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与常规骨瓣开颅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效果

2019-08-19 01:30杨国传陈春妍
中外医学研究 2019年17期
关键词:重型颅脑损伤

杨国传 陈春妍

【摘要】 目的:对比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采用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与常規骨瓣开颅术治疗效果。方法:将2010年6月-2017年10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66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回顾66例患者的基本资料,根据手术治疗方案,采用常规骨瓣开颅术33为对照组,采用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33例为治疗组,对比治疗良好率、颅内压、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治疗组治疗良好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术后1、3、7 d颅内压、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与常规骨瓣开颅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均有一定的效果,但前者创伤小,术后并发症少,不仅可以减轻神经功能缺损情况,还可以降低颅内压,提高治疗效果,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关键词】 重型颅脑损伤; 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 常规骨瓣开颅术

doi:10.14033/j.cnki.cfmr.2019.17.06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9)17-0-02

重型颅脑损伤在神经外科最为常见,多发生于高处坠落、交通事故、失足跌倒伤等,以呕吐、意识障碍、头痛等为主要临床表现,且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还会出现代谢性紊乱现象,增加脑性肺水肿发病率,或是出现脑死亡症状,对患者生命安全造成严重损伤[1]。在重型颅脑损伤治疗中,常规骨瓣开颅术虽有一定的治疗效果,但其并不能完全暴露病灶,故降颅压效果不佳,预后效果较差[2]。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的出现,有效弥补了常规手术的不足,对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具有积极作用[3]。本次研究针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采用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与常规骨瓣开颅术治疗效果对比,取66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开展研究,现做如下报告。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笔者所在医院2010年6月-2017年10月收治的66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诊断标准:经脑CT、MRI确诊为重型颅脑损伤[4]。纳入标准:符合诊断标准者;有明确的外伤史者,且受伤到入院时间不超过12 h,入院时昏迷指数低于8分;患者有开颅减压手术指征者。排除标准:恶性肿瘤者;心肝肾等功能衰竭者;手术禁忌证者;凝血功能障碍者;合并脑出血症状者;脑肿瘤及合并呼吸疾病者。根据手术治疗方案,采用常规骨瓣开颅术33为对照组,采用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33例为治疗组。对照组:男22例,女11例,年龄22~65岁,平均(43.23±10.51)岁,GCS评分3~8分,平均(5.14±2.00)分,交通事故伤、重物击打伤、坠落伤分别11、6、16例;治疗组:男23例,女10例,年龄21~66岁,平均(43.45±10.58)岁,GCS评分3~9分,平均GCS(5.57±2.01)分,交通事故伤、重物击打伤、坠落伤分别10、6、17例。治疗组、对照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用常规骨瓣开颅术治疗:术前先实施CT检查,明确病灶的具体位置,患者取常规仰卧位,实施全麻,根据颅骨血肿位置,将马蹄形切口作于颞顶部或是额部,切开硬脑膜,清除颅内血肿,实施去骨瓣减压治疗,对硬脑膜、头皮、颞肌进行常规缝合[5]。

治疗组用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治疗:术前进行CT检查定位,对病灶的具体位置进行明确,并做1 cm的切口于耳屏前、颧弓上1 cm处,并于额部发际线处,对颅骨进行钻孔,游离骨瓣后将骨瓣翻向颞侧,充分暴露颞窝与蝶骨等组织。将蝶骨外1/3处的骨质去除,清除硬脑膜外的血肿,将颞前外的硬脑膜打开,暴露颞叶与顶叶,之后将硬脑膜内的血肿清除。如有患者术中出现急性脑膨出现象时,需及时将颞、额极同时切除,并实施颅内减压,留置好引流管。固定好游离的骨瓣,之后对硬脑膜、头皮、颞肌实施常规缝合。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对比治疗良好率、颅内压(术后1、3、7 d)、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术后1、3、7 d)、并发症发生率。

治疗良好率应用GOS量表实施评价,即:GOS评分为5分时,即为良好;GOS评分为4分时,即为轻残;GOS评分为3分时为重残;GOS评分为2分时,为植物生存;GOS为1分时为死亡[5]。

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采用NIHSS量表实施评价,根据术后NIHSS评分的减少程度进行评价,分数越高神经功能缺损情况越严重[6]。

1.4 统计学处理

本文研究数据采用SPSS 20.0软件处理,计量资料(颅内压、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用(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治疗效果、并发症发生率)用率(%)表示,采用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治疗良好率比较

治疗组治疗良好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颅内压比较

治疗组术后1、3、7 d颅内压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

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4 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治疗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3 讨论

重型颅脑损伤属于临床常见病,是一种起病急、病情凶险、进展快、预后效果差的一种损伤性疾病[7]。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直线上升,增加了因交通事件、高空坠落等原因引起的重型颅脑损伤发病率,直接威胁患者生命安全。临床研究表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死亡主要原因为颅内压控制较差,继而引发继发性的脑损伤[8-10]。因此,在重型颅脑损伤治疗中,应以控制颅内压、改善预后效果为主要治疗原则。

猜你喜欢
重型颅脑损伤
紧急气管插管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在院前急救中的意义
小儿重型颅脑损伤临床特点及护理干预
重型颅脑损伤后中枢性低钠血症的时间窗研究
腰大池持续引流在重型颅脑损伤并蛛网膜下腔出血治疗中的价值探析
重型颅脑损伤的预后影响因素分析及临床救治策略
常规骨瓣开颅术与标准大骨瓣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疗效对比
标准大骨瓣开颅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效果分析
镜下天幕切开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效果分析
79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观察及护理
早期康复训练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功能恢复的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