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下天幕切开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效果分析

2016-05-04 15:56叶党华黄俊红全建波桂志勇谭占国
中国实用医药 2016年11期
关键词:重型颅脑损伤

叶党华 黄俊红 全建波 桂志勇 谭占国

【摘要】 目的 探讨镜下天幕切开术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88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 随机分成研究组与对照组, 各44例。研究组采用镜下天幕切开术进行治疗, 对照组使用常规手术治疗, 对两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和术后并发症进行对比研究。结果 研究组恢复良好率为81.82%,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1.36%,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残疾情况和死亡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实行镜下天幕切开术, 具有明显的治疗效果, 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 镜下天幕切开术;重型颅脑损伤;常规手术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6.11.045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脑部组织很容易受到压迫, 从而诱发脑梗死等疾病出现, 脑干长期受到损害也会造成残疾, 甚至出现死亡。使用常规手术治疗该疾病的效果比较差, 不利于患者术后恢复, 治愈率也很低[1]。此次研究主要采用镜下天幕切开术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进行治疗, 并对两种手术方式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研究,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将本院2014年4月~2015年9月收治的88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 各 44例。研究组中男23例, 女21例;年龄30~72岁, 平均年龄(55.36±8.31)岁;临床症状:11例双侧瞳孔散大, 33例一侧瞳孔散大。对照组中男26例, 女18例;年龄33~70岁, 平均年龄(54.31±8.42)岁;临床症状:12例双侧瞳孔散大, 32例一侧瞳孔散大。两组患者性别、年龄、临床症状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实行大骨瓣开颅减压完成后, 对照组实行常规手术:将患者头颅内的血肿块或已碎裂脑组织清理干净, 接着对硬脑膜进行减张缝合和关颅。研究组实行镜下天幕切开术:仔细清理血肿块和碎裂组织, 利用镜下优势, 将颞叶缓慢抬起直到天幕完全裸露, 使用电凝沿着天幕裂孔缘进行止血, 手持尖刀慢切开裂孔缘, 长度为1.0~1.5 cm, 切开动作保持匀速轻缓, 以免损伤患者的滑车神经和大脑后动脉。接着仔细观察环池下方是否有血性脑脊液流出, 发现液体流出来后, 使用生理盐水对环池反复冲洗, 动作保持轻柔缓慢, 在冲洗过程将颞叶轻柔钩回原位。注意观察下疝颞叶脑组织的颜色变化, 当颜色显苍白, 则适当恢复下疝的脑组织解剖学归回原来位置。

全部患者手术完成后, 要求患者定期检查头颅CT;观察术后是否存在脑血栓或脑梗死等并发症。

1. 3 疗效评定标准 采用格拉斯哥预后(GOS)评分作为疗效判定标准, 满分5分。5分为恢复良好:行动有轻微不便, 但能参与日常活动;4分为轻度残疾:行动不便, 但能在监护下活动;3分为重度残疾:无生活自理能力, 但意识清醒;2分为植物生存:意识微弱, 呈植物生存;1分为死亡。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的术后情况比较 根据GOS评分结果分析, 研究组患者恢复良好率为81.82%,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1.36%, 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残疾情况和死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 2 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对两组患者进行术后观察, 研究组患者发生1例脑梗死, 3例脑积水, 2例应激性溃疡, 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3.64%;对照组患者发生9例脑梗死, 10例脑积水, 11例应激性溃疡, 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68.18%。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27.08, P<0.05)。

3 讨论

利用天幕切开术可以有效清理患者脑组织内部的血肿块, 减轻脑干组织的压迫, 从而达到促进脑部血液循环的作用, 避免患者脑部后动脉承受压力;改善天幕上下脑脊液的循环状态, 减少患者出现脑梗死等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3]。镜下天幕切开术能有效为患者进行颅内减压, 清除异物, 去除脑组织压力等, 而常规手术方式则缺乏这些安全保证[4]。实行镜下天幕切开术需要较大的技术支持, 因此, 在保证天幕上完全减压的情况下, 操作过程应保持动作的轻柔缓慢, 以免损伤其他脑部组织结构[5]。此次研究数据表明, 研究组患者手术治疗效果明显, 恢复良好率为81.82%,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1.36%, 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残疾情况和死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 采用镜下天幕切开术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进行治疗, 可以有效提升治疗的安全性, 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保证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 刘永进, 翁红林, 吴俊.复位天幕裂孔切开术联合去骨瓣减压治疗重型颅脑损伤合并脑疝的临床研究.中国当代医药, 2014, 21(32):30-32.

[2] 胡友珠, 邹国荣, 陈自平, 等. 重型脑外伤合并脑疝标准大骨瓣减压并天幕切开术治疗效果分析. 中国现代医生, 2014, 8(26):156-157.

[3] 刘一平, 陈先海, 张涛, 等.镜下天幕切开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观察.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 2015, 20(6):261-262.

[4] 张杰, 李世樟, 朱栋梁.大骨瓣减压小脑幕切开治疗重型颅脑损伤并脑疝的疗效观察.微创医学, 2015, 10(4):502-504.

[5] 杜新亮, 武强.脑疝复位天幕切开与常规手术治疗重型颅脑外伤脑疝对比研究.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5, 15(17):38-39.

[收稿日期:2015-10-27]

猜你喜欢
重型颅脑损伤
紧急气管插管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在院前急救中的意义
小儿重型颅脑损伤临床特点及护理干预
重型颅脑损伤后中枢性低钠血症的时间窗研究
腰大池持续引流在重型颅脑损伤并蛛网膜下腔出血治疗中的价值探析
重型颅脑损伤的预后影响因素分析及临床救治策略
常规骨瓣开颅术与标准大骨瓣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疗效对比
标准大骨瓣开颅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效果分析
79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观察及护理
早期康复训练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功能恢复的观察
有创颅内压监护改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