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面活性剂溶血能力及其在微核制片中的选择研究*

2019-08-20 01:47林芝源吴圻荣彭彩霞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2019年4期
关键词:胞浆细胞膜悬液

林芝源,吴圻荣,李 灏,彭彩霞

(茂名市职业病防治院,广东茂名 525011)

表面活性剂有多种功能,应用广泛。某些表面活性剂能使血液细胞发生裂解,具有溶血作用,在医学检验中常用来配制溶血剂或清洗剂[1]。国内关于表面活性剂溶血能力的研究报道较少,曾有学者用鸭血来做实验样本的溶血研究[2],但人与动物的红细胞(RBC)有差异。微核测试是遗传毒理学检测方法,是评价辐射损伤的指标之一,微核制片过程须除去RBC,对溶血剂的选择还是一大难题,目前采用的KCl低渗溶血法[3],其溶血时间长,溶血程度较难把握,影响结果的准确性。本文采用人外周血液为实验样本,探讨了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硫酸钠(SDS)、非离子表面活性剂辛基苯基聚氧乙烯醚(TritonX-100)、乳化剂辛基苯酚聚氧乙烯(10)醚(OP-10)等的溶血特性,对选择表面活性剂CTAB用于微核制片的作用机制进行了研究,为临床应用溶血试验以及提高微核制片的质量提供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来自职业体检的参检人员,静脉抽血,EDTA-K2抗凝,通过体检结果查询RBC各项数据,选取MCV在85~97 fl之间、Hb在120~168 g/L之间的新鲜血液。另外,选择MCV分别为:98.1,92.3,86.2,79.8,73.5,67.5和61.7 fl的血液样本7例,每例样本一分为二,其中一份作为对照组。

1.2 仪器和试剂 721分光光度计(上海精密仪器有限公司),光学显微镜(日本OLYMPUS公司)。CTAB(山东济宁化工研究所,AR);SDS(广州市中南化工仪器有限公司,AR);TritonX-100(博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进口分装,纯度>99.0%);OP-10(天津市北联精细化工有限公司,CP)。

1.3 研究方法

1.3.1 样本处理:抗凝血液用生理盐水1∶4稀释洗涤2次(对照组除外),按比容配制成一定浓度的RBC悬液(v/v)。

1.3.2 试剂配制:称量一定重量的表面活性剂,用热蒸馏水溶解后配制成20 g/L的原液,再用生理盐水稀释为应用液。

1.3.3 溶血试验:等渗条件下,红细胞悬液与表面活性剂溶液混合,溶血15 min,离心吸取上清液稀释一定的倍数,于540 nm波长比色,用吸光度(A)来比较溶血程度。溶血能力比较试验:50%(v/v)RBC悬液0.50 ml与2.0 g/L表面活性剂溶液0.2 ml混合,重复3次;溶血敏感度比较试验:3.0%(v/v)RBC悬液与不同浓度的表面活性剂溶液等体积混合(混合液最终浓度为原液的1/2),观察5s~10s内完全溶血时(悬液透明)所需表面活性剂的最低浓度,重复5次;悬液RBC含量对溶血能力的影响试验:RBC悬液倍比稀释成7个梯度(50.00%,25.00%,12.50%,6.25%,3.12%,1.56%和0.78%),分别取0.50 ml与1.0 g/L的表面活性剂溶液0.15 ml混合,重复3次;MCV大小、RBC洗涤与否对溶血能力的影响试验:7例MCV不同的样本,洗涤组和对照组(未洗涤)同时配成25% RBC悬液,分别取1.00 ml与1.0 g/L的CTAB 溶液0.20 ml混合,重复3次。

1.3.4 白细胞形态改变的观察与判断标准:取浓度分别为0.1,0.5和1.0 g/L的CTAB溶液与3%(v/v)RBC悬液等体积混合(混合液最终浓度为原液的1/2),完全溶血后(约10 s)用显微镜观察白细胞形态的变化,重复5次。判断标准:白细胞形态完整,胞膜圆滑(-);出现胞浆膨出或胞膜陷入的细胞(±);胞浆膨出或胞膜陷入的细胞占20%以上(+);见到胞浆消失的裸核(++);裸核占20%以上(+++)。

1.4 统计学分析 利用SPSS16.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两组间比较采用非参数秩和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溶血能力比较 4种表面活性剂CTAB,SDS,TritonX-100和OP-10的溶血结果(相对A值)分别为:0.635,0.382,0.205和0.198,溶血能力强弱依次为:CTAB>SDS>TritonX-100>OP-10。

2.2 溶血敏感度比较 10 s内完全溶解1.5%(v/v)RBC悬液时,混合液所需各种表面活性剂的最低浓度分别为CTAB:0.05 g/L,SDS:0.08 g/L,TritonX-100:0.14 g/L和OP-10:0.15 g/L。

2.3 RBC含量对溶血能力的影响 结果见表1。RBC浓度由低到高,4种表面活性剂的吸光度(相对A值)在一定范围内与RBC浓度呈正比,当溶血不完全时,随着RBC含量的增加而降低,溶血程度曲线表现为两边低中间高的峰形。

表1 RBC含量对溶血能力的影响(相对A值)(n=3)

2.4 MCV大小、RBC洗涤对溶血能力的影响 结果见表2。对照组吸光度(相对A值)低于洗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366,P=0.018);两组的吸光度(A值)都随着MCV的减小而降低。

表2 MCV大小、RBC洗涤对溶血能力的影响(相对A值)(n=3)

2.5 CTAB对白细胞形态的影响 结果见表3。在0.05 g/L CTAB混合液中,RBC溶解后白细胞(粒细胞和淋巴细胞)胞浆仍保持完整,60 s出现胞浆膨出或胞膜陷入的不规则形状,300 s后或CTAB浓度增大时,可见到胞浆消失的裸核。

表3 CTAB对白细胞形态的影响(n=5)

3 讨论

3.1 目前,表面活性剂溶血机理尚未清楚,一般认为是表面活性剂对细胞膜上的脂类有特殊作用,能使细胞膜发生变化,低浓度时可改变细胞膜的结构,提高细胞膜的渗透性,使细胞吸水后膨胀破裂而导致溶血;当浓度高达一定范围时,表面活性剂在细胞膜上达到饱和,使细胞膜发生溶解导致溶血[4]。另一方面,细胞膜表面的脂蛋白对表面活性剂有淬灭作用,膜表面的脂蛋白越多,表面活性剂对细胞膜的破坏作用越弱[5]。

本课题用人外周血液探讨了各种表面活性剂的溶血特性,研究发现,阳离子表面活性剂CTAB的溶血能力最强,这与文献[2]报道的TritonX-100溶血能力最强、SDS溶血能力大于CTAB的结果不相符,这是否为试验方法或是试验材料的差异,有待以后深入研究。本研究结果显示,当溶解液中RBC过剩时,溶血程度随着RBC含量的增加而降低,可能是红细胞膜表面的脂蛋白对表面活性剂有淬灭作用,出现抗溶血作用的缘故,因为RBC含量越多,膜表面积越大,脂蛋白含量越多。此外,本研究结果还显示,RBC浓度(v/v)一定时,溶血程度随着MCV的减小而降低,也可能与红细胞膜表面积比例增大有关,因为相同比容的悬液,RBC体积越小,其含细胞数越多,膜表面积也越大。这些研究结果提示红细胞膜对表面活性剂有一定的抗溶血作用,一定浓度的混合液红细胞膜表面积越大,溶血程度越低。另外,本研究结果还显示,未洗涤RBC悬液其溶血程度低于洗涤组(P<0.02),可能是未洗涤RBC悬液含有较多的血浆,血浆中的脂质或蛋白质等成分消耗了部分表面活性剂的缘故。这表明血浆对表面活性剂有一定的降溶血作用。

本实验表3结果显示,在0.05 g/L CTAB溶解液中,红细胞溶解后,白细胞胞浆仍保持一定的时间,最后才变为裸核。这表明,在低浓度的CTAB溶解液中,CTAB对红细胞膜的破坏作用较白细胞强。

3.2 微核制片过程的主要步骤是除去红细胞,获得足够数量的淋巴细胞,如何去除红细胞而又保证淋巴细胞的完整是微核制片的关健[6],因此,微核制片所用的溶血剂必须具有对红细胞的破坏作用较淋巴细胞强、或者选择性地破坏红细胞的功能。本研究结果表明,低浓度的CTAB溶液具有对红细胞的破坏作用较淋巴细胞强的特性,适用于微核制片。这是由于红细胞膜与淋巴细胞膜的结构和成份比例有差异[7],对表面活性剂的敏感性不同,可以作如下解释:①红细胞表面带负电荷,易与阳离子表面活性剂CTAB通过静电作用吸附于其表面[8],加速其溶解过程。②低浓度的表面活性剂能改变细胞膜的渗透性,使细胞吸水膨胀,而红细胞膜结构简单,对膨胀的耐受能力较差,易破裂。③脂蛋白对表面活性剂有淬灭作用,在各种细胞中,红细胞膜表面含脂蛋白最少[5],在同一溶解液中比其他细胞先溶解。④随着RBC的溶解,CTAB本身被消耗,使其在溶液中的游离浓度逐渐降低,随后减弱了溶解液对淋巴细胞的破坏作用。因此,在合适的CTAB浓度和一定的溶血时间内,能使红细胞完全溶解,而淋巴细胞维持原有体积状态,然后经固定剂固定,使胞浆得以保留[9]。可见,用表面活性剂CTAB溶血除去红细胞,与常规低渗法相比较,更容易获得胞浆完整的淋巴细胞。

综上所述,表面活性剂溶血能力与RBC含量、MCV大小、RBC洗涤与否等有关,阳离子表面活性剂CTAB的溶血能力最强,对红细胞的破坏作用较各种白细胞强,是分离血液淋巴细胞的较理想溶血剂,但是,如果浓度过高或溶血时间过长,超出了其承受的限度,细胞膜也会受损甚至成为裸核,因此,掌握表面活性剂的溶血特性,调试合适的浓度比例和溶血时间,是获得高质量微核制片的关键。

猜你喜欢
胞浆细胞膜悬液
穴位贴敷联合布洛芬混悬液治疗小儿外感发热
外周血红细胞膜脂肪酸C20:1n9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关系研究
过量残留胞浆在精液质量中的评估价值
薯蓣皂苷元纳米混悬液的制备
高龄老年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相关性血管炎性肾衰竭患者1例报道
胞浆小滴、过量残留胞浆与男性生育之间的关系
皮肤磨削术联合表皮细胞膜片治疗稳定期白癜风疗效观察
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混悬液治疗COPD急性加重期的效果观察
宫永宽:给生物医用材料穿上仿细胞膜外衣
香芹酚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细胞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