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孩子的心灵不再“留守”

2019-08-22 04:49何欣洋
婚姻与家庭·性情读本 2019年8期
关键词:留守浏阳市口镇

何欣洋

“养不教,父之过。”古训言犹在耳,但现实却不乏残酷。民政部全国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信息管理系统数据显示,目前全国共有农村留守儿童697万余人,其中96%为隔代抚养。年轻夫妇背井离乡外出打工,留守的孩子只能跟在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或其他亲人身边。

湖南省的留守儿童总数为70万人,是全国农村留守儿童数量较多的省份之一。作為全国留守儿童关爱服务工作试点乡镇,湖南省浏阳市淳口镇妇联在十几年来,一直坚持多角度摸底、多形式关爱、多渠道支持,避免留守儿童身边出现陪伴的“真空”。

当陪伴不再“真空”,心灵将不再“留守”

2019年4月23日,浏阳市淳口镇被确定为留守儿童关爱服务工作试点乡镇。淳口镇妇联积极行动,结合浏阳市妇联“户帮户亲帮亲·美家美户暖童心”工作进行专题研究,确定了留守儿童关爱服务工作方案:“一档、二队、三模式、四联动、五活动”。

首先,镇妇联联合民政部门每年开展一次留守儿童情况摸底排查,为每个留守儿童建立专门档案,做到一人一档。同时,依托浏阳市“启程”心理辅导志愿团队、浏阳市心理学研究会、浏阳市“智慧父母”家庭教育指导中心为留守儿童及家庭提供专业的心理疏导,在学校和社区开展家庭教育讲座,传播家庭教育知识理念。

“我们还发动浏阳市的最美家庭、最美女性、党员干部、妇联执委、女能人等跟留守的孩子们结成‘一帮一或‘多帮一的对子,帮孩子们解决生活、学习和心理上的问题。”浏阳市妇联副主席刘艳介绍,“我们完全采取自愿的方式,在活动中跟孩子玩耍,互相有眼缘的才会结为‘一家哦!”

“其实现在的留守儿童问题已经悄然发生变化,在浏阳,很多‘留守在巢里的幼鸟变成了‘小候鸟。年轻一代的父母越来越注重教育和陪伴,他们会选择在孩子寒暑假时请长假回家,或者把孩子接到身边。而我们妇联要做的,除了大力宣传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之外,还要尽己所能地把父母留在孩子身边。”淳口镇妇联每年都联合政府部门在春节期间举办“让爱回家·伴我成长”留守儿童家长就业招聘会,直到去年为止,已累计为20余名留守儿童父母在当地安置就业。

15年的“山田之花”

“独在家乡真孤寂,每逢佳节倍思亲。遥问爸妈在何处,心中最念是亲情。”山田中学位于浏阳市东南部,群山环绕,位置偏僻。十几年前,山田中学所在的淳口镇同辉村相对贫困,当地农民大多外出打工为生。

早在2002年,时任山田中学语文老师的戴朝伟在去家访的路上偶遇了让他一辈子都无法忘怀的眼神。一个小女孩坐在门槛上,背影孤独,目光呆滞而落寞,本该是青春年少、活泼好动的年龄,她的眼中却仿佛一潭死水。邻居说,孩子的爸妈常年在外打工,只有年迈的奶奶带着,孩子每天都会坐在门口等爸妈回来。

那一幕深深刺痛了戴朝伟,他决心为留守的孩子们做些什么。后来,该校组织教师对学生进行了一次家庭普访,发现父母外出打工的学生占全校人数的70.2%,且留守儿童中成绩处于下游的学生比例要比非留守儿童高出14.6%。留守儿童中,59%的孩子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性格孤僻、自卑懦弱、暴躁易怒,常为无端小事打架斗殴。

从此,山田中学的老师们除了教书,还担当留守儿童亲情“爸妈”的重任。山田中学建立“1+1+3”亲情家庭模式,即一位教师、一位优秀团队员负责3名留守儿童,让本来没有血缘关系的“亲情家庭”成为留守儿童快乐教育、快乐成长的港湾。接着,山田中学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条件,为留守儿童这个相对特殊的群体营造了温馨温暖的环境。2004年,“山田模式”开展得轰轰烈烈,而那时,还没有“留守儿童”这个概念。

15载过去,山田中学里的孩子走了一届又一届,但学校对留守儿童的关爱却持续了一年又一年。“现在,山田中学里的留守儿童比例已经锐减到8%。但我们还是坚持对每个留守学生每周一谈、每月一通、每季一访、每期一评、每年一庆,了解孩子的学习、生活动态,引导他们定期跟父母视频通话。”山田中学现任党支部副书记沈坚贞介绍,“同时,我们也积极联系孩子的父母和其他长辈,督促他们多多关注孩子的心理变化。校内有老师,校外有亲人,我们想让留守的孩子时刻被包裹在陪伴的温暖中。”

有一个留守学生骄骄,母亲在他幼时便离家出走了,父亲外出打零工,家里只剩下生病的爷爷与他相依为命。骄骄成绩不错,但在饮食起居上总是照顾不好自己,在班里的人缘也不太好。“老师,骄骄身上有股味道。”听到学生私下的议论后,沈坚贞把骄骄叫到办公室,先跟他聊聊家常,然后旁敲侧击地打听他最近的生活状况。“原来这孩子每天都洗澡,但不太会洗衣服。没冲干净的洗衣粉和汗水混起来,味道当然大了。”沈坚贞下了班就到骄骄家手把手教他洗衣服,还联系孩子的姑姑送来一台二手洗衣机,接着,她把骄骄调到第一排坐,还让他辅导成绩差的同学。一个学期过后,骄骄居然全票当选班里的副班长。

像这样温暖的故事,十几年来无数次在山田中学里上演。留守学生把教书育人的师长称为“妈妈老师”“爸爸老师”,他们是“山田模式”下孕育出的最美的花。

杨柳依依,人才济济

与同辉村相对,杨柳村位于浏阳市淳口镇的北部,是远近闻名的“博士村”。这个村只有3000人,几年间却走出了16位博士,20位硕士,280多名本科生。浏阳的北部地区素来重视文化教育,浏阳当地有话云:“是凡单位,无北区人不成”。

在杨柳村村居外墙上那些扇形的外框里,“廉、礼、俭、信、仁、诚”6个大字诗意呈现;每户人家的厅堂内都悬挂着《朱子家训》《忍字口诀》或是一幅幅精心装裱的《家风家训》。在杨柳村,有一个160余平方米的文化馆,是湖南省首家村级文化馆。杨柳村的留守儿童中心就建在这所文化馆中。当孩子们放学后来这里读书玩耍时,首先会看到一块“文化兴村”的匾额,然后会见到馆内来自村里几代有识之士的“墨宝”:“民生在勤”“国泰民安”……拾级走入二层图书室之前,孩子们还会在“优良家风人物榜”展台旁读一读故事。

杨柳村有6名留守儿童,他们的生活幸福又充实:上课时,他们有老师的照顾;放学后,他们到文化馆跟同学一起玩耍、读书;假期里,村里退休的老教师、老书法家和放假回村的大学生都来陪他们讲故事、捉迷藏、练书法。“这是村里的安排,因为我们觉得留守儿童不只需要物质照料和长辈陪伴,他们在精神上更需要上进。好文化和好家风,能给孩子向上的力量。”杨柳村书记肖敏生十分自豪地介绍说:“今年,我们村的留守儿童里有个孩子考上了清华。这孩子从小只有爷爷在身边,他一直来文化馆里读书、上课,性格活泼,待人谦和。我想,这就是文化教育的力量吧!”

原来,文化如水,能浸润孩子的心田;家风如山,能挺直孩子的脊梁。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关心留守儿童,“让他们都能感受到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温暖”。李嘉诚曾经说:“任何事业的成功,都无法弥补孩子教育的失败!”也许很多父母无法陪在孩子身边,但孩子的心灵不该“留守”。十年如一日,浏阳市妇联人联合社会各界力量,努力给留守儿童深入心灵的关爱。

(感谢湖南省浏阳市妇联对本次采访的大力支持)

猜你喜欢
留守浏阳市口镇
周波
幼小携手 感悟成长
浏阳市部署智慧教育工作
浏阳市召开网络联校工作部署会
浏阳市与株洲茶陵县交流教育信息化工作
人参果 脱贫果
农民工法律问题的研究
情暖“留守” 追梦同行
在城市“留守”的孩子
天柱县离退休党支部组织党员赴远口镇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