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妙勇
【摘 要】本文论述利用立方体模型提升立方体几何教学效果的策略,通过利用立体模型演示并渗透空间观念、利用立体模型指导观察几何体并激活解题灵感、动手制作立体模型以深化思维等途径,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
【关键词】高中数学 立体几何 立体模型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9)02B-0108-02
立体几何是学生从二维空间向三维空间的跨越与延伸,它对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图像论证能力及空间演绎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立体几何教学是对空间图形的性质、位置关系、数量关系展开的教学,其知识点抽象而细碎,也因此成为学生数学学习上难越的高山。而立体模型有着空间位置关系明确、数学性质表现突出等特点,使得初次接触的学生常常出现想象不出、理解不了等问题。因此在立体几何教学中引入立体模型,可以将抽象、复杂的数量关系及位置关系直观地展现出来,给学生以想象的垫板,降低学习难度,增强立体几何的体验感,以循序渐进的方式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从而更好地推进学生学习进程。
一、利用立体模型演示,渗透空间观念
根据以往的教学经验,如果仅仅凭借教师的口述让学生想象立体几何的位置关系,那么多数学生会出现偏差。因此许多教师将多媒体应用于立体几何教学中,使之相比于口述教学成效有所改观。但多媒体依旧无法将立体几何以平面图形形式呈现,限制了教学效果的提升。立体模型则以其可观、可触的特点帮助学生减小想象偏差,获得更直观的体验,深刻理解立体几何知识。
例如,关于“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的知识讲解,如果只是通过多媒体为学生呈现多彩的几何图形画面,那么学生可能会被初始多彩丰富的图片激起兴趣,但无法使学生体验到由空间到平面的思维转化,也较难使学生形成空间概念。因此笔者在教学这部分知识时选用立体模型代替多媒体教学,以增加学生的直观体验感,锻炼其空间转化的思维。笔者将常见的几何体,如三棱锥、正方体、圆锥体等放置在讲台上,让学生在观察的基础上,通过旋转演示方式不断观察并绘制各个几何体模型的正视图、侧视图及俯视图。除了规则的几何体外,笔者还增加了难度,让学生利用发放的积木堆积成各种不规则的立体模型,通过转换视角的多维观察,体验立体到平面的思维转化过程,把握绘制立体几何三视图的技巧。除此之外,笔者还将立体模型应用于立体几何性质的分析中。例如,在讲解平面的基本性质时可借用正方体模型,通过在 8 个顶点中任取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 3 个点,以此演示平面的基本性质三。或者让学生任选一条棱,并找出棱外的一个顶点,观察两者的位置关系,以此来演示推论一。
立体模型除了能演示上面几种立体几何概念与性质,也可以演示其他概念,它在教学演示及示范中具有很大的应用价值。由此教师可拓展立体模型在此教学领域的应用范围,以此增强学生的直观体验,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及想象力。
二、利用立体模型指导观察,激活解题灵感
高中立体几何的题目基本都是围绕立体几何的特性来编制的,尤其是几类基本的立体几何模型,更是核心解题策略的钥匙。高中立体几何运用最多的立方体模型为正方体模型和三棱锥模型,学生若能灵活运用这两种模型,那么就可化解许多难题。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指导学生多观察这两种立体模型的特点,多总结归纳,以激活解题灵感。
一般来说,以三棱锥模型设立的题目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直接以三棱锥为内容编制的问题。二是以三棱锥为解题切入点的其他类型棱锥的题目。比如,用两个三棱锥构造成四棱锥解决与四棱锥相关的问题。三棱锥可通过增加其数量构造成 n 棱锥,因此三棱锥可以作为解决其他棱锥问题的基础。在此基础上可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总结有关三棱锥的结论,以提高解题效率。比如,在已知三棱锥的侧棱与底面的夹角相等时,可推断三棱锥顶点在底面的投影位于底面的外心。
而对于正方体模型,不仅可以借用其来理解点、线、面的位置关系,还可以在题目中套用正方体模型,从而达到快速解答的目的。例如,2006 年的北京高考题目:
平面 α 的斜线 AB 交平面 α 于点 B,过定点 A 的动直线 l 与 AB 垂直,且与平面 α 相交于 C 点,问动点 C 的轨迹是什么?
此时引入正方体模型,我们可以构造一个边长为 1 的正方体,并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令 A 为点 A(0,0,1),则 B 为点 B(1,1,0)。设平面 α 为平面 xOy,点 C 为平面 xOy 上任意一点 C(x,y,0),那么根据题意,得向量 AB=(1,1,-1),向量 AC=(x,y,-1),且向量 AB×向量 AC=0,得出 x+y+1=0,从而推出 C 的轨迹为平面 α 内的一条直线。
正方体模型被称为万能模型,而三棱锥是棱锥类型题目的解题基础。因此教师在开展立体几何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多观察、多总结,合理运用正方体、三棱锥模型特性,从而掌握快速找到解题灵感的秘诀。
三、利用立体模型空间演绎,辨析位置关系
由平面二维空间向立体的三维空间转换时,学生常常想当然地将平面几何中的结论直接引申到空间几何中,从而导致错误的判断。这时借助立体模型,如正方体模型对学生混淆的命题加以空间演绎,就可以准确而明朗展开辨析。
为了让学生清晰地认识空间几何中线和面之间的相互位置关系,笔者特意准备了一些筷子和小纸板,以构造实物模型,引导学生观察思考。比如在某一课堂上,笔者提问:“同学们,按照以前学过的平面几何知识,当两条直线分别垂直另一条直线时,这两条直线是什么位置关系呢?”“平行关系。”同学们异口同声地回答说。笔者继续问道:“假设是在三维空间里,那么这个结论还成立吗?”“成立。”学生不假思索地回答道。随即,笔者把筷子放在讲桌上,先将三根筷子围成一个三角形,再将另一根筷子垂直放在三角形的其中一个顶点上。提问:“现在立着的这根筷子垂直于三角形的兩条边,但是你们能说这两条边相互平行吗?”学生都沉默不语。“对于这个三角形的三个顶点来说,任何一条垂直线都能得出刚才的结论。同样,我能把筷子组成的三角形换成这个纸板,在三维空间里,这条线是垂直于纸板这个平面的,可以得到的结论就是这条线垂直于纸板平面内的任意一条直线。”学生此时才露出了若有所思的表情。笔者接着说道:“在平面几何中,只存在二维平面关系,两条线能够组成二维平面。而在立体几何当中,存在三维空间关系,需要一条线以及一个平面才能得到比较严谨的位置关系。所以同学们,现在你们明白了吗?”“明白啦。”学生此时异口同声地回答。
运用实物模型开展空间演绎,打破了学生空间想象力差的局限,让学生在实物模型的直观、清晰的演绎中辨认二维平面与三维立体中点线面位置关系的差异性,培养学生严谨的数学思维和空间思维。
四、動手制作立体模型,深化思维能力
立体几何知识普遍有一定的抽象性,学生通过空间想象去描述立体几何中蕴含的空间关系时,常常会出现遗漏或偏差甚至是错误。因此在学习立体几何时引导学生去动手操作,制作立体模型,在动手动脑中将抽象的数学关系以直观形象的方式呈现在眼前,降低学习难度,提高解题效率。
在教学中笔者常听到学生抱怨说:“我想象不出来,为什么是这样的呢?”在抱怨中,学生学习立体几何的热情会逐渐消失。因此笔者尝试站在学生的角度帮助学生克服这个问题,笔者回想起当初自己在学习立体几何时,空间想象力也是十分匮乏,于是就每天花一些时间制作在题目中遇到的立体模型,通过演绎题目中所描述的位置关系、数量关系来理解题目。于是,课上当学生在为题目“有长方体 ABCD-A1B1C1D1,其中 AB=5,BC=3,AA1=4,请计算 AC 与 BD1 所成角的大小”而苦恼时,笔者为学生分发细铅丝和工具,说:“大家运用手中的材料将题目中的长方体模型制作出来,并标明题目中的数量关系。”学生通过动手制作模型、标明题目条件,学生很快地清楚发现 AC 与 BD1 为异面角。如何求这个异面角的大小呢?学生陷入了思考。笔者提示说:“有没有什么办法将所求角变成同面角呢?”学生在摆弄模型中发现,若将两个长方体对接在一起,就可以将前一个长方体的 BD1 与后一个长方体的 AC 构成同面角,而且这两个长方体的 AC 相互平行,构造出来的同面角与所求角大小相同。此时就可以通过三角形的三边长求得夹角的大小。
课堂上制作的模型给学生找到了攀登立体几何大山的拐杖。课后学生常常通过自主制作模型去明确、观察题目中所描述的条件,并以此寻找解题的突破点。在制作模型中潜移默化地深化了学生的空间思维,慢慢地,学生对各种立体几何的空间关系了然于胸,逐步达到丢了“拐杖”也能走的境界。
高中数学立体几何教学是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逻辑推演能力的重要阶段,因此要积极将立体模型这一教学工具引入到立体几何教学中。从空间概念教学到解题技巧渗透再到自主动手感知中,充分发挥立体模型形象、直观的特点,推进教学进度,提高教学效率,夯实学生三维空间知识学习成果。
【参考文献】
[1]张培培.浅谈高中立体几何的入门学习[J].学周刊(C版),2014(12)
[2]邵鹏菲.立体几何课堂教学中模型应用的思考和探索[J].实践与反思,2014(09)
(责编 卢建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