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芬
摘 要: 文本细读作为一种阅读方法,经常被用于英美诗歌课堂教学中。本文以20世纪威尔士英语诗人R.S.托马斯的一首诗为例,探讨在英美诗歌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提高他们的文学鉴赏能力。
关键词: 诗歌教学 文本细读 英美诗歌
最新颁布的《外国语言文学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明确提出外语类学科基础包括外国语言、外国文学和区域与国别研究[1]。由此可见,大量阅读外国文学、深入了解外国文学将成为外语类专业学生的必备素养。提高学生的文本阅读能力和分析能力,是每一个高校教师必须深思的问题。本文以20世纪威尔士英语诗人R.S.托马斯的一首诗为例,探讨英美文学诗歌教学中文本细读的具体方法,以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文学阅读水平。
文本细读这个概念源自新批评,现已泛化为一种阅读方法。就具体英语诗歌教学而言,指引导学生深入文本,从诗歌的形式、内容出发,寻找诗人“陌生化”的手法,在分析与细读的过程中感知诗歌,探究诗歌的意义,从而提高阅读能力。将文本细读运用于诗歌课堂教学,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抓住实词,把握诗歌的主要意义
诗行基本是由实词和虚词构成的。一般而言,实词构成诗行的意义。在诗歌教学中,我们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寻找诗歌中的实词把握诗歌的意义。如教学威尔士英语诗人R.S.托马斯的《一个农民》时就可以这样操作。首先抓住诗中表达意义的实词。这首诗发表于1946年,收入同年出版的诗集《田间石头》里。我们先看此诗:“埃古·普里瑟赫,就叫他这个名字吧,/不过是威尔士荒山中的普通人,/在云隙中养了几只羊而已。/割掉甜菜的叶子,削去它绿色的皮,/露出黄色的骨,他就心满意足/咧嘴痴笑;或者把荒地翻成/一片凝固的云海在风中闪烁——/日子就是这么过的,太阳或许还会/每周一次碾碎天空阴沉的脸庞,/可他笑得唾沫横飞的次数还要少。/夜晚只见他枯坐在椅子上/一动不动,偶尔俯身朝火堆啐口痰。/他那空空的脑袋里有种东西令人恐惧。/他的衣服,散发出多年的汗臭/与牲口的臊味,冲击那文雅/却造作的感官,自然无遮掩。”[2](19-20)
这是一首自由诗。自由诗虽然没有统一的韵律,但可以通过诗歌中的实词把握诗歌的一些特色。此诗最主要的特征是每一行重音数相对稳定,由四个到五个重音组成,且重音的位置不是固定不变的,比较灵活。这种以重音定节奏的诗歌形式被称为“音强型模式”。如第一行有四个重音,均落在“埃古”“普里瑟赫”“名字”“叫”等名词或动词上;第二行的重音在“普通的”“光秃的”“威尔士”“山”等名词和形容词上。强调威尔士山区是光秃秃的,而且英文“光秃的”不仅指“秃头的”,还含有“无毛的”“简单的”“赤裸的”“缺乏精致的”“荒凉的”的意思,暗含着威尔士山区的荒凉与萧条。可以看出,这首诗的重音主要集中在描述性的名词和形容词,如“名字”“普通的”“人”“光秃的威尔士山区”“喂养”“绵羊”“云”“黄色的骨头”“半露齿的微笑”“满意的”“风”“憔悴的天空”“夜晚”“椅子”“一动不动”“火”“衣服”“汗水”等。所有这些词都是可触可感的,可以说通过这些实词,托马斯将威尔士山区实体化了。由此可见,诗人托马斯将重音设置在有着主题意义或者重要意象的实词上。这样重音就像水平面的浮标一样冒出来,其他词则潜在水底填补之间的空隙。非常具有个性,犹如一颗颗炸弹,展现出明显的威尔士特色。沃德(J.P.Ward)这样评论托马斯的早期诗歌:“其(托马斯)早期的诗作充斥着大量可触可感的事物:树、雨、山脉、天空、土地、河流、火、杯子、动物、农民、石头、花朵、田地、家庭、面包等。它们逐渐形成了象征性指涉,但我们主要记住的是它们的直观性及让人震惊的冲击力。”[3](52)通过实词描绘,我们能勾勒出这首诗的大意:它描述的是威尔士一个凭借原始生产方式、单独靠土地勉强生活的农民。他熟练地干着农活,生活毫无浪漫可言。同时,他对自己简单粗糙的生活毫不厌倦,纯真朴实,与现代社会中的欲望和野心形成对照。
二、通过音韵,把握诗歌的音乐性
英语诗歌语言富有音乐性。诗歌的音乐性不仅给读者带来听觉上的享受,还表达了诗歌的意义。尽管这首诗不是格律诗,没有固定的抑扬格,但有着独特的音韵。这十六行除了运用音强型模式将诗歌的结构与世界万物实体联系在一起之外,还有着独特的音乐性。使用大量单音节词语,基本上每一行都使用了流音,从而将整首诗串联在一起。“bald Welsh hills(荒山)”中的辅音韵、“green skin(绿色的皮)” 中不工整的中間韵、p将“pen(圈养)”“sheep(羊群)”“gap(缝隙)” 连接了起来、字母组合sp将“spent(度着日子)”“spittled(流着口水的)”连接了起来、k将“cracks the cheeks”(笑逐颜开)“sky(天空)”和“week(星期)”串联在一起。元音i贯穿整首诗,长元音和短元音交叉使用,同时选用不易连读的单词,除了几处之外,基本上每个单词开始与结尾的辅音,其口型在往下发音时都有不同程度的改变,中间还有八个句法停顿,使之读下来犹如一个紧密联系的整体。由此可以看出在朗读过程中,由于不能连读,每一个单词都必须完整、清晰地表达出来,这将增加朗读难度,使读者在朗读过程中关注个别词语,这些词语组合成威尔士这个农民坚韧、朴实的形象。
三、聚焦诗行结尾的停顿,把握诗歌的形式意义
传统的英语格律诗一般在每一行末尾停顿,产生尾韵,暗示意义的完整,但也有例外。如17世纪诗人弥尔顿在史诗《失乐园》中有跨行连续,尽管每一行用的都是无韵体形式,这些跨行连续将诗歌读者带入新的阅读体验。约翰·多恩也有诗歌形式实验,如在其诗作《歌》中,突然在抑扬格四音步的格律中加入两行,且只有两个音节,达到突兀、奇特的效果。一般而言,诗行是自足的,即以语法的停顿分行。有规则的分行发生在句法中的自然停顿处,偶尔的非句法性的分行是为了达到某种修辞效果。若以自然停顿分行贯穿整首诗,它们就建立起一条分界线,在没有韵律、音节和其他严格意义上的可度量的单位时,给了诗行完整性。
自然停顿分行的诗歌技巧,在惠特曼和早期庞德的诗中都有体现。我们先看看惠特曼的自由诗《神秘的号手》中的一節:“宇宙的人献给宇宙的神的赞诗——多么欢乐!/一个再生的人类出现了——一个完美的世界,多么欢乐!/女人们和男人们都享有智慧、天真和健康——多么欢乐!”这三行诗没有传统诗歌的尾韵,没有固定的音步。诗人幻想有个欢乐的世界,寄托了诗人对未来美好的期盼。从这节诗中可以看出,惠特曼完全摈弃了传统英诗五音步抑扬格的桎梏,开创了崭新的自由诗体。但与传统诗歌一致的是,该节仍然以语法为单位跨行,即每一行基本上意义完整,我们阅读时不需要调整自己,标点符号停顿也在每一行的行尾。
意象派大师庞德那首最著名的《在地铁站》也以语法停顿分行,“人群中这些脸庞的隐现;/湿漉漉、黑黝黝的树枝上的花瓣。”[4](85)评论家对这首诗已经做过太多分析,这里不再赘述。这样一首意象派的佳作,诗中省略了冠词,中间也没有连接词,剩下的仅有形容词、名词及冠词。高度简洁的诗句与传统英诗大相径庭,也不同于自由诗大师惠特曼的风格。但是,这首诗仍然以语法的停顿暗示意义的完整。
但是,如果诗行的结尾停顿与自然的语法停顿跨行不一致,如前所述,诗歌就不完整了。这样读者就需要不断调适自己,产生新的阅读期待。在《一个农民》中,尽管这种不一致的跨行停顿较少,只有两处,但也能产生新的意义。第一处跨行在诗歌的第五行,“心满意足/咧嘴痴笑”(a half-witted grin/Of satisfaction)。诗人这里将停顿设置在名词和作为修饰语的介词短语之间,构成双重意义。如果读到跨行前的“笑(grin)”,那么这一行的意义也是完整的。诗人描写的这个农民在割甜菜的叶子,叶子露出黄色的皮,露出了笑脸。这种笑可能是暗示收获,暗示简单劳作的快乐。但由于跨行,我们会接着往下读,才明白农民是发自内心满足地笑。这种停顿使此诗的意义变为双重,读者在形式探索过程中获得了新的意义。第二处不规则的跨行在十一和十二行之间,“他枯坐在椅子上/一动不动(fixed in his chair/Motionless)。此处的跨行将动词和主语补足语分开,强调第十一行的“椅子”和第十二行的“一动不动”的状态,突出强调诗行开端的“一动不动”。这个“一动不动”的意象将这个农民和周围风景融为一体,劳作之后的农民坐在椅子上休息,构成一幅静止的农民生活图;我们也可以认为是诗人将威尔士农民的印象定格于此。这样,此处的“一动不动”由于不规则跨行就带有双关的意义。
四、结语
传统诗歌教学总是将意义和形式分开,主要关注诗歌的意义,对诗歌形式技巧缺乏关注。本文以一首诗的细读为例,通过把握诗中的实词、音韵、诗行的结尾停顿理解诗歌的意义。这样的引导模式在实际教学中具有可操作性。一方面,学生能有效地将意义和形式结合起来,探索英语诗歌的奇妙之处,在思考过程中获得快感。另一方面,不时跳出诗歌形式的束缚,寻找词语的语境外意义。在意义寻找过程中,学生不断地比较、思考、判断,从而提高思辨能力和阅读能力。
参考文献:
[1]https://www.sohu.com/a/227935754_507486.
[2]R.S.托马斯,著.程佳,译,R.S.托马斯诗选:1945-1990[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12:19-20.
[3]John Powell Ward. The Poetry of R.S.Thomas[M]. Bridgend: Seren, 2001:52.
[4]彼得·琼斯,编.裘小龙,译.意象派诗选[M].桂林:漓江出版社,1986:85.
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基金项目:R.S.托马斯诗歌美学研究;17XJA752001;玉林师范学院高层次人才科研启动基金:G2017003;广西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工程2018年度立项项目,项目名称:《国标》背景下地方师范院校创新型卓越英语教师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研究;项目编号:2018JGB2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