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的探索与思考

2019-08-22 07:33:30徐文震
上海党史与党建 2019年2期
关键词:党建引领实践探索乡村振兴

徐文震

[摘要]新时代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目标追求的重要抓手。党建引领乡村振兴战略需要以创新突破的精神、求真务实的态度、坚韧不拔的毅力,久久为功。上海市松江区泖港镇党委以党建引领新时代乡村振兴的实践探索,给我们提供了有益的思考。

[关键词]党建引领;乡村振兴;实践探索

[中图分类号]

D267.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928X (2019) 02005904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 “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上海市松江区泖港镇党委根据区委提出的“支部建在网格上,党旗插在网格上,群众放在心头上”的工作要求,着力发挥党建工作在建设绿色发展实践区中的引领作用,切实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在泖港落地生根。泖港镇的经验再次证明,担当起新时代乡村振兴的重任,关键在党。

一、新时代基层党建面临乡村振兴战略的新考验

地处松江浦南的泖港镇,面积57. 62平方公里,现有16个行政村和3个居民区,辖区内户籍人口3.8万人,常住人口4.9万人。全镇耕地面积2076公顷,林地面积1068公顷,属于松江重要的农业大镇。泖港镇先后荣获国家卫生镇、国家生态镇、全国文明镇和国际健康镇以及农业部颁发的“美丽乡村”等称号,多次被评为上海市文明镇、上海市生态镇、上海市市容环境综合管理示范镇。黄桥村先后获得全国农村社区建设示范村、全国特色村、全国生态文化村、全国最美休闲乡村、上海市先进基层党组织、上海市十大“我喜爱的乡村”等荣誉。

特殊的地理位置和经济属性,对泖港镇的乡村振兴之路提出了新的挑战。虽然拥有优美的生态环境,但泖港因境内有着上海市黄浦江水源保护区——万亩涵养林,且承担着粮食种植和建设用地减量的任务,一度面临产业发展受限、“造血功能”不强的窘境。农村创业发展空间小,青壮年人才外出发展多,农民收入来源单一,集聚人才队伍困难等带来发展的瓶颈,农村空心化、老龄化、粗放化的现象较为普遍。党的十九大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后,乡村振兴靠什么,乡村振兴抓手在哪里,如何满足人民向往美好生活的新需求,这些成为摆在泖港镇党委面前的重要课题。

二、泖港镇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的实践探索

“东西南北中,党政军民学,党是领导一切的。”泖港镇的基层党建工作有着较为扎实的基础。泖港镇共有16个村党(总)支部,3个居民区党支部。在不改变原有辖区划分的前提下,根据19个村居的区域土地面积、人口规模、居住户数等,将全镇划分为61个社区单元网格,成立网格党支部49个,网格党支部书记由党员网格长担任的3名,由村“两委”班子党员同志担任的39名,由老党员老干部担任网格支部书记的6名,由村其他党员担任网格支部书记的1名。有鉴于此,泖港镇党委提出了“乡村振兴党建先行,排除万难党员先上”的口号,在全镇党员中开展“我为泖港振兴献一策”活动。在此基础上,以党建引领为核心,依托网格化党建优势,拉开了如火如荼的乡村振兴新序幕。

(一)补短板,打造网格党建“样板间”。泖港镇党委以上海全市大调研为契机,认认真真“俯下身子找短板”,找出基层党建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一是农村党组织活力欠缺。党员年龄结构失衡严重。全镇党员2392名,其中60岁以上的占56. 48%。党员文化程度普遍较低,知识结构老化,接受新事物能力较弱。全镇党员中具有大学以上学历的仅占28. 3%。党组织活动难、活力少、形式老等问题突出。二是农村党建资源贫乏。社会组织、驻镇单位、村居人才骨干、企业等均呈现软、弱、小、少的特点。三是农村干部队伍建设力度不够。“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干部稀缺。乡村振兴中观念需更新,能力需提升,眼界需开阔,在精细化推进自治、共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建设方面存在能力恐慌。

针对这些短板问题,2017年9月,泖港镇党委研究出台了《泖港镇关于深化网格党支部规范化建设的实施意见>,在全区率先推进网格党支部规范化建设,按照“五个一”(即一间综合活动室、一个党员议事会、一本民情记录册、一支网格志愿队、一项网格特色活动)“五个有”(即有标识、有场所、有氛围、有活动、有台账)统一标准,进一步规范基本设施、规范人员队伍、规范工作职责、规范服务功能,促进各网格党支部在基层发挥战斗堡垒作用。

(二)重学习,穿好基层治理“绣花针”。针对老年党员多、流动党员多、农业季节性强的特点,泖港镇党委在开展党员学习中提出“规范、创新、实效”的要求。紧密结合“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创新“三会一课”学习方式和载体,有效激发基层组织活力,不断提升学习成效。党委班子领导带头讲课,党校教师田头送课,远程教学输送新课,把党的最新理论送到每一名党员的心中。依托网格党支部,加强规范化建设,充分发挥密切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作用,以基层党建引领基层自治,引领群众共治。学习进一步制度化、规范化,创新化,党员活动更方便,收集意见更直接,传递精神更快捷,有效打通了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例如:黄桥村党总支每月开展“健康守护”关爱空巢老人、“天天噶讪胡”民主议事、红袖章治安巡逻等活动,做优做强社区精细化治理,让党建“绣花针”穿起基层万根线。泖港村党总支以“网格+党员中心户”,将网格内有威望、有群众基础的党员骨干作为“党员中心户”联系人,协助党支部做好党员学习、舆情监控、政策宣传等,延展了基层党建阵地。

(三)听诉求,善做测量民心“温度计”。群众的需求就是干部的追求。一是以网格党支部为阵地,畅通诉求渠道。各网格党支部站点设立了村民诉求回应接待室,全年无休向村民开放,及时协调处理急事、难事,特殊矛盾就由网格长记录后交村两委班子集体商议解决,使联系服务群众更便捷更高效。例如:新建村网格党支部设立了党员群众诉求“回音壁”,做到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着落,在党员干部和群众之间架起“连心桥”。二是以定期走访制度为纽带,融洽干群关系。泖港镇党委要求所有基层支部书记每周必须走访25户,支部成员每周必须走访20户,建立工作台账,记录工作日志,有案可稽,切实转变村干部工作作风,进一步增强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凝聚力和号召力。三是以全市大调研为契机,直击百姓需求。镇主要领导牵头抓总,分管领导分片包干,责任到人,分头走访。自启动大调研工作以来,通过多种形式听民声、察民情,跨前一步聚焦社区中最困难的“沉默的少数”,直击弱势群体的切实需求。截至2018年10月底,全镇共开展调研4002次,形成问题清单783条,已解决问题769条,问题解決率达98.21%,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让党的根基扎得更深。

(四)筑平台,打好基层党建“组合拳”。泖港镇积极探索“网格+党建”的治理模式,将网格党支部、网格长工作室和党建服务站点内容融为一体,实现“多站合一”。各类资源下沉到网格党支部的同时,更加注重为党员和村民提供个性化服务。“邻里守望”志愿服务、 “主题党日+”“党建引领新乡贤作用发挥”等党建项目化工作,也借助网格党支部这个阵地延伸到党员的“家门口”。例如:焦家村利用“党建小网格”办起“法治大课堂”,让党员村民能在“埭头上”“客堂间”接受法治宣传教育;松江区文化馆为南三村输送文化资源,培育基层文化团队;上海视觉艺术学院特聘教授、画家周洁尘在泖港村创立古法扎染工作室,为新农村创作农舍墙面画,提升文化气息;港湾居民区党员志愿者屠振艳开设工作坊,串珠、丝网花等课程受到本地居民欢迎;镇社区党建服务中心与区慈善基金分会、镇慈善工作站等联合举办公益摄影活动,为全镇7000余位老人拍摄照片;镇综合党委成立家庭农场党支部,在培育和扶持农业专业大户、吸纳农村富余劳力、拓宽农业专业合作社覆盖面等方面发挥引领作用,为促进农业提质增效厚植发展动能。

(五)集民智,绘就美丽乡村“新蓝图”。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新农村建设一定要走新农村建设的路子,遵循乡村自身发展规律,充分体现农村特点,注意乡土味道,保留乡村风貌,留得住青山绿水,记得住乡愁。”泖港镇党委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为指导,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提出了“党委领导、政府主导,节约土地、注重特色,科学规划、试点先行,汲取民智、保证质量”的美丽乡村建设基本原则。泖港镇黄桥村成为全国宅基地改革试点及乡村振兴示范村后,2018年4月起,通过召开村民代表大会、党员大会、乡贤意见征求会、发放问卷等方式,充分听取村民意见建议。在保持乡村肌理和风貌的情况下,聘请专业设计团队,提高村庄规划设计的科学性和艺术性,努力打造上海乡村振兴的样板。经过近60天的反复讨论,一张带着全村570户农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新农村建设宏伟蓝图呈现在大家眼前。

(六)纳贤士,架起乡村振兴“连心桥”。乡村振兴的基础就是要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1]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善经营、会管理的优秀人才队伍,是实施乡村振兴的关键。泖港镇党委坚持“党管人才”的原则,着力加强基层党建。一是抓好“三支一扶”这股有生力量。泖港镇党委拟定培养计划,指定带教老师,为“三支一扶”大学生扎根基层、干事创业创造必要条件,为农村一线输送“新鲜血液”拓展空间。二是注重培养基层一线工作的年轻党员。泖港镇党委定期举办后备青年干部培训班,压担子,搭梯子,给位子,促进青年党员不断成熟。三是借助松江众多人才智慧之力。泖港镇党委建立乡村振兴专家库,围绕基层党建、农业经济、生态环境、社会治理等聘请有关部门领导、专家为泖港发展建言献策,针对乡村振兴中的难点、焦点问题把脉问诊,提出针对性的意见建议。四是形成乡贤同频共振圈。在2017年成功举办“党建引领绿色发展,乡贤共话家乡建设”主题论坛,进一步健全各村居新乡贤资源库建设,为新乡贤搭建平台,以项目化为抓手,吸引各类人才参与乡村振兴。例如:胡光村建立新乡贤微信群“根的呼唤”,吸引各路精英为家乡发展出谋划策;曹家浜村在乡贤的牵线搭桥下,与上海沪剧院团委共建“草根”沪剧团队,做实“小戏之乡”。

三、基层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的几点启示

推进乡村振兴,必须激活市场、激活主体、激活要素、激活政策、激活组织。这“五个激活”要通过深化改革来实现。换言之,乡村振兴战略必须靠改革来驱动,这是乡村振兴战略最重要的推进路径。[2]乡村振兴是目标,党建引领是保障。泖港镇通过网格化党建模式使基层党建实现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全覆盖、无死角的全新飞跃,从而凝聚、团结群众一道推进乡村振兴大业。泖港镇党委的探索实践带给我们有益的启示。

(一)抓好基层党建是推进乡村振兴的前提基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的工作最坚实的力量支撑在基层,只有重点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全面提高基层党组织凝聚力和战斗力,我们才能在各种严峻形势面前,经受起任何风浪的考验,党的执政地位才会固若磐石。泖港镇的实践探索表明,抓基层党建不是做表面文章,更不是偏离经济建设这个中心,而是通过扎扎实实的教育活动,激活党员的主体性地位,通过制度建设,夯实基层党组织这个战斗堡垒,通过乡村振兴战略这个载体,凝聚全镇百姓的建设热情。鎮党委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前沿指挥所,基层网格党支部是乡村振兴的一线阵地,只有抓好基层党建,我们才能真正做到走在前列,干在实处。

(二)党建引领乡村振兴要保持锐意进取的精神风貌。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领导十三亿多人的社会主义大国,我们党既要政治过硬,也要本领高强。增强改革创新本领,保持锐意进取的精神风貌,善于结合实际创造性推动工作。增强科学发展本领,善于贯彻新发展理念,不断开创发展新局面。泖港镇的实践探索表明,群众愿跟你,心里要服你;群众要听你,首先要懂你。没有创新思维,基层党建工作打不开新局面,群众不会点赞;没有为群众办实事的本领,群众不会叫好。只有通过调查研究,拟定一套符合本地乡村振兴实际的好方案,走出一条行之有效群众得实惠的新路子,基层党建才是抓出了成效,抓到了关键。泖港镇的乡村规划建设重现了希望的田野,网格化管理孕育了宁静家园,发展现代生态农业,让农民有了真真切切的获得感。

(三)基层党建引领乡村振兴要始终发扬钉钉子精神。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有钉钉子的精神,钉钉子往往不是一锤子就能钉好的,而是要一锤一锤接着敲,直到把钉子钉实钉牢,钉牢一颗再钉下一颗,不断钉下去,必然大有成效。如果东一榔头西一棒子,结果很可能是一颗钉子都钉不上、钉不牢。泖港镇的探索实践表明,乡村振兴战略内涵丰富,任务艰巨,不是一年半载就可以完成的,需要一张蓝图绘到底的姿态,功成不必在我的心态,撸起袖子加油干的状态,才能取得成效。基层党建作为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基础工程,更需要扎实推进,持之以恒。基层党建好,乡村振兴快,基层党建实,农民获得感强。

(四)抓准基层党建要铆住农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围绕农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加快补齐农村发展和民生短板,让亿万农民有更多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同时要形成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不能提脱离实际的目标,更不能搞形式主义和“形象工程”。泖港镇的实践探索证明,一切以农民利益为重的事情就推得开、走得快、做得好,相反,让群众利益受损的事情就矛盾多、麻烦大、走不下去。基层党建就是要找准与农民利益相关的结合点,找准农民利益的兴奋点,花拳绣腿不是真功夫,真心实意为农民谋利益的党建工作才是真水平。

参考文献

[1]陈锡文.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 (1).

[2]黄祖辉.准确把握中国乡村振兴战略[J].中国农村经济,2018 (4).

猜你喜欢
党建引领实践探索乡村振兴
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破题寻路
当代党员(2017年23期)2017-12-20 21:42:47
一个高中生眼中的乡村振兴战略与农村经济
民建贵州省委携手中天金融集团推进“乡村振兴”贵州赫章县结构乡“扶志扶心扶智”项目开工
环球时报(2017-12-02)2017-12-02 04:50:09
党建引领社会组织参与社区共治的探索与实践
政治课堂教学中提高学生主体参与的实践探索
考试周刊(2016年85期)2016-11-11 01:56:54
新形势下完善国有资产管理工作的实践探索
财会学习(2016年19期)2016-11-10 05:20:43
浅谈新时期煤矿员工教育培训的实践探索
企业导报(2016年20期)2016-11-05 19:09:20
豫园街道党建引领下非公企业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探索
《机电传动控制》课程实验教学改革探讨
科技视界(2015年25期)2015-09-01 16:00:14
建设农村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引领强村惠民工作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