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维强 刘俊霞 杨华磊
内容提要:本文建立精算模型,以城镇职工养老金为例,研究养老金增速与养老保险基金的可持续性,以及生育政策和待遇机制与改善养老保险基金财务状况的问题。根据现实可行参数进行模拟发现:(1)降低表征为养老金待遇的养老金增速有助于改善养老金财务状况,推迟赤字时点的到来;如果养老金增速为0,2050年前养老保险基金不会出现赤字。(2)虽然高生育情景下,2041年及以后养老金财务状况出现较大改善,但是在2041年以前状况会恶化;如果在进行生育政策调整的同时改变养老金待遇机制,高生育情景下养老金财务状况改善的起始时点提前到2021年,同时降低了短期的负面影响。政策启示在于,要根据经济增速以及生育政策相应调整养老金的待遇机制,这有助于养老保险基金的可持续,同时也使得生育政策更有效地改善养老金财务状况,尤其在短期。
现阶段,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面临着人口老龄化的问题,相比而言,中国面临的人口结构压力更大,人口老龄化来得时间更早,速度更快。截至2017年底,中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有2.41亿人,占总人口的17.3%。从人口规模看,2017年新增老年人口首次超过1000万人,预计到2050年前后,中国老年人口数量将达到4.87亿人,占总人口的34.9%。而人口老龄化的加速到来,养老金的不断调整会加剧国家基本养老保险支付压力(Whiteford,2006;彭希哲和胡湛,2011;岁磊,2017)。2050年以前,表征为养老金待遇机制调整的养老制度改革和表征为多生育的生育政策调整是应对急剧老龄化和实现两个百年目标的重要战术和战略举措。伴随着城镇化水平的提高,社会养老越来越成为部分人群养老的主要保障,尤其是城镇职工,而保障养老基金的可持续,进而保障老年人福利是两个百年目标的重要内涵之一。基于此,2005年12月《国务院关于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第七条规定,根据职工工资和物价变动等情况,国务院适时调整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从2005年到目前为止,国务院已经对退休职工养老金待遇进行了“十五连调”。虽然上调养老金增速持续改善了老年人福利,但是在老龄化的背景下上调养老金给养老金可持续和社会经济发展也带来了巨大的压力。为了消除老龄化带来的负面影响,缓解未来养老金的支付压力和持续改善老年人福利,促进人口、社会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近些年生育政策的调整也没有间断过,2013年单独二孩政策落地,2016年全面二孩政策正式实施。综上,在实现两个百年目标的关键期,表征为养老金增速的养老金待遇机制该如何调整,生育对未来养老金财务状况的影响又是否会因为待遇机制调整与否而改变呢?
在这方面国内外学者均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在调整基本养老金问题上,学者主要集中在国外经验和养老金调整比例介绍两方面。翁仁木和段迎君(2015)重点分析了日本、德国、加拿大和英国的公共养老金调整机制,认为养老金的调整应与经济发展相适应;房连泉(2018)借鉴国际上养老金调整经验,认为我国养老金的调整要与工资增长指数挂钩,同时要考虑制度赡养率和财务支付能力等指标的影响;郝勇等(2011)提出以工资增长率为调整依据,以养老金替代率为调整目标,并按照上年养老金水平和社会平均工资增长率两种方式调整养老金;王翠琴等(2016)通过对养老金收支阶段进行研究发现,养老金要根据发展阶段进行浮动调整,才能保证养老金的收支平衡;周娅娜等(2017)对比了刚性调整和公式化调整在内的五种养老金调整方案,研究表明,与刚性调整相比,公式化调整更能改善养老金财务状况,保持养老金的可持续性。在生育政策对养老金的影响上,Conde(2001)通过对内生生育率模型进行推演,发现总和生育率的提高有助于缓解养老保险的财政支付压力;Zeng(2007)通过建立理论模型,得出与一孩政策相比,二孩政策在减轻中国养老金缺口方面更为有效的结论;Zeng(2017)通过构建精算模型进行模拟,发现政府可以通过提高生育意愿来改善未来养老金的财务状况,解决养老保险基金的支付危机。孙博(2011)认为,未来高生育率情况下养老保险基金的缺口小于低生育率情况下养老保险基金的缺口;于洪(2015)、曾益(2015,2016)、袁磊(2016)、石人炳(2017)以及张鹏飞(2017)的研究也进一步佐证了上述推断。当然也有学者指出全面二孩政策虽然有利于保持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支平衡,但是在养老金缺口扩大的趋势面前无能为力(刘学良,2014;唐运舒,2016)。
考虑到研究视角、时空尺度以及具体语境的不同,上述研究均有重要的价值。但是在以下几个方面还存在可以拓展的空间:其一,在养老金待遇机制调整方面,学者较少涉及“养老金增速应该具备什么条件才能更好地保障未来养老保险基金的可持续,进而保障未来老年人福利”等问题。譬如在养老金增速为0或者等于经济增速,养老金的财务状况是否可持续。其二,较少学者关注表征为养老金增速调整的待遇机制调整是否会影响生育政策对养老保险基金的影响效果,以及生育政策与待遇机制调整的配套研究。譬如在新生儿进入劳动市场之前,待遇机制调整如何影响生育对养老金财务状况的影响;之后,如何影响生育对养老金财务状况的影响;生育政策该如何和待遇机制调整相搭配,才能使得生育政策更有效等。其三,已有的精算模型在不同的生育情景下设定相同的缴费基数增长率和养老金增长率,养老金增长率尚可人为控制,但是工资进而缴费基数增长率明显受市场和生育引致的人口结构变化的影响,设定相同的缴费基数增长率就会造成精算上的偏差,高估生育政策的积极作用,忽视或者低估生育对短期养老金财务状况的负面影响。
立足于上述三点,本文以城镇职工统筹账户养老保险基金为例,改进已有精算模型,在中国实现“两个百年目标”的关键期,尝试回答“养老金增速应该具备什么条件才能更好地保障未来养老保险基金的可持续,进而保障未来老年人福利”以及“生育政策与待遇机制调整该如何配套,才能使得生育政策更有效地改善养老保险基金财务状况”的问题。对于养老金的财务状况是否得到改善,本文采用以下标准:相比基准情景,如果对比情景中基金的累积结余增加(累积赤字减少),或基金出现赤字的时点推迟,则说明城镇职工基本养老金财务状况得到改善;反之,则说明恶化。
按照1997年颁发的《国务院关于建立统一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国发[1997]26号)和2005年颁发的《国务院关于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国发[2005]38号)文件,城镇职工可分为老人、老中人、新中人和新人四类。其中,老人定义为国发[1997]26号文件实施以前退休的人员;老中人定义为国发[1997]26号实施以前参加工作,国发[1997]26号文件实施之后至国发[2005]38号文件实施以前退休的人员;新中人定义为国发[1997]26号实施以前参加工作,国发[2005]38号文件实施后退休的人员;新人定义为国发[1997]26号实施之后参加工作的人员。由于目前我国许多省份职工个人账户没有做实且多空账运行,养老制度为现收现付制占主体,统筹账户养老金投资比例低,为了研究方便,本文只考虑统筹账户中的基金财务运行状况且不考虑基金的收益。其中,上述四类人群均领取基础养老金,而老中人和新中人还领取过渡性养老金,在缴费人数和领取人数预测上参照曾益等(2016)的工作。
第t年养老保险基金收入等于t年缴纳养老保险的在职职工总人数乘以t年养老保险缴费基数,再乘以t年养老保险缴费率,函数表达式如下
其中,AIt为t年养老保险基金收入,i代表个体身份变量,将上文中的老人定义为i=1,将老中人定义为i=2,将新中人定义为i=3,将新人定义为代表第t年x岁的i类参保职工数;at和bt分别代表t年i类职工参加工作的年龄和退休年龄为t年参加养老保险的在职职工总人数;w¯t为t年养老保险缴费基数,t0是精算分析开始的时间,kt为t年养老保险缴费基数增长率,Rt为t年养老保险缴费率。
ACt为t年养老保险统筹基金账户基金支出,包括基础养老金支出ACt,b和过渡性养老金支出ACt,g。基础养老金支出ACt,b等于t年缴纳养老保险退休职工总人数乘以t年人均基础养老金,t年人均基础养老金等于城镇职工基础养老金计发基数乘以基础养老金计发比例,再乘以增长系数,则有
其中,ct是t年i类职工的最大生存年龄,B¯it,x和sit,x分别是t年x岁i类职工基础养老金的计发基数和计发比例,gt和gt+1分别为基础养老金增长率和增长系数。
t年过渡养老金支出ACt,g等于t年退休老中人和退休新中人人数之和乘以t年人均过渡养老金,人均过渡养老金等于中人过渡养老金计发基数乘以视同缴费年限,再乘以过渡性养老金计发比例,再乘以增长系数,则有
其中,G¯it,x为t年x岁i类参保职工过渡养老金的计发基数,[1998-(t-x+at)]为第i类参保职工的视同缴费年限,vit,x是t年x岁i类参保城镇职工过渡养老金的计发比例,t年过渡养老金增长率与t年基础养老金增长率相等。
t年期末养老金的累积结余等于t-1年期末养老保险累积结余(含利息)①相比个账养老金,考虑到统筹的城镇职工养老金为现收现付制,需要一定程度上的流动性,虽然存在一定的基金运营,但是占比较低,故在此假设利率近似为零。加上t年养老保险基金当期结余(含利息),当期结余等于养老保险收入减去支出,则有
在劳动和退休年龄上,《劳动法》规定劳动最低年龄不低于16周岁,再加上受教育年限的延长,假定城镇职工初次就业年龄为20周岁。当前城镇职工中男性退休年龄为60周岁,女性工人为50周岁,女性干部为55周岁,假定城镇职工的平均退休年龄为55周岁。在城镇职工参保人口预测上,以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为依据,采用上述队列要素法预测2017—2050年分年龄分城乡的人口分布,再依据城镇分年龄人口分布、缴费人数、领取人数的年龄分布以及相应年龄段的劳动参与率,推断未来历年缴费人数与领取人数。
在缴费基数和缴费率上,职工养老保险企业缴纳20%,个人缴纳8%;t年养老保险的缴纳基数为t-1年时在岗职工的平均工资。在缴费基数和养老金增长率上,缴费基数主要受工资影响,工资由市场决定,不是政府人为可以控制的,故把缴费基数增长率直接与经济增速挂钩,在两种生育情景下由于经济增速的不同,故缴费基数增长率也不同,具体两种生育情景下经济增速的预测参照陆旸和蔡昉(2016)的工作(见表1);养老金增长率受政府控制,更具有粘性,但是政策调控养老金也多是依据经济增长率,如果高生育情景下不相应调整养老金增长率,则其和低生育情景下具有相同的养老金增长率,即与低生育情景下的经济增速挂钩;否则高生育情景下的养老金增长率与高生育情景下的经济增速挂钩。上述设定考虑到生育引致的人口结构变化本身对精算参数的影响,是与已有精算模型不同的地方。
在养老金计发比例和增长率上,根据2005年颁布的《国务院关于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老人基础养老金的计发比例为缴费基数的70%,无过渡性养老金;老中人基础养老金的计发比例为缴费基数的20%,过渡养老金计发比例为视同缴费年限每满一年,计发1.2%;新中人基础养老金的计发比例为缴费年限每满一年,计发1%,过渡养老金计发比例同样为视同缴费年限每满一年,计发1.2%;新人基础养老金的计发比例为缴费年限每满一年,计发1%,无过渡性养老金。此外,人均养老金的增长率等于基准生育情景下缴费基数的增长率。
在此设定两种生育情景,一种基准生育情景,即在当前生育水平下;另一种是高生育情景,即把当前生育率水平提升到2.0左右。
表1 2016—2050年不同生育率下GDP增长率 单位:%
根据表2、图1以及图2可以看出,第一,在当前生育情景下,与养老金增速等于经济增速相比,降低表征为养老金待遇的养老金增速,无法改变养老金累积结余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性特征,但是将养老金增速降低为0时,养老金累积结余的顶峰从2021年推迟到了2041年。第二,在养老金出现累积赤字的时点上,与养老金增速等于经济增速相比,当养老金增速低于经济增速10%时,养老金出现累积赤字的时点从2028年推迟到了2029年;当养老金增速为0时,养老金出现累积赤字的时点从2028年推迟到了2050年。第三,从养老金的累积结余来看,相比养老金增速等于经济增速情景,当养老金增速低于经济增速10%时,养老金财务状况得到了较大的改善,整体上减少累积赤字195087.81亿元;当养老金增速为0时,养老金财务状况改善程度最高,整体上减少累积赤字1467930.54亿元。
表2 当前生育情景下养老金财务运行状况
图1 当前生育情景下养老金累积结余对比
图2 当前生育情景下养老金财务状况差值对比
为什么养老金增速调整无法改变养老金产生赤字的趋势?首先,在养老金支出上,养老金的计发基数为退休人员前一年的社会平均工资,受过去工资水平的影响,养老金领取人口由过去人口结构决定,考虑到2015年以后新中国成立后最大的婴儿潮一代开始陆续退出劳动市场,老年人口急剧增加,所以未来养老金支出将呈现出急剧刚性增长的特点,即便老退休人员的养老金待遇不变,由于老年人口的急剧增加,必然使得养老金支出急剧攀升。其次,在养老金收入上,2050年之前,当前生育无法改变未来适龄劳动人口急剧减少、经济增速下行的趋势,这导致缴费人数和缴费基数均出现大幅下降,加上急剧增加的养老金支出,使得基金收入低于基金支出。
为什么表征为养老金待遇机制的养老金增速越低,养老金出现赤字的时点越靠后,财务状况改善程度越高呢?从养老金支出来看,养老金的支出主要由领取养老金待遇的人口、计发基数、计发比例以及养老金增速四个方面来决定。在当前三种养老金增速情景下,除养老金增速外,其余三个方面的因素都一样,所以养老金增速越低,也就意味着养老金的支出会越低。从养老金收入来看,养老金的收入主要由缴费人口、缴费基数以及缴费比例联合决定,三种情景下养老金收入一样。所以最终的结果是,养老金增速越低,养老金的累积结余会越多,从而也会延后养老金出现赤字的时点。
根据表3和图3可以看出,第一,如果在生育政策调整的同时进行养老金待遇机制调整,相比当前生育情景,高生育情景并没有改变养老金累积结余先轻微上升后急剧下降的趋势。第二,在养老金累积赤字出现的时点上,高生育情景也没有延迟基准生育情景下养老金于2028年出现累积赤字的时点。第三,从表3和图4可以看出,如果在生育政策调整的同时不进行养老金待遇机制调整,高生育情景虽然2041年及以后较大地改善了养老金财务状况,但是2041年以前恶化了养老金财务状况;如果在生育政策调整的同时进行养老金待遇机制调整,高生育情景将使得改善财务状况的时点从2041年提前到了2021年,与此同时2021年以前,高生育情景下恶化养老金财务状况的程度更低,2021年以后将更好地改善养老金财务状况,整体上相比在生育政策调整的同时不进行养老金待遇机制调整,调整后的高生育情景整体上降低了29784.47亿元的养老金累积赤字。
根据表3还可以看出,2050年之前,在基准生育情景下养老金累积结余从2017年的44233.87亿元上升到2021年的52944.62亿元,此后便呈现一直下降趋势,并于2050年累积赤字扩大为1474110.37亿元,累积赤字出现的时点为2028年—2050年;如果在生育政策调整的同时不进行养老金待遇机制调整,高生育情景下养老金累积结余从2017年的44234.17亿元上升到2020年的52651.06亿元,此后也呈现出下降趋势,并于2050年累积赤字扩大为1297211.32亿元,累积赤字出现的时点为2028年—2050年;如果在生育政策调整的同时进行养老金待遇机制调整,高生育情景下养老金累积结余从2017年的44234.17亿元上升到2021年的53035.36亿元,此后便开始下降,直至2050年累积赤字扩大为1267426.86亿元,累积赤字出现的时点同样为2028年—2050年。
表3 两种生育情景下养老金财务运行状况
图3 两种生育情景下养老金累积结余对比
图4 两种生育情景下养老金财务状况差值对比
为什么高生育情景无法改变未来养老金累积结余急剧下降甚至产生赤字的趋势呢?首先,在养老金支出上,同基准生育一样,实行高生育情景的同时,领取养老金的人口和待遇由过去的人口结构和工资水平决定,在不对养老金增速进行调整的情况下,伴随着人口世代的更迭,老年人口急剧增加,从而养老金的支出会指数增长。其次,在养老金收入上,实施高生育政策会改变未来劳动人口结构和经济水平,但是无法改变未来适龄劳动人口下降和经济增速下降的趋势(陆旸和蔡昉,2016),从而导致缴费人数和缴费基数的下降,引致养老金收入的减少。因此,高生育情景规避不了未来养老金出现赤字的趋势。
与基准生育情景相比,为什么如果在生育政策调整的同时不进行养老金待遇机制调整,高生育情景在2041年以前恶化了养老金的财务状况,而在2041年及以后较大改善了养老金的财务状况呢?在短期,实行高生育情景的同时不调整养老金待遇机制,由于养老金的支出情况与历史上的人口结构和工资水平有关,所以短期内生育水平的提高不会改变养老金的支出状况。但是,从养老金收入上看,相比基准生育情景,高生育情景在2037年之前没有增加缴费人口数量;相反,因为高生育政策的实施,降低了储蓄,减少了资本和劳动,最终降低了经济增速、工资增速以及缴费基数增长率,导致养老金收入减少,所以在短期内高生育情景恶化了养老保险基金的财务状况。长期来看,随着新生婴儿进入劳动市场,养老金收入随着缴费人口的增加而增加;而从养老金支出来看,在待遇机制不调整的情况下养老金领取人口和养老待遇并未改变。因此,等新生婴儿进入劳动市场以后,生育水平的提高虽然增加了劳动人口数量,但是并没有完全消除历史前期生育水平提高对养老金财务状况的累积负面影响,所以相比基准生育情景,高生育情景于2041年才开始改善了养老金财富状况。
为什么在生育政策调整的同时进行养老金待遇机制调整,高生育情景改善养老金财务状况的程度是短期还是长期更为明显呢?在新生婴儿进入劳动市场之前,高生育情景下经济增长率低于基准情景下经济增长率,进而养老金增长率较低,虽然较低的经济增长率降低了养老金收入增长率,但是由于养老待遇机制处于调整之中,随着老年人口的急剧增加,较低的经济增长率意味着更低的养老金支出,故相比基准生育情景,高生育情景下短期养老金支出维持在更低的水平上,有利于改善养老金财务状况。在新生婴儿进入劳动市场以后,相比基准生育情景,高生育情景增加了缴费人数,提高了缴费基数,进而提高了养老金收入,在养老金支出上,生育水平的提高不会影响养老金领取人口数量。在养老金计发基数上,在2036—2050年期间,虽然高生育情景的养老金增长率大于基准生育情景的养老金增长率,但是此期间养老金增长额并不能完全消除在2035年之前由于养老金增长率低带来养老金支出低的影响,相比基准生育情景,也不能冲减较高的养老金收入对当期结余和累积结余的正面影响。综上,在养老待遇机制进行调整时,高生育无论是在短期还是长期,均可明显减少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的累积赤字。
本文通过建立精算模型,通过模拟发现:其一,在当前生育情景下,将养老金增速控制在经济增速与0之间,降低表征为养老金待遇的养老金增速有助于改善养老金财务状况,推迟赤字到来的时点,且养老金增速越低,养老金财务状况改善程度越高,如果养老金增速为0,则2050年前养老保险基金不会出现赤字。其二,高生育情景无法改变基准生育情景下产生累积赤字的趋势,高生育情景在2041年之前恶化了养老金财务状况,但是2041年之后较大地改善了养老金财务状况;如果在生育政策调整促进生育的同时,也相应调整表征为养老金的待遇机制,高生育情景改善养老金财务状况的时点从2041年提前到2021年,无论长期还是短期,养老金的财务状况都得到极大改善,相比高生育情景且养老金待遇机制不调整,养老金产生的累积赤字下降了29784.47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