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性护理服务对慢性脑供血不足头晕患者负性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2019-08-19 01:33许玮李建华姚欣
中国医学创新 2019年12期
关键词:负性情绪头晕护理干预

许玮 李建华 姚欣

【摘要】 目的:分析针对性护理服务对慢性脑供血不足头晕患者负性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18年1月本院门诊收治的慢性脑供血不足头晕患者104例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2例,分别采用常规护理以及针对性护理服务。干预前、干预后(3个月后)负面心理表现检出情况、生活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退出2例、对照组4例。干预后,观察组躯体症状、抑郁焦虑、恐惧、有阳性症状率均低于干预前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生理状况、社会家庭、情感状态、功能状况、总分高于干预前,对照组生理状况、总分高于干预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社会家庭、情感状态、总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性护理服务可以减轻慢性脑供血不足头晕患者负性情绪,提升生活质量。

【关键词】 慢性脑供血不足; 头晕; 护理干预; 负性情绪; 生活质量

【Abstract】 Objective:To analyze the effects of targeted nursing care on negative emotions and quality of life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cerebral circulation insufficiency and dizziness.Method:From February 2017 to January 2018,104 patients with chronic cerebral circulation insufficiency and dizziness admitted to the outpatient department of the hospital were selected as the objects,they were divided into the control group(routine nursing)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targeted nursing service),52 cases in each group.Before and after intervention(3 months later),the negative psychological performance and quality of life scores of two groups were assessed.Result:2 cases were withdrawn from the observation group and 4 cases in the control group.The rate of somatic symptoms,depression,anxiety,fear and positive symptom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lower than those of before intervention and the control group,there were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P<0.05).After intervention,the physiological status,social family,emotional state,functional status and total scor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ose of before intervention,the physiological status and total score of the control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of before intervention,there were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P<0.05).After intervention,the social family,emotional state and total scor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P<0.05).Conclusion:Targeted nursing care can reduce negative emotions and improve the quality of life of patients with chronic cerebral circulation insufficiency.

【Key words】 Chronic cerebral circulation insufficiency; Dizziness; Nursing intervention; Negative emotion; Quality of life

First-authors address:Pingxiang Peoples Hospital,Pingxiang 337000,China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9.12.026

慢性腦供血不足多见于颈、颅内动脉狭窄的对象,患者以头晕为主要症状表现,该病与脑梗死、痴呆等疾病关系密切[1]。近年来,因人口老龄化、肥胖、颈动脉狭窄等疾病发生率上升,高尿酸血症、高脂血症等疾病发生率居高不下,慢性脑供血不足也明显上升[2-3]。慢性脑供血不足尚无根治方法,并发脑梗死风险较高,有报道显示其半年内卒中发生率为5%~11%,患者有较大的心理压力,日常活动明显减少[4-5]。为进一步提高慢性脑供血不足头晕患者的护理质量,医院开始尝试将针对性护理服务应用于临床护理。以2017年2月-2018年1月本院门诊收治的慢性脑供血不足头晕患者104例作为研究对象,分析针对性护理服务对患者负性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2017年2月-2018年1月本院门诊收治的慢性脑供血不足头晕患者104例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经超声检查诊断为颈动脉、颅内动脉狭窄;②以头晕为主要症状表现;③年龄≥18岁;④知情同意。排除标准:①其他可能导致头晕的疾病,如前庭性眩晕;②其他重大的器质性系统性疾病,如慢性心力衰竭;③原发认知、精神障碍,心理疾病;④无法获得随访。退出标准:①误漏诊;②未能获得随访。入选对象104例,每入组1名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2例。该研究已经伦理学委员会批准,患者知情同意并簽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积极治疗合并症,进行用药指导,高脂血症患者进行饮食指导,症状发作期,做好安全管理,注意休息。

1.2.2 观察组 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针对性护理,具体如下。

1.2.2.1 自我促康复管理 有眩晕时,卧床休息,头低脚高位,伸直头部;可自行按摩头部,包括太阳、风池、百会,以缓解眩晕、呕吐感;若出现气促等症状,可按揉风池、肺腧、定喘、天突穴等穴位;日常休息时,可按揉百会、印堂、四神聪、内关、合谷、太冲等穴位,以缓解神经紧张情绪;重视意气相结合的导引,推荐采用太极拳、五禽戏等动形方式改善心理;避免久视、久卧、久坐、久立、久行;头晕除与脑缺血有关,还与熬夜、咳嗽等因素有关,需要加强生活指导,预防慢性病发作。

1.2.2.2 膳食管理 强调五味齐调和,辩证施膳。血瘀证对象,可多食洋葱、橘子、白萝卜、陈皮莲子山药粥等。气血亏虚对象可食用猪血、蛋类、瘦肉、党参大枣粥。肾阳虚:多食黑芝麻、龙眼、红枣、黄生、韭菜、荔枝、胡桃仁粥。肾阴虚对象可适当摄入黑芝麻、甲鱼、鸭肉、淡菜、百合、红枣、牛奶、银耳,禁羊肉、狗肉、海腥。痰淤阻滞对象:多食清热解毒、祛湿的食物,如黄连、苦瓜。

1.2.2.3 心理护理 脑缺血引起的头晕非常常见,是脑梗死的重要危险因素,部分患者可能因此出现有明显的心理障碍,需要进行健康教育,纠正错误的认识;认知行为管理,心理问题与脑缺血、头晕存在相关性,耐心解释,做好安抚,告知头晕的病因、临床表现,强调情绪控制对于头晕控制的重要性,过高的心理压力,会提升心理应激,加重不适感受;进行1次全面的支持性心理护理,主要流程为倾听与解释→支持与鼓励→说明与指导→给予适当的保证→控制与引导→改善处事态度、改变外在的环境,举例论证,减轻患者的顾虑;指导患者掌握基本的心理自我调节策略,如肌肉放松、听音乐、内关穴按摩、正念治疗、心理行为疗法;文化水平较高的对象,推荐阅读积极心理学的书籍,如《生命的意义》;推荐病友进行交流;要求家属做好陪伴,部分对象可能因心脑血管事件猝死,部分独居的老年人可能担忧发病时没有人注意,心理压力较大;尝试采用中医理论指导心理护理,气阴两虚者,适当引入喜、怒、惊、恐等情志,以改善血液循环、周围灌注,若为阴虚火旺者,这提倡静养,控制五情,预防急性心理应激。

1.3 观察指标与评定标准 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量表比较两组干预前、干预后(3个月后)患者阳性负面心理表现检出情况。采用世界卫生组织生活质量问卷(WHOQOL-100)比较两组干预前、干预后(3个月后)患者生活质量评分。《症状自评量表SCL-90》共90个自我评定项目。测验的九个因子分别为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及精神病性,分值越高提示症状越严重,单项分≥2分的项目数,表示受检者在多少项目上呈有“病状”。世界卫生组织生活质量问卷排除信仰,包括生理状况、社会家庭、情感状态、功能状况、总分五个部分,分值越高,则生活质量评分越高。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0.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组内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字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一般资料 观察组52例,其中男31例,女21例,平均年龄(61.5±8.4)岁,平均病程(2.1±1.1)年,有伴随症状14例,主要为恶心呕吐,5例耳鸣、视线障碍。对照组52例,其中男32例,女20例,平均年龄(62.1±8.6)岁,平均病程(2.2±1.0)年,有伴随症状15例,主要为恶心呕吐,耳鸣、视线障碍4例。两组性别、年龄、病程等临床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2.2 负性心理 观察组退出2例、对照组4例。干预后,观察组躯体症状、抑郁焦虑、恐惧、有阳性症状率均低于干预前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3 生活质量评分 干预后,观察组生理状况、社会家庭、情感状态、功能状况、总分均高于干预前,对照组生理状况、总分均高于干预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社会家庭、情感状态、总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3.1 脑供血不足患者心理问题 疾病会增加患者负性情绪的出现率,这与疾病威胁患者的生命健康成为心理应激有关[6]。本次研究中,观察组干预前有阳性症状率达62.0%,对照组为66.7%也证实了这一点,从慢性病管理、现代护理角度来看,慢性病患者普遍有心理问题,主要表现为焦虑抑郁、躯体症状[7-8],本研究也证实了这一点。慢性脑供血不足主要见于颈动脉狭窄,以暂时性脑缺血发作为主,出现脑梗死风险较高,患者有较大的心理压力,其中恐惧情绪阳性率较高。文献[9-10]报道,患者HAMD评分、HAMA提示往往达到病理性焦虑抑郁状态。观察组进行针对性心理护理后,观察组有阳性症状检出率显著下降,特别是躯体症状、抑郁焦虑、恐惧均显著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服务干预明显可以减轻患者的负面情绪。

慢性脑供血不足患者,负面情绪的产生主要与疾病对生命健康的威胁、疾病管理对正常生活带来的影响、自我抗压能力与情绪调节能力较差有关[11-12]。针对性护理服务,重视主动心理护理服务,通过健康教育纠正患者的错误认识,可明显减轻患者的担忧情绪,提升情绪自我管理能力。

3.2 脑供血不足生活质量评分 疾病会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主要为疾病所致的躯体症状、心理问题、疾病管理过程中所致的社交障碍等问题有关[13-15]。观察组与对照组生活质量总分均值80~81分,提示患者确实存在生活质量下降情况,文献[16-18]报道显示脑缺血、暂时性脑缺血发作的生活质量评分在75~85分,与本文相近。患者失分主要体现在情感状态、生理状态、功能状态、生活质量下降是全面性的。观察组给予针对性护理干预,结果显示患者明显获益,生活质量明显改善,社会家庭、情感状态的改善较对照组更为显著(P<0.05),提示干预在减轻患者心理负担方面优势更为明显。但从躯体症状控制、功能恢复情况来看,单纯的药物治疗效果更为明显,眩晕、头晕本身是此类躯体症状发生、功能丧失的主要原因,药物治疗在其治疗中起的作用更为明显[19-20]。

综上所述,针对性护理服务可以减轻慢性脑供血不足头晕患者负性情绪,提升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高一鸾,王文志.脑血管病流行病学研究进展[J].中華神经科杂志,2015,34(4):337-340.

[2]吕祥龙,李婧.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发作后缺血性脑卒中的危险因素[J].临床神经病学杂志,2017,30(4):271-274.

[3]刘文浩,张天培,张学山.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主观性头晕疗效观察[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7,26(24):90-91.

[4]杨海昊,刘明君,韩涛,等.慢性脑供血不足中西医研究概况[J].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2018,42(1):90-93.

[5]曾晓莉,冉丰,曾令阳,等.慢性脑低灌注致认知功能障碍的机制及治疗研究进展[J].海南医学,2017,28(24):4056-4058.

[6]梁辉,孔敏.慢性脑缺血的认识现状与展望[J].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17,19(7):673-675.

[7]叶燕芯,资青兰,霍景颜.延续护理对颈动脉狭窄伴认知功能障碍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临床医学工程,2014,21(8):1059-1060.

[8]胡进,傅伟达,尤克,等.继发性和原发性良性发作性位置性眩晕残余头晕症状的比较[J].中华全科医学,2017,15(10):1694-1696.

[2]宋玉琼.优质护理干预对脑供血不足型头晕患者临床效果的影响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8,16(18):100-101.

[9]高凤艳.慢性脑供血不足头晕患者的护理效果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7,15(22):225-226.

[10]邵明芹.对脑供血不足型头晕患者实施全面护理干预的效果[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7,9(1):222-223.

[11]聂海岭,李朝武,黎逢光,等.Brandt-Daroff习服训练对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管石复位后残余头晕的疗效[J].现代医学,2018,46(5):533-536.

[12]齐冬,杨佳,陈葵.药物联合前庭康复训练及认知行为疗法治疗慢性主观性头晕伴发焦虑的临床疗效[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8,26(6):89-92.

[13]孙凤梅.心理护理对改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抑郁焦虑症状的影响[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7,17(98):264,266.

[14]田学玲.心理干预联合手法复位对良性位置性眩晕治愈后残余头晕疗效及生活质量研究[J/OL].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7,4(56):10965-10966.

[15]胡庆华.28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伴抑郁焦虑症状患者采用心理护理的效果观察[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14,36(2):100-101.

[16]李晓颖.护理干预脑供血不足头晕患者的临床价值[J/OL].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6,4(36):110.

[17]杨加青,魏丽红,郑献召.症状性颈动脉狭窄支架成形术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8,21(5):531-534.

[18]王蕾.针对性护理服务对慢性脑供血不足头晕患者负性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内蒙古医学杂志,2018,50(1):122-124.

[19]秦玲,袁天懿,唐建良,等.综合干预模式对慢性主观性头晕患者情绪、睡眠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2016,21(12):1413-1418.

[20]方芳,邓晓清,张立湘,等.心理干预联合手法复位对良性位置性眩晕治愈后残余头晕疗效及生活质量研究[J].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2016,38(5):487-489.

(收稿日期:2018-09-29) (本文编辑:程旭然)

猜你喜欢
负性情绪头晕护理干预
群发性产品伤害危机中未曝光企业应对策略影响消费者购买意愿的动态机制研究
规范化术前访视对围手术期患者负性情绪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
老年帕金森病非运动症状与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的关系及护理分析
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评价
严重创伤患者的急诊急救护理干预分析
老头晕
老头晕
头晕晕的,好像中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