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奇昆
摘 要:生物是探索生命奥秘的学科,对学生日后的学习与发展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在日常学习过程中,除了要掌握扎实的理论基础,积累丰富的实践经验,还要对中学生物学习高度重视,激发生物学习兴趣,提高生物知识应用能力。
关键词:中学生物;学习方法;学习兴趣;生命奥秘
中图分类号:G633.9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3561(2019)21-0093-01
生物是进行生命现象探究的科学,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学习与实践过程中,学生需要善于发现生物学习的乐趣,主动在生物知识探索上投入更多时间与精力。本文探讨中学生物学习方法,以帮助学生探索生命奥秘。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学生对生物知识产生兴趣,才能主动参与生物学习,并产生探索表象真理与生命奥秘的动力。要注意的是,生物学习兴趣的激发并非一蹴而就的,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具有长期性与系统性,需要在日常学习与生活中逐渐积累。第一,学生可以利用课余时间翻阅相关科普杂志,将有趣味与探索价值的生物知识认真摘抄下来,由此,自然可以感受到生物知识的魅力和生物规律的美妙。第二,学生可以通过讨论与实验发现、总结生物活动规律,进而爱上生物。第三,学生可以利用假日时间走进自然,身临其境地感受自然的魅力,进一步提高对生物学习的兴趣。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中学生物有了新的变化,也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一些问题,如知识点整理存在一定的混乱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难以形成科学的知识体系,部分问题讲授不够详细。从表面上来看,这些新的变化是生物学习过程中的难点,对学生而言是一个新的挑战,但若换个角度来看,只要学生合理利用,将相关知识点以一定的规律、原则进行归纳总结,并通过树状框架图揭示知识点与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在此基础上再进行记忆与学习,就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要注意的是,无论是对生物知识的合理利用还是对相关知识点的归纳总结,都需要一定生物学习方式的支撑,即系统记忆。中学生物涉及大量琐碎的知识点与相对复杂的概念,记忆起来相对困难,所以掌握一定的记忆方法也是生物学习中不可忽视的重点。
生物学科的特殊性要求学生在生物学习过程中掌握一定的方法。第一,学生应把握规律。任何生命活动都存在一定的发展规律,关注并把握生命活动一般规律是加强对生物知识理解与记忆的关键。第二,学生应做好预习。预习是具有规划性与目的性的活动,做好预习对生物知识要点理解与把握具有积极作用。值得注意的是,课前预习涉及多方面内容,需要在充分了解与掌握教材知识点的基础上进行重难点划分,提升课前预习有效性。在进行课前预习时,学生不可避免地会碰到一些难题,需要通过相关学习工具来解决自己的困难,促进预习工作的顺利进行,从而在理解知识重点的同时提高学习能力。第三,学生应学会整理归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往往采取分模块学习的方式,但生物知识密切相连,模块与模块之间也存在相应联系,因此在学习时除了要应用针对性的学习方式,还要学会对知识概念整合归纳,以生物一般发展规律为依据进行知识体系构建,促进相关知识点的有效联系,在此基础上进行知识记忆,可以取得理想的成绩。第四,学生应强化应用。生物知识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学习生物的目的之一就是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因此学生在学习时需要将生物知识与现实生活知识相联系,通过实践彰显生物魅力,培养实践意识与能力,激发生物学习兴趣。
思维能力在综合能力中占据重要位置,要想学好中学生物,充分发挥该学科对自身未来学习与发展的积极作用,还需要具备有效的生物思维。所以,在生物学习过程中,学生需要在坚持生物知识学习的基础上循序渐进地培养生物思维。众所周知,生物是概念性较强的学科,这就决定了生物学习需要重点分析与记忆基础概念。只有形成一定的概念基础,才能更好地进行后期学习。许多生物知识点对学生的判断、选择、计算能力具有较高的要求,学生基于这些要求进行生物学习,可以形成一定生物思维。实验是培养动手能力、探究意识、反应能力的有效渠道,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需要具有积极的探索意识,敢于质疑、大胆想象。生物是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学科,将生物学习与日常生活相结合不僅是提升生物学习效率的有效方法,也是宣传生物科学重要性、促进生物知识应用的有效方式。生物在现实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对此,学生理应提高对生物学习的重视,主动积累生物知识,掌握生物学习方法。
总之,学习中学生物是探索生命奥秘的重要保障,是锻炼动手能力、反应能力的有效方式,学生应在推动生物学发展的同时为自身综合性发展打好基础。要想学好中学生物,就要保持高度的兴趣,并在实践中不断摸索与总结生物学习方法,从而进一步提升生物学习效率与质量。
参考文献:
[1]陈庆合,周腾春.例谈“做中学”理念在生物教学中的渗透——以公开课“开花与结果”为例[J].中学理科园地,2018(08).
[2]王金菊,李吉莹.利用生物社团培养初中生生物科学素养的探讨——以洛阳师范学院附属中学“百草园”生物社团为例[J].教育教学论坛,201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