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延群
男性身体机能进入衰退阶段,只有多注意养生保健,强肾、固精,才可以使人体正气充足、阳气不亏,从而降低各种男性疾病发生的几率,提高生命质量。中医认为,多多按摩以下这些穴位也能达到壮阳补肾的效果。
1.商阳穴 商阳穴位于食指尖端桡侧指甲旁。传统医学认为,刺激该穴具有明显的强精壮阳之效,可延缓性衰老。按摩方法:可在上下班乘公共汽车或电车时,用食指钩住车内的扶手或吊环;或在闲暇时两手食指相钩反复牵拉或利用伞柄等按摩食指。
2.关元穴 关元穴是男科保健的一个首要的穴位,是封藏一身真元之处。人们身体里有一种非常重要的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与原动力,叫元气。中医认为,元气禀于先天,藏在肾中,又依赖后天精气充养。主要功能是推动人体的生长和发育,温煦和激发脏腑、经络等组织、器官的生理功能。元气是与生俱来的,从父母那里继承而来,又依赖后天的充养。随着时间的推移,它会逐渐减少,人就会呈现衰老的态势。怎样才能更好地守护元气呢?刺激关元穴就是一个很好的办法。关元穴就像人身体的一个阀门,将人体元气关在体内让它不泄漏,是男子藏精、女子蓄血之处,是人身上元阴、元阳的交汇之处,也是元气的关隘。位于脐下3寸处(在人体正中线上,从肚脐向下量出四指宽的距离),又称下丹田,刺激关元穴有培补元气、强壮身体的之功效。按摩方法:先以關元为圆心,左或右手掌做逆时针及顺时针方向摩动3~5分钟,然后随呼吸按压关元穴3分钟。
3.气海穴 气海穴被称为人体的“元气之海”,是人体内阳气蒸发阴液,使阴液化生云气,滋润全身的关键场所。古代医家认为,经常按摩或艾灸气海穴,可以使心火下降至肾内,肾水上升至心肺,其效果就如同使太阳升起,照耀江海一般。气海穴位于人体前正中线上,肚脐下1.5寸(约两横指)处。按摩方法:用大拇指点按此穴,当感到此穴处有酸胀感或有气在此穴中上下行走的感觉时,再继续按揉10分钟即可。
4.肾俞穴 肾俞穴归属足太阳膀胱经,有补肾助阳、调节生殖功能、缓解腰痛、肾脏病、高血压等作用。经常拍打肾俞穴,既能培补肾元,又可以缓解腰肌劳损,保护腰部。肾俞位于人体的腰部,当第二腰椎棘突下,左右二指宽处。按摩方法:用手掌拍打背后的肾俞穴,每次拍打百10次,腰部的酸疼感很快就减轻了。
5.腰眼穴 腰眼穴为经外奇穴,在腰部,第4腰椎棘突下,旁开约3.5寸的凹陷中。中医认为,用掌搓腰眼穴,不仅可疏通带脉和强壮腰脊,而且还能起到聪耳明目、固精益肾和延年益寿的作用。按摩方法:按摩时身体坐正,两手握拳自然背向后面,用食指隆起的拳眼紧按腰眼穴并做旋转用力按揉,以酸胀为宜。每次可以揉5分钟,长期坚持有很好的强腰健肾作用。
6.三阴交穴 三阴交是肝经、脾经、肾经三条阴经交会之处,位于胫骨内侧、脚内踝上约10厘米的地方。针灸该穴主治遗精、阳痿、阴茎痛、小便不利、睾丸缩腹等,是治疗男子性功能障碍最常用的穴位之一。因此,经常用手指按摩三阴交穴可以壮阳补肾,增强男人性功能。按摩方法:坐立,竖起右腿,用右手拇指按摩右腿的三阴交穴,逐渐加压,按摩7秒之后慢慢减压放开。反复15次之后换左手拇指按摩左腿的三阴交穴。
7.涌泉穴 涌泉穴是人体足少阴肾经上一个非常重要的穴位,是补肾固元的“长寿穴”。《黄帝内经》上说:“肾出于涌泉,涌泉者足心也。”意思是说:肾经之气犹如源泉之水,来源于足下,涌出灌溉周身四肢各处。经常按摩涌泉穴,可以使人肾精充足、耳聪目明、精神充沛、性功能强盛、腰膝壮实不软、行走有力。涌泉穴位于脚底中线前三分之一交点处,即当脚屈趾时,脚底前凹陷处。按摩方法:每晚临睡前用热水洗脚时,用手指按压涌泉穴,或放一条小圆木棍,赤脚踏上反复滚动。
8.太溪穴 太溪穴是肾经的原穴,是汇聚肾经元气的“长江”,刺激太溪穴具有明显提高肾功能的作用,所以古人称太溪穴为“回阳九穴之一”,认为它具有极高的回阳救逆之功。古代很多医家面对垂危的病人,多用这个穴“补肾气、断生死”,如果在这个穴位上能摸到跳动的动脉,说明病人肾气未竭,还可救治;如果没有跳动,就说明病人阴气缠身,比较危险了。太溪穴位于足内侧,内踝后方与脚跟骨筋腱之间的凹陷处,其双侧对称,如《九针十二原》说:“肾也,其原出于太溪穴,太溪二。”按摩方法:用对侧手的拇指按揉,每次5分钟左右便可,也可以使用按摩棒或光滑的木棒按揉。按揉的力度,除了要有酸胀的感觉之外,还要有麻麻的感觉。在肾经的流注时间,即下午17~19点按摩的效果更好。
编辑:修远 xdyszzsb@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