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山水画创作教学的若干维度

2019-08-23 02:23尚丽娟
中国民族博览 2019年7期
关键词:中国山水画教学思考创作

【摘要】中国的山水画里面蕴含的文化内涵比较丰富,其中蕴含着独特的民族风格,这个特点直接决定了其以一种东方绘画典范的形象存在。世界美术史里面的中国山水画也堪称一绝,对比西方场景而言也有很多超然之处。教材里面有很大一部分篇幅是描绘中国山水画的内容,所以,中国山水画的创作教学属于我国美术教师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画家在中国山水画创作期间常常会面对情感、意境、生活等方面的问题,这些问题都需要老师在实际教学期间做出一定探讨。

【关键词】中国山水画;创作;教学思考;思考维度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我国针对中国山水画的传统创作方法里面,更加注重对于知识的传授,针对美术技能的教学也比较关注,中国山水画教学期间,教师必须教授学生从多个维度进行山水画创作,赋予作品一定的情感,这样才能使创作出来的作品更有意境。

一、中国山水画创作的灵魂是意境

中国山水画更加侧重意境的表达,古今很多画家,在山水画创作的意境营造和表达方面下了很大的功夫,他们不断创作期间也留下了很多经典的作品。山水画的最高境界是表达一定的意境,创作山水画时要更加注重形神兼备和以意写形。一些画家认为,意境属于作者通过现实里面的自然景象把自己的情感抒发出来,让欣赏者能在想象上产生和作者一样的共鸣,相互之间良好沟通,这样来产生一种有关于艺术的特殊感染力。在中国山水画创作期间,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体现着意境的美。

(一)诗意的美

书画同源这个话题属于我国山水画自古便有的词汇,王维大量的书画里面都彰显了他所提及的“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效果。我国山水画里面的意境美不可能脱离诗意美而存在。宋代的郭熙在“林泉高致”里面提及“诗属于一种无形的画,画则属于一种有形的诗”。我国山水画里面蕴含的诗意美提高了美学意境的丰富性。要深入理解诗意美的具体含义,我们可以尝试结合诗画加以欣赏。比如,王维在拥有诗人身份的同时,也是一个画家,在针对他的画作欣赏期间,只要通过他的诗,便可以把画面里面的意境感悟出来。“景山雪霁图”这个由王维创作出来的作品,能让人们看到之后立刻联想出他所写的词句“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此副作品蕴含的抒情写意之美极大地显现出了诗画本是一体的清新情境。

(二)气韵的美

谢赫曾经在“古画品录”里面提及了一个较为重要的概念便是“气韵生动”,这个概念逐渐成为了我国传统绘画美学审视过程总的重要标准。我们能想到,一张创作出来的画面里面如果气韵不够生动的话,我们就难以发现其具体的意境和品格。宋代黄庭坚提及的理论—“凡书画当现”和这个道理也有异曲同工的效果。这个韵律和节奏里面彰显出了艺术里面的“气韵”,针对一幅画进行创作期间,“气韵”属于一个极为重要的点,画作里面存有气韵,就可以帮助人们保持更多的活力和激情。通过这一审美特征也能使创作出来的作品变得更加飘然,更含蓄和传神地把里面的美感表达出来。比如,董源在“潇湘图”这部作品里面,并没有画出奇峰怪峦,表现山石的时候,也没有特意突出主干的线条,对于远树茂林采用的也只是草草描刻的方法,并没有刻意做出精心的布局,应用较为清润的用墨风格,使用比较娴雅的落笔方法,可以共同合成出一种恬然之气,这也就是我们后人所提及的“淡墨轻峦一体化”的效果。这种特征一起描绘出了一副有关于山水画创作的神韵,形成一种较为独特的审美意境。

(三)依托山水之情创作

纵然,如果描绘的是大千世界里面的生活,有利于素材的寻找,然而,要想画出比较优秀的作品,还要努力把作品里面展现出一定的激情。如果作品里面找不出情感流露痕迹的话,便会变得十分苍白无力。画家内心深处的“情”,会直接影响到他们作品创作的过程和最终得出来的结果。针对这个情况,要保证画家已经明白了绘画生活的内涵,同时能做到使用激情,把自己拥有的艺术细胞唤起,把其中蕴含的独特气质提取出来。诸如“大树风号图”这部我们很是熟悉的作品,以一颗枝干结实的大树作为内容主体,画面里面呈现出寒风怒号的天气,这个大树岿然不动的姿态,作画这种手法,借用大树把自己内心的情感充分地表达了出来,更好地显示出了自己关于思念故国和坚贞不屈等情感。

二、形式美,强化了山绘画创作的艺术感染力

(一)笔墨美

运用好毛笔具有的性能,同时把宣纸里面的墨色渗化效果运用好,针对物体具备的量感和质感表达出来,让塑造出来的形象更加完美和生动。笔墨这个词语便是我们常常称呼综合性的技巧语言。中国画里面用线描绘造型的时候很多,针对于墨、颜色也都具体划分出了物种,针对行笔方法的巧妙使用,促使虚实相生的效果达成。为了让学生们创作山水画时,能够深入地了解到笔墨带来的趣味性,教师一般会布置一些和写生与临摹相关的练习。

(二)色彩美

谢赫使用的“六法”里面的“随类赋彩”方法,使用的一直是表现对象的真实色彩作为标准。中国画里面更多采用淡彩和水墨重彩等方法来用色,这样能凸显出中国画里面蕴含的独特的民族特色。

(三)师法自然

我国传统画论里面提及的“外师造化,中的心源”属于传统画论里面较为精辟的创作原则和创作见解,使用辩证的方法,从客观和主观层面上阐释出来,把造化和心源之间的关系详细地表述出来。艺术大多都来自于生活,艺术教育里面最为核心的内容便是从生活到艺术的部分,学习中国山水画时,要把心源和造化之间关系结合好,结合好传统学习和自然学习。所以,在山水画教学期间,外出写生也属于一个主要的课程,是引导学生们师法自然的一个重要方法。

关于写生教学,首先需要让学生们对于生活的重要性有一个明确的认识,了解到只有通过写生才可以做好“师造化”和“师古人”之间的结合,这样能完整地消化从古人那些经验里面获取到那些传统技法。笔者自身,早年帶领学生们开展写生活动的时候,脚步遍布了整个城市的大多数区域,这个过程笔者自身和学生们都获益匪浅。

写生的地点并不需要固定在某一处,只要根据实际条件作画便可,可以画一些名山大川,也可以选择一些普通的山水小景作画。这样可以把速写的形式利用得更加充分,把创作和自然之间的纽带构建起来,使用速写锻炼的具体方法,可以强化学生们观察期间的敏捷性。运用短期完成的速写作业方法能充分发挥出速写本身具备的概括功能,把自然物态结构具体的形態和相关的特点记录好。只要对景直接应用毛笔和宣纸写生就行,保证写生过程较为缓慢、细致地做好一山一水和一草一木的写生,因为快速写生里面自身有着一定的概括性特点,但是还可能发生放纵之类的问题,使画作里面变得比较潦草和空洞。这个缺陷可以使用慢写来弥补,让学生们静心观摩山的纹路和树干的穿插变化情况,学生一旦胸中内涵较多的话,就能把创作出来的效果变得更加得心应手。

除了我们上面提及的写生手法和地点的话,写生教学也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要强调不能只认为写生课是一种参观游览,也不可以只应用写生方法,要收集好自然物象和创作素材,促进相关要求达成。

三、结束语

针对中国山水画的创作教学,教师要让学生们以图像识图作为前提,由此针对文化进行理解,对于审美判断进行学习,不能只侧重于某一个维度的学习,还要努力针对多个角度的分析、欣赏等环节进行强化,教师要让学生创作山水画的时候,针对传统山水画里面变化内涵进行分析,针对艺术里面蕴含的魅力进行深入的剖析,使艺术魅力和现实生活联系得更加紧密,根据一些其他学科方面的知识,培养学生们的审美能力和创作能力。本文中,笔者从多个维度针对中国山水画创作教学做出了研究,希望可以推动中国山水画创作教学水平的提高,让学生们可以更加真切地感受到中国山水画的美。

参考文献:

[1]陈煌.中国山水画创作教学的若干维度[J].美术教育研究,2018(7):121.

[2]何雪蕾.山水画写生与创作教学中如何表现地域文化特征[J].艺术评鉴,2017(22):140-141.

[3]郑楚兴.中国山水画教学中的意象形思维培养[J].南方职业教育学刊,2017,7(3):104-109.

[4]朱文.试论在中国山水画教学中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1,6(3):179-180.

作者简介:尚丽娟(1979-),女,汉族,山西省晋中市人,本科,晋中学院美术学院,研究方向:中国画。

基金项目:2017年度山西省教育科学规划项目“高等师范院校中山水画创作教学的实践研究”(项目编号:ZJ-17042),项目类别:山西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基础教育提升计划专项项目。

猜你喜欢
中国山水画教学思考创作
Jazz
禅宗对中国山水画的影响
中国山水画中线条的民族性
“留白”在中国山水画中的重要作用探讨
关于农村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对语文教学目的的思考
初中历史反思性教学思考
民歌融入音乐课的教学思考
创作失败
关于《翔》的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