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体育教学中趣味田径教学的应用

2019-08-22 05:48罗佳武
速读·中旬 2019年7期
关键词:初中体育教学应用

罗佳武

◆摘 要:趣味田径是指针对少年群体设计的具有趣味性的一类田径运动的总称,最早进行趣味田径教学的国家是德国。趣味田径和传统田径项目相比,其本质没变,但是和传统田径不同的是,趣味田径有较强的娱乐性和趣味性,采用趣味田径教学方法能让学生更积极地参与体育课程,最终提高初中生的身体素质,增强学生自主锻炼的意识。

◆关键词:初中体育教学;趣味田径教学;应用

1初中体育田径类教学存在的问题

1.1缺乏对田径课程的重视

在初中体育教学当中,由于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田径类教学存在许多不足之处,首先,教师缺乏对田径类教学的重视,田径运动作为体育运动最基本的组成,许多体育运动都和田径类相关,但是许多教师在进行体育教学时过分注重教学形式的多样性,缺乏对体育运动基础的教学,忽视了田径类的教学。比如,过分注重篮球、足球的教学,忽略对学生奔跑速度的训练。

1.2田径教学方式过于单一

在初中体育课堂上,教师开展田径类教学的方式也过于单一,虽然田径类的动作只有简单的几种,但是蕴含的运动技巧却是非常丰富的,根据相关的调查所得,当前许多教师都认为田径类教学只是对学生进行跑步训练,缺乏对田径运动技巧的传授,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趣不强。

1.3缺乏严谨的田径教学思路

在对学生进行田径教学时,教师所指定的教学计划也缺乏严谨的思路,导致教学效果不明显,要保证教学效果,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学习情况制定更具针对性的教学内容,使得教学的连续性更强,但是目前部分初中体育教师为了应付教学,缺乏对教学思路的细化,导致教学思路严谨性不强。

2趣味田径教学法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应用

2.1在准备活动中使用

体育课运动较为激烈,为防止学生出现拉伤等状况,准备活动是必须的。它不仅可以起到热身的作用,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为体育课的进行做导入。在过去的体育课中,教师常年不变的采用慢跑、热身操等活动,学生容易产生厌烦心理,对接下来的体育活动也就不感兴趣。趣味田径教学法打破了常规,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首先,它引入了“听数抱团”、“拉网捕鱼”等新式活动,同样起到了热身的作用,还有采用蛇形跑、篮球折返运球等形式,尽最大可能勾起了学生参与课堂的欲望;其次,在进行短跑训练时,可以做一些有助于导入课堂的活动,如训练起步反应速度。长跑训练的准备活动可以以培养学生呼吸节奏为主。在这些准备活动中,教师要时刻谨记安全第一,避免出现事故。

2.2在基本技术教学中的应用

在趣味田径教学中,基本技术教学与趣味游戏教学相结合也是初中体育课教学的重要授课形式之一。传统的体育教学,技能教学往往是教师做示范在讲解一些理论知识,学生看的一知半解,体会不到精髓,使得技能怎么学都达不到要求,学习兴致也就大大降低。趣味田徑教学法则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它把技能教学以趣味活动的形式展现出来,使学习效果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如我们在训练学生耐久跑时,可以把“撕名牌”活动作为技能训练引入课堂,教师在活动前先把耐久跑的要求以及基本技术进行讲解,之后通过游戏来提高学生兴趣,从而起到吸引学生作用,让学生一人追逐一人撕名牌,游戏采用奖惩制。通过这个活动,可以锻炼学生的中长跑技能,增强身体的适应力。

2.3注意安全性和易行性

趣味田径教学由于增加了很多器材,很多组织形式在某种程度上也增加了学生受伤的风险。在学生正式开展活动之前,教师一定要带领学生做好准备活动,了解好各种器材的使用规则、注意事项,叮嘱学生在做各种活动时应该注意的事情。教师本身在创编活动形式、选择课用器材时也要把学生的安全问题考虑进去;并且针对初中生的体育活动也不应有太大的难度系数,教学要由浅至深,逐步让学生在掌握基本技巧之后再学习稍微难一点的动作。只有学生的安全得到保障,才能让趣味田径教学方法发挥真正的作用。促进初中生体育素养的提高需要科学的方法,将趣味田径教学真正应用到体育课上是改变传统体育课枯燥乏味、让学生真正自觉参与体育锻炼的关键。因此,教师要制订更科学的方法,应用更科学的器材,提升趣味田径教学的合理性,促进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

2.4在不同的场地上采用不同的组织形式

初中生上体育课的场所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有时可能在大型室外操场,有时可能在比较小的活动场所或者室内体育馆。在操场这种大的活动场所,教师可以发挥大场地的优势,组织趣味障碍跑、接力跑、变速跑等;在小型的活场所,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跳长绳、趣味蛙跳、原地高抬腿、气排球短途追逐接力、跳山羊等活动;如果在室内进行体育课,教师则可组织学生进行趣味篮球比赛或者排球、乒乓球、羽毛球、健美操等的教学。变换不同的教学地点和组织方式,能够让学生对体育课保持新鲜感,多种多样的锻炼方式也能让学生对身体的耐力、敏捷度、弹跳能力进行综合锻炼,不同的集体配合训练也能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竞争意识。

2.5在课堂结束后的运用

体育课结束后,学生还需要做一些舒缓肌肉的运用,防止运动后出现问题,影响其他课程的进行。然而,过去的课堂中很多教师在体育课结束后不注意舒缓活动的安排,导致课后运动不到位,使得很多学生容易出现体育活动后身体疲劳的情况,影响了其他课堂的学习,部分过度运动的学生还容易出现拉伤、抽筋,导致身体出现问题。趣味性田径教学法则注意到了这一点,要求教师在体育课结束后适当添加一些活动,如压腿、按摩腿部肌肉等,可以有效地消除学生的疲劳,避免身体出现状况。

3结论

在初中体育课堂上,加强田径类教学非常重要,教师要善于调动田径教学课堂的氛围,提高教学的趣味性,从而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参与积极性,更好地提高学生的体育锻炼效果,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

参考文献

[1]金福齐.初中体育教学中田径训练强度及训练量的有效策略[J].当代体育科技,2018(25):41-42.

[2]陈建科.初中体育田径教学中“游戏法”的运用[J].田径,2018(06):62-63.

猜你喜欢
初中体育教学应用
初中体育教学中锻炼学生的心理素质
如何预防初中体育教学中伤害事故的发生
探究兴趣教学法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分析膜技术及其在电厂水处理中的应用
GM(1,1)白化微分优化方程预测模型建模过程应用分析
煤矿井下坑道钻机人机工程学应用分析
气体分离提纯应用变压吸附技术的分析
会计与统计的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