量、操作中规范程度、文件规范程度、业务能力、护理服务质量)、护士长综合素质(业务能力、管理能力、沟通能力以及科教能力)明显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见目标管理理论对于临床护理工作的开展有着积极的作用,能够提高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是一种有效的管理方法。

表2 目标管理前后的护士长综合素质比较

表2 目标管理前后的护士长综合素质比较

组别 业务能力 管理能力 沟通能力 科教能力目标管理前 88.32±1.25 87.41±1.20 88.33±0.25 87.65±1.03目标管理后 99.22±0.11 98.33±1.02 98.15±1.03 98.24±1.32 t值 95.16 75.95 101.49 68.29 P值 0.00 0.00 0.00 0.00

总之,目标管理理论应用于临床护理工作中可以明显提高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提高护理人员的护理积极性,使护理工作能够顺利完成,改善护患关系,值得在临床过程中广泛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护士长护理人员规范
基于信息化平台的积分制管理对提高护士长执行力的实践
来稿规范
来稿规范
PDCA法在除颤仪规范操作中的应用
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隔离病区护理人员希望水平、心理健康及其影响因素
来稿规范
护理管理者如何保护和调节护士的身心健康
等 你
一张字条:“我不抢救”
护理人员奖500被批“寒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