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人力三轮到网约车,70年交通变迁

2019-08-22 04:49董燕京
婚姻与家庭·性情读本 2019年8期
关键词:骑车出租车

董燕京

交通工具的变迁体现了一个国家的发展进步,也承载了几代人的青春和情感。

如今,出行对人们来说实在是小事一桩,就算飞到地球的另一端也仅需大半天时间,更不用说便捷的城市交通了。作为新中国成立初期出生的50后,我对赶上好时代的00后孙辈羡慕不已。外孙女出生前,家里就有了私家汽车,她出生后的第一次出行,便是乘坐姥爷开的车—我开车去医院接她们母子回家。此后,无论是外出走亲戚还是郊游,无论是上学还是上课外班,除了限号的那些天,基本上都是车接车送。

私家车方便、安全,适合接送孩子,但作为上班族,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更为环保便捷,更何况现在的公共交通工具种类繁多,可供不同人选择。

但在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街上的公共交通工具主要由公共汽车、少量出租车以及大量的人力三轮车组成。只是公共汽车的数量和线路都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做不到相互衔接通达四方。特别是在国家汽油柴油都十分匮乏的年代,每辆公共汽车的车顶上,都覆盖着一个巨大的煤气包,这给所有从那个年代走过来的人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

当年出租车的数量极少,且费用较高,人们除非家里有了大事、急事,一般是不会考虑打出租车的。印象中,倒是通达到街巷胡同里的人力三轮车为出行提供了不少方便。比如晚上看完电影回家,去火车站接朋友等,只需招招手即可上车,省去了不少麻烦与劳顿。

在那个年代,人们出行还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即上街购物、去公园影院,都是走着来回。甚至单位活动、学校春游,也都是排好队集体步行。以致人们互相问候时,都会打趣地开个玩笑:“就这么腿儿着来的?”“不,坐11路(指两条腿)车来的!”

记得我小时候,父母常带着我们兄妹外出,去东单体育场看杂技表演,去动物园观赏动物,去北海公园划船……这些地方离家并不近,如今开车也要用半个小时,但那会儿往返都是走着,最多推上家里的儿童小竹车,谁走累了,就上车歇歇脚。现在想想,虽然辛苦,却也锻炼了身体,现在的孩子很少能体会到那种感受了。

说来,百姓出行最实用、最方便的当数自行车了。虽然现在自行车已随处可见,但在那时,能拥有一辆自行车也是相当自豪了。我家最早有的那辆自行车,是父亲独具慧眼从单位清仓处理的一批物资中,以几十元价格买来的德国产的倒轮闸自行车。那辆车,父亲一骑就是几十年。

因为母亲乘坐公交车晕车,所以每次外出时,都是父亲骑车带着母亲去。最远的一次,竟然骑到了远郊昌平县城东关的叔叔家。几十公里的郊区公路,路况并不好,一个人骑行已属不易,再带个人,这得需要多大的体力和勇气,想想都佩服。

长大些,我也开始学骑车了,用的就是家里那辆“倒轮闸”。所谓倒轮闸,顾名思义,即车子正常行驶时,脚镫子只能往前蹬;而往后蹬即是刹车,使车子原地停住。由于当时个子小,跨在自行车大梁上学骑车,免不了要倒半轮,可想而知,车子常常猛然刹住,为此我没少挨摔。开始学骑车是在胡同里,熟练后就在狭长的四合院里练骑窄道、拐小弯。不成想,一次骑到对门孙奶奶家门口的台阶处时,脚镫子被高起的台阶绊住,左脚大拇指的指甲盖当即被卡掉了(当时光着脚),疼得我赶忙下车,把脚指甲捡起来盖在大拇指上,回屋躺在床上,怕被母亲发现,还拉过被子把腿和脚蒙住。

此后几十年,自行车常伴我左右,可谓立下汗马功劳。后来,我骑过“凤凰牌”“飞鸽牌”自行车,但对“永久牌”更是一往情深。记得初中时的暑假,我和堂兄效仿父亲的做法,一起骑车从西便门出发,目的地是昌平东关的北京市东风服装厂宿舍。途中累了,我俩就下车躺在路边休息一下,然后继续赶路,一路向北飞奔,约3小时后才终于抵达。第二天,我们又骑车游览了十三陵水库和长陵、定陵。

初中毕业分配到工厂后,车间里的一帮小青年,每逢星期四休息,就约着一起骑车出游。香山、植物园、樱桃沟、八大处、八一湖、什刹海等处,都曾留下我们的欢声笑语。

然而,骑车也不光是欢乐,还会有“痛”。一到冬天,下过雪的路面就会结冰,俗称“地穿甲”。走路的人尚且一步一滑,骑车的人更是小心翼翼,生怕赶上红灯,一捏闸车轱辘就打滑,“刺溜”一下就连人带车躺马路上了,后面的车要是躲闪不及,就会撞到一起,严重的还会造成交通事故。那个年代,父母大都骑车接送孩子,经常有孩子在后座打盹儿,稍不留神脚就别进车轱辘里了,大人还纳闷怎么骑不动了,路边的人看见了赶紧叫停。

在众多的骑车族中,我曾被交警称为“够勇敢”的一个。那是在1976年“四五”运动期间。一天下了白班后,我骑车带着女朋友(现在的老伴兒)去天安门广场参加悼念总理的活动。一路上我俩只顾谈起人民英雄纪念碑周围人们自发敬送的成百上千的花圈,并感叹人们张贴、朗诵和传抄悼念总理诗歌的肃穆与悲壮,全然忘记了我们是沿着长安街由西向东骑行,转眼已来到新华门前。朦胧中只觉得左前方不远处有白色光影一闪,我下意识地喊:“有警察,快下车!”

女朋友反应很快,立即跳下车走上便道。我则硬着头皮继续前行。这时,迎面走来一位交警挥手示意我下车,敬了个礼道:“够勇敢呀!我在新华门岗上执勤快30年了,你是我遇到的第一个敢在中南海门口骑车带人的!”我连声承认错误,交警同志说了一句严肃又不失幽默的话:“你们不是要去天安门吗?把车扣下,也不耽误你们去。或者你在这儿帮我再拦一个骑车带人的,然后你们就可以连人带车一起走。”好嘛,警察叔叔几十年了才逮着一个违章的,我再帮他逮一个还不得猴年马月去了。

中国曾被称为自行车王国。作为骑车一族,当你跻身于“自行车大军”的滚滚洪流,驶过北京的十里长街时,内心都会感到震撼。在20世纪90年代,我每天上下班的必经之路就是宽阔的长安街。早晨,迎着朝阳从西单到东单,黄昏,追着晚霞一路西行,途经天安门广场时,我常常会特意停下来,观赏国旗护卫队的降旗仪式。

骑车穿行在寒来暑往的漫漫岁月里,自行车承载了我家几代人的欢乐与艰辛。70年代,我骑车带母亲逛街、看戏;80年代,从恋爱到婚后,我和爱人骑着自行车去公园、剧场、展览馆,走亲访友;八九十年代间,女儿又在我的自行车后座上度过了一段艰苦而快乐的难忘时光。尤其那年当我陪她一起骑往高考的路上,我的心底竟忽然涌起一种难以言说的感慨……

同时,90年代也是出租车行业的高速发展期。那时,北京满大街跑着一种黄色面包出租车,简称“面的”,起步价10元/10公里,在北京城区办事,这个公里数基本上够用了。也就是从那时起,人们渐渐接受了出门打车的理念。

近几年流行的“网约车”,更是打开了我们这代人的新视野。出行还能这么便利,这在之前想都不敢想。老父亲住的机关大院在一条路的尽头,过去带他看病,我们得派人先去路口拦车,拦到了出租车再往家里打电话。冬天天气不好时,在路口等上20分钟也没有空车;如今,女儿用手机点几下,就会有专车开到小区门口接,仿佛每家人都有了自己的司机。路边站一排人抢着打车的景象,又要成为老皇历了。

人们的生活日新月异,交通出行也越来越方便。交通工具的变迁体现了一个国家的发展进步,也记录了几代人的拼搏与奋进。

猜你喜欢
骑车出租车
空中出租车(环球360)
据说在孟买,出租车“长”这样
骑车上班日
网络时代的出租车
凭什么
出租车司机不容易!
Itoly: TOwn Poys People to Ride Bikes to work 意大利小镇:骑车上班可赚钱
边骑车边充电的充电夹
不满意
纽约客习惯骑车上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