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时玉,张士岭,李海莉,陈海仁
(宁波市临床病理诊断中心,浙江 宁波 315000)
鼻咽部甲状腺样低级别乳头状腺癌 (Thyroidlike low grade nasopharyngeal papillary adenocarcinoma,TL-LGNPPA)是一种十分罕见的鼻咽部腺癌。2005年,Carrizo和Luna首次报道并命名[1]。现结合相关文献对本院2012年3月-2016年12月收集的3例TL-LGNPPA进行分析并探讨该肿瘤的临床病理学特征。
1.1 一般资料 3例均为男性,年龄分别为19、34及38岁,分别以咽部异物感、反复鼻塞和鼻出血入院就诊。CT示鼻咽顶部及侧壁占位性病变;鼻内镜发现鼻咽部息肉状或菜花样新生物,行鼻咽部肿瘤切除术。3例分别随访5年9个月、4年4个月及1年,均无复发及转移。
1.2 方法 标本切除后经10%中性福尔马林固定,常规石蜡包埋,4μm厚切片,HE染色。免疫组化染色采用EnVison两步法,所有一抗、二抗及DAB显色剂均为福州迈新生物技术开发有限公司产品, 选用抗体包括 CK(pan)、CK5/6、CK7、CK19、CK20、EMA、Vimentin、S-100、p53、CEA、TTF-1、TG、P63、Napsin A、SMA、CD15、Ki-67。原位杂交技术检测EBER。免疫组化以PBS代替一抗为阴性对照,以已知的阳性对照片为阳性对照,切片均经三位高年资医师阅片,确保结果真实可靠。以肿瘤细胞胞浆/或细胞膜/或细胞核内出现棕黄色颗粒为阳性,无着色为阴性。
2.1 巨检 3例送检标本肉眼观察为灰白灰红息肉状组织或碎组织,大小分别为2.5cm×1.5cm×1.0cm、1.2cm×0.4cm×0.3cm 及 0.2cm×0.2cm×0.2cm,均质软。
2.2 镜检 肿瘤绝大部分由复杂分枝的乳头构成,乳头轴心为纤维血管组织,可伴水肿、玻璃样变及粘液变,表面被覆单层立方、柱状或假复层上皮,与鼻咽部黏膜被覆的正常鳞状上皮或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移行;肿瘤细胞拥挤、相互重叠,可见鞋钉样突起,核呈圆形或卵圆形,部分呈泡状核,可见小核仁、毛玻璃样及核沟,未见核内包涵体,细胞质嗜酸性。其中1例为乳头状结构,乳头间质内可见砂砾体;另2例局灶可见梭形细胞,与乳头状结构相延续,小灶可见腺管结构,腺管内可见嗜酸性小体。3例病变均未见肿瘤性坏死及核分裂(图 1)。
2.3 免疫组化 3例TL-LGNPPA肿瘤细胞均阳性表达 CK(pan)、CK7、CK19、EMA、Vimentin、TTF-1(图 2)。 所有肿瘤细胞均不表达 CK5/6、CK20、S-100、CEA、TG、P63、Napsin A、SMA、CD15。Ki-67 增殖指数<5%。其中1例部分正常鼻咽黏膜上皮TTF-1阳性(图2C)。原位杂交检测肿瘤细胞EBER阴性。
鼻咽部原发性腺癌是一种少见的鼻咽部肿瘤,占所有鼻咽部恶性肿瘤的0.38%~0.48%[2-3]及鼻咽癌的0.70%[4]。根据形态学特征及临床行为,鼻咽部腺癌分为2种亚型:普通型(来源于表面上皮)和涎腺型(来源于固有层涎腺组织)。TL-LGNPPA属于普通型,来源于表面上皮。Wenig等[5]于1988年首次报道了9例鼻咽部乳头状腺癌。2005年,Carrizo和Luna报道了2例TTF-1阳性的鼻咽部乳头状腺癌[1],鉴于其形态及免疫组化与甲状腺乳头状癌极其相似,由此命名为“鼻咽部甲状腺样低级别乳头状腺癌”。2011年,Petersson等[6]报道了1例伴有梭形细胞成分的TL-LGNPPA,且BRAF基因突变检测结果为阴性,从而从基因水平证实与甲状腺乳头状癌无相关性。
截止目前,英文文献共报道TL-LGNPPA 17例,中文文献共报道19例,发病年龄9-68岁,中位年龄38岁,男女比例27:12;本文报道均为男性,中位发病年龄34岁;本病好发于中青年男性,好发于鼻咽顶部及侧壁,多呈息肉状。组织学上呈乳头状排列,局灶可见腺管样或梭形片状结构;Oide等[7]发现此肿瘤局灶可见鳞状细胞巢,无细胞不典型性及增生活跃,P40及TTF-1均阳性,考虑为鳞状上皮化生。多位学者运用原位杂交或PCR方法对肿瘤细胞中EBER或EBV9进行检测,结果均未发现EBV感染的证据[8];Wu等[9]用PCR法检测肿瘤细胞的HPV,结果为阴性;本文3例均运用原位杂交对EBER进行检测,结果均阴性。因此,推测TL-LGNPPA发生可能与EBV、HPV感染无关。
TTF-1作为诊断TL-LGNPPA较特异性的标记物最初发现于甲状腺的滤泡上皮,后来发现其也表达于肺泡上皮。输卵管及子宫内膜上皮也可有TTF-1表达[10]。近年来研究表明,女性生殖系统肿瘤、乳腺癌、结肠癌、胆管癌、肺外神经内分泌肿瘤等均可出现不同程度的TTF-1表达[11-14],表明TTF-1有更为广泛的表达谱。在本观察中,发现TTF-1在部分正常鼻咽黏膜被覆上皮中阳性表达(图2C)。故TTF-1在TL-LGNPPA的表达意义及特异性有待进一步证实。
TL-LGNPPA 需要与下列肿瘤鉴别[15]:(1)鼻咽乳头状腺癌。经典型:呈乳头状及腺样排列,与TLLGNPPA在形态上无法鉴别,免疫组化显示经典型CK5/6阳性、CK7及 S-100局灶阳性,而CK19、TTF-1及TG均阴性;而TL-LGNPPA显示CK19、TTF-1阳性,CK5/6阴性。(2)鼻咽部多形性低度恶性腺癌(乳头型亚型)。该肿瘤由腺上皮及肌上皮构成,为涎腺来源的恶性肿瘤,肿瘤细胞形态较一致,结构可呈小叶状、乳头状、筛状、梁状或管状。90%以上的病例S-100阳性;P63、SMA肌上皮阳性;TTF-1阴性。而TL-LGNPPA显示S-100、P63、SMA阴性,TTF-1阳性。(3)转移性腺癌。乳腺、肺等部位的腺癌可转移至鼻咽部;肺乳头状腺癌细胞异型性较TL-LGNPPA大,CK7、TTF-1均可阳性,Napsin A亦阳性,但TL-LGNPPA的Napsin A标记阴性。乳腺乳头状腺癌ER、PR、Her-2等表达阳性,但 TL-LGNPPA均阴性。(4)双相性滑膜肉瘤。梭形细胞成分仅少数或局部表达CK(pan),而TL-LGNPPA的梭形细胞弥漫强阳性表达CK(pan)。双相性滑膜肉瘤Bcl-2及CD99表达阳性,未见TTF-1阳性表达证据。(5)转移性甲状腺乳头状癌。单凭形态学鉴别很难,诊断需结合临床检查有甲状腺异常,且肿瘤细胞与正常鼻咽黏膜被覆上皮无移行。TTF-1及TG均阳性。有文献报道甲状腺癌CD15阳性,而TL-LGNPPA阴性[16]。必要时行BRAF基因检测及BRAF V600突变蛋白质标记以资鉴别。
图1 TL-LGNPPA镜检。 1A:肿瘤由含纤维血管轴心的乳头构成,可伴水肿(HE×50);1B:肿瘤与正常鼻咽部上皮相移行(HE×50);1C:肿瘤细胞拥挤、相互重叠,可见核沟(HE×200);1D:乳头间质内可见砂砾体(HE×50);1E:肿瘤可见腺管结构(HE×100);1F:肿瘤细胞局部呈梭形(HE×100)。
图 2 TL-LGNPPA 免疫组化均弥漫阳性表达(EnVision×100)。2A:CK7(+);2B:Vimentin(+);2C:TTF-1(+);2D:EMA(+)。
鼻咽部TL-LGNPPA是一种生长缓慢、低度恶性的肿瘤,无潜在转移性。如果及时手术切除,预后良好。肿瘤切除不完整可能导致局部复发。Carrizo等[1]报道了1例随访15年而无复发及转移的病例。本组3例病变均行内窥镜下手术切除治疗,分别随访5年9个月、4年4个月及1年,均无复发和转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