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跃 徐丽
摘要:在人的全面发展理论视域下引领公民志愿精神培育,是构建新时代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根本任务的重要抓手。在具体引领过程中,要科学使用全面发展的精神实质,引领公民志愿精神培育的目标和方向;用人的全面发展的价值导向,重塑公民志愿精神培育的价值认同;用人的全面发展的科学内涵,贯穿公民志愿精神培育的建设;用人的全面发展的价值标准,指导公民志愿精神培育的体系建设。
关键词:人的全面发展;志愿精神;培育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9)34-0032-02
一、引言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三次提到“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而且都是在“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意义”上提到的[1]。志愿服务则以公益性和互助性为价值目标,为公民参与社会治理、建立和谐社会和实现美好生活提供了新的、有价值的要素。[2]如今在志愿精神方面的研究已经硕果累累,但是将志愿精神同人的全面发展相关联却鲜有研究涉及。通过阐述二者共同的诉求,从德性、行为和价值三个维度对“如何在人的全面发展视域下培养新时代志愿者”做出了具体阐述。
二、人的全面发展与志愿精神的内在联系
(一)人的全面发展是志愿精神培育的关键所在
关于志愿者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的动机问题,学术界已进行了探讨。吴鲁平教授经调查发现,当代社会的志愿者以三种动机为主流:一是以“责任感”为主线的传统性动机;二是以“发展”为主线的现代性动机;三是以“快乐”为主线的后现代性动机[2]。井婷、王为正通过对大学生志愿者的研究得出结论:志愿者比非志愿者的幸福感指数高,且志愿者的幸福感与利他行为之间存在高关联。进一步而言,志愿者参与志愿活动以及培育志愿精神,均是以志愿者追求自我实现需要和个人的全面发展为前提,即志愿精神的培育离不开人的自我实现和个人全面发展需要。人实现自己的最大价值在于将自己放置在社会中,而不是囚禁在自己的精神世界中,在社会中人类可以奉献自己的价值,从而实现社会价值和自身价值的共同升华。
(二)两者具有实践主体的一致性
实现全面发展与志愿精神培育具有实践主体一致的特性,主体均为独立的个体“人”。马克思主义认为,人作为实践主体不仅能够促进社会和历史的发展,也能够通过自身的实践决定公民社会知识的产生和发展。而从客观世界来说,实践的主体便成了人,这里的“主体”是相对于客体来说的。在这里,人作为主观能动的改造者,客体则成了被改造的对象,这样主客体便通过实践活动而紧密、有机地联系在一起[3]。人类自身价值的实现离不开必要的社会实践,也离不开自己需求的满足,可以在自己参与志愿活动和实现社会责任当中获得。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一个人的人生追求已经不再是实现自己的温饱,而是更高层次的精神追求,这就需要实现自己的社会价值,从而参与到自己的工作当中。
(三)两者具有现实诉求的一致性
“人的全面发展”与“志愿精神培育”具有现实诉求的一致性,都需要实践主体具备健康的人生价值观。价值观驱动着人类的活动,是人类活动的核心。我们所倡导的志愿服务正符合了乐于奉献的价值观,从而促进整个社会的健康发展。现在的志愿者也正是在这种社会精神的感召下,内心深处根植了志愿服务的精神,树立了正确的核心价值观。人类精神发展的研究表明,实现自己的社会价值是人的终极追求,在实现了自己的温饱等基本的需求之后,人类便开始追求更高级别的追求,实现自己的社会价值。在实现社会价值的过程中,展现自己的才华,为人类做出贡献,从而拥有非常大的成就感,这也是“人的全面发展”与“志愿精神培育”共同的诉求。
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视域下志愿精神的维度分析
我国志愿服务的发展正处于机遇和挑战所构成的张力作用之下,一方面社会加速发展的要求与人的需求的不断上升为志愿服务事业提供了新的强劲动力,另一方面志愿服务的发展也面临着一些亟待破解的新问题。所以,志愿精神培育需要从以下三个维度探寻其支持体系。
(一)德性维度:志愿者内在道德自觉
德性是社会对社会成员要求的一般规范,以及对社会成员在精神上的引导,它指引着人们去打破一些条条框框的束缚,使得人们对道德更加崇敬并且深入到人们内心,并不需要由外部强行设定某些条款来对其进行限制。个体的全面发展就是“人通过某种全面的方式,占有自己的全面的本质”[4]。参加志愿活动能够让人们在实践中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提升自我认知度,丰富个人经历,掌握新的知识和技能。在参与服务的过程中,对个人而言,也是一個自我教育和自我升华的过程,能够在志愿服务的活动中提高自己的精神境界。
(二)行为维度:公民社会中的体认与觉悟
人们往往都向往参与志愿活动,渴望通过参与志愿活动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这是人们在参与之后的体会与觉悟。人们在参与志愿活动中认识了朋友,升华了自己,还服务了他人,回馈了社会。在参与志愿活动的过程中实现了自己的价值,不仅为社会的正常发展做出了贡献,还向他人宣传了志愿精神,这种宣传是言传身教的,这样更有效果[5]。参与志愿活动使得个人能够更好地认识自己,尽可能地使主观能动性达到最大化,有利于提高自身的意志力,提高其在社会中生存的能力。人们在参与志愿活动时通常抱有的态度是为社会服务,既是为了更好地实现自己的价值,为社会所认可,也是认为参加志愿活动对自身以后的全面发展有着重大的影响。
(三)价值维度:志愿精神培育势在必行
作为价值性的存在,人们在满足自己生存属性的基础上往往要有更高的追求。物质的具体形式是其价值能够实现的保障,只有有了具体的物质才能够有相应价值,人们身体上的欲望是德行体系的基础。当今社会的基本准则就是要尊重人的生命,并尊重人这个本体,这也是社会能够正常运转的基础。志愿精神通过社会的主体执行,通过开展志愿活动达到帮助他人的目的。一方面,志愿者通过对社会上需要帮助的人开展帮扶以实现自己的价值,通过参与志愿活动增强了其对于生活的热情,更加地肯定了自己的价值,使自己获得某一方面的归属感。另一方面,志愿服务也是现代公民为社会做贡献的途径之一,人们通过参与志愿活动帮助贫困的人们和需要帮助的人们,从而有利于整个社会的和谐稳定。
综上所述,人的全面发展和志愿精神相辅相成,从德性、行为和价值三个维度不断完善人的全面发展视域下志愿精神的完整内涵。三个维度上的志愿精神,虽内在存在差异,但始终具有共生共利、不可或缺的关系。德性精神奠定了志愿精神的价值认同,行为自觉指明了志愿精神的前进方向,价值诉求则是志愿精神的最终归宿。
参考文献:
[1]张三元.论美好生活与人的全面发展[J].理论探讨,2018,(02):22-28.
[2]扈中平.“人的全面发展”内涵新析[J].教育研究,2005,(05):3-8.
[3]张祖冲.志愿精神中志愿者责任意识的培育研究[D].上海大学,2016.
[4]刘鹏.弘扬志愿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有效途径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10.
[5]徐帅.中国特色志愿服务体制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