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轮状病毒肠炎176例临床特点分析实践思考

2019-08-20 13:52王潇
中国社区医师 2019年9期
关键词:利巴韦林

王潇

摘要 目的:对小儿轮状病毒肠炎的治疗方法进行分析探讨。方法:2015年1月-2018年1月收治小儿轮状病毒肠炎患儿176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各88例。对照组患儿采用利巴韦林治疗,观察组患儿采用低渗性口服补液盐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6.5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止泻、退热及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观察组2.27%,对照组4.55%,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小儿轮状病毒肠炎采用低渗性口服补液盐治疗,可有效提高治疗效果,缩短患儿病程,改善患儿预后,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关键词 小儿轮状病毒肠炎;利巴韦林;低渗性口服补液盐

小儿秋季腹泻为婴幼儿常见疾病,以秋冬季节为高发季,以6个月~2岁为高发人群[1]。轮状病毒为秋季腹泻常见病因,临床症状主要为呕吐、发热、蛋花样或水样便,给患儿生长发育造成不利影响[2]。为进一步对小儿轮状病毒肠炎的治疗方法进行分析探讨,2015年1月-2018年1月收治小儿轮状病毒肠炎患儿176例,对其进行对照研究,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15年1月-2018年1月收治小儿轮状病毒肠炎患儿176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88例,男47例,女41例;年龄5个月- 3.5岁,平均(1.3±0.4)岁;病程l-4d,平均(1.6±0.3)d。观察组88例,男49例,女39例;年龄6个月-4岁,平均(1.5±0.3)岁;病程l-5.5 d,平均(1.8±0.6)d。两组患儿上述基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方法:对照组采用利巴韦林治疗,温开水冲服,剂量3 -5 mg/kg,3次/d.持续7d。观察组采用口服补液盐治疗,剂量50 mUkg,3次ld。甘草锌颗粒1.5g/包,<6个月,2.5包ld,分2-3次口服,>6个月,5包/d,2-3次/d,口服持续7d。

观察指标:(l)疗效判定标准[3]:①显效:用药72 h后粪便次数及形状恢复正常,临床症状基本或全部消失;②有效:临床症状、粪便次数及形状在用药72 h后明显改善;③无效:粪便次数、形状及临床症状在用药72 h后未见改善,甚至加重。(2)对比两组患儿止泻、退热及住院时间。(3)对比两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

统计学处理:将数据结果录入SPSS22.0数据库进行处理分析,用x2检验计数资料,以n(%)形式表示;f检验计量资料,以(x±s)形式表示。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治疗有效率: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6.5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临床指标比较:观察组止泻、退热及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不良反应发生率: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2.27%,对照组4.55%,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讨论

轮状病毒肠炎是由轮状病毒引起的急性消化道疾病,该疾病为传染性疾病,临床表现主要有水样大便、腹泻、发热,大便次数可达5 - 1O次/d,若治疗不及时可引发患儿脱水,甚至水电解质紊乱,给患儿的健康及生命安全造成不利影响[4]。临床上目前对于小儿轮状病毒肠炎多采用抗病毒、止泻及补液治疗,方法不同,疗效也不同。

腹泻患儿饮食摄入量减少,小肠吸收受到影响,机体处在低锌状态,因此对患儿应进行补锌治疗,以减少腹泻次数及粪便的排出量。低渗性口服液能够减少静脉补液的需求量,减少呕吐次数及粪便的排出量,还能够促进肠胃水电解质吸收,有效减少肠胃内的液体残留,具有快速补液的效果[5]。本研究对观察组患儿采用低渗性口服补液盐及锌片治疗,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6.5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止泻、退热及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证明该方法可提高治疗效果,缩短患儿病程。

总之,对小儿轮状病毒肠炎采用低渗性口服补液盐治疗,能够安全止泻,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儿预后,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参考文献

[1]苏博,王湛.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应用药物治疗的安全性分析[J]国际病毒学杂志,2014,21(5):223-226.

[2]李永紅.蒙脱石散联合微生态制剂对轮状病毒性肠炎的止泻效果及机制探讨[J].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2015,20(3):255-256.

[3]吴剑,于四永,张超,等.蒙脱石散联合连蒲双清片治疗急性肠炎的疗效观察[J].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2015,20(4):438-440.

[4]杨东茹,邹贤.婴幼儿夏季与秋冬季轮状病毒肠炎临床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2015,12(16):42-44.

[5]施前锋,潘新娣,邵伟芳,等.124例小儿病毒性腹泻的病原体分布特征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14,29(14):2178-2180.

猜你喜欢
利巴韦林
疏风解毒胶囊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手足口病的临床效果观察
疏风解毒胶囊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手足口病的临床效果观察
热毒宁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
喜炎平联合干扰素雾化吸入治疗手足口病疗效观察
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慢性丙型肝炎的疗效与经济学分析
利巴韦林联合炎琥宁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的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