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亦菲?张婉淯
〔摘要〕采用自编的初中生兴趣爱好与人文素养问卷,对北京市某区632名初中生进行调查,考察初中生科学、艺术、体育三科兴趣与人文素养的基本情况及主要影响因素,探讨学生兴趣爱好与人文素养的关系。结果表明:(1)初中生在艺术兴趣方面存在显著的性别和家庭结构差异,科技和体育兴趣方面存在显著的性别和父母学历差异;(2)初中生在人文知识方面存在显著的性别和家庭结构差异,在人文精神方面存在显著的父母学历差异;(3)初中生三科兴趣两两显著正相关;科技兴趣与人文知识和行为显著正相关;艺术和体育兴趣与人文素养三方面显著正相关;人文知识和精神与人文行为显著正相关;综合兴趣与人文素养有显著关系。
〔关键词〕初中生;人文素养;兴趣爱好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684(2019)19-0011-04
一、引言
在我国中小学教育中,除学科教学以外,大部分学校还开设了以科技、艺术、体育为主要内容的课外兴趣小组,对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特长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2010年发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重视人文教育,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艺术修养”,进一步倡导中小学阶段的人文素养教育。
人文素养(或称“人文素质”)是一个比较复杂的概念,不同的研究者对这一概念的认识和理解不尽相同。有人认为人文素养是人通过学习人文知识而形成的内在品质和修养,也有人认为人文素养是人文知识和人文精神作用于人而形成的心理品质。赵磊[1]综合各种观点,认为人文素养的内涵应包括人文知识、人文精神和人文行为三个方面。
国内有关人文素养培养的研究对象主要集中在大学生阶段。一些研究者重点关注家庭因素对大学生人文素养的影响,例如,卢迪[2]强调家庭教育方式的影响,桂署钦和郑小东[3]和吴晓彤[4]则强调家长自身文化素养的影响。另一些研究者则强调发挥学校在人文素养培养中的作用,例如,张宏[5],王继民[6]。周刘波和宋杰[7]等主张将人文素养培养渗透到学生的日常生活和学习中;陈伟[8]、任明娟[9]等则提出通过开展美学熏陶、音乐社团等活动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
在以上研究中,蕴含着两个假设:一是学生的人文素养主要受到家庭教育方式、父母学历等家庭因素的影响;二是可以通过开展艺术类的兴趣活动促进学生人文素养的发展。本研究将以初中生为对象,探索初中生人文素养的基本状况和主要影响因素,尤其关注学生兴趣爱好与人文素养的关系,为学校开展人文素养教育提供参考。
二、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在北京市某区5所中学抽取14个班级进行集体施测。施测前,对班主任进行施测程序及注意事项的说明;施测时间约30分钟,结束后当即收回。共计发放问卷690份,收回问卷690份。剔除无效问卷后共计632份,有效率91.6%。
(二)研究工具
本研究使用自编的初中生兴趣爱好与人文素养问卷。问卷包括三部分内容。一是基本信息,包括性別、年级、父母学历、家庭结构、学习成绩等信息,共7道题;二是兴趣爱好问卷,包括科技、艺术和体育三个方面,共18道题;三是人文素养问卷,包括人文知识(6道题)、人文精神(10道题)、人文行为(30道题)。
(三)数据处理
将问卷进行排序,剔除无效问卷(空白卷和答题不正确的问卷)后,运用SPSS 22.0对三科兴趣及人文素养三方面测试结果进行方差分析,探究影响三科兴趣与人文素养的因素,以及学生兴趣与人文素养的关系。
三、结果分析
(一)初中生三科兴趣和人文素养的基本情况
初中生科技、艺术、体育三科兴趣的得分见表1。由表中数据可以看出,初中生艺术兴趣的得分最高,其次是科技兴趣,体育兴趣的得分最低。通过聚类分析,发现37.0%的初中生的兴趣为“偏艺术型”,即对艺术的兴趣明显高于对科技和体育的兴趣;27.2%的初中生的兴趣为“强-均衡型”,即对三科的兴趣都比较强;35.8%的初中生的兴趣为“弱-均衡型”,即对三科的兴趣都比较弱。
初中生人文知识、人文精神和人文行为的得分见表2。由表中数据可以看出,初中生人文精神的得分最高,其次是人文行为,人文知识的得分最低。通过聚类分析,发现55.9%的初中生的人文素养为“知识欠缺型”,即人文知识的得分偏低;41.6%的初中生的人文素养为“充分发展型”,即人文知识、人文精神和人文行为的得分都较高;2.5%的初中生的人文素养为“精神欠缺型”,即人文精神的得分比较低。
(二)影响初中生三科兴趣的主要因素
本研究考察了初中生的性别、家庭结构、父母学历对三科兴趣的影响。
对不同性别初中生的三科兴趣得分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发现男生的科技兴趣(t=5.46,p=0.000)和体育兴趣(t=4.72,p<0.001)都显著高于女生,而女生的艺术兴趣则显著高于男生(t=-9.91,p<0.001)。
在家庭结构方面,62.0%的初中生为核心家庭(与父母一起生活),22.9%为完整家庭(与父母和祖辈一起生活),11.0%由母亲单方带养,4.1%为隔代带养。方差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家庭结构的初中生科技和体育兴趣得分差异不显著,艺术兴趣得分差异显著(F=4.12,p<0.01)。得分情况详见图1。
在父母学历方面,方差分析结果表明,父亲学历不同的初中生艺术兴趣得分差异不显著,科技(F=4.02,p<0.01)和体育兴趣(F=4.41,p<0.01)得分差异显著;母亲学历不同的初中生艺术兴趣得分差异不显著,科技(F=3.64,p<0.05)和体育兴趣(F=3.89,p<0.01)得分差异显著。
(三)影响初中生人文素养的主要因素
本研究考察了初中生的性别、家庭结构、父母学历对其人文素养的影响。
对不同性别初中生的人文知识、人文精神和人文行为得分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发现男生的人文知识显著低于女生(t=-5.66,p<0.001),而男生的人文精神与人文行为与女生差异不显著。
在家庭结构方面,方差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家庭结构的初中生人文精神和行为得分差异不显著,人文知识得分差异显著(F=3.87,p<0.01)。得分情况详见图2。
在父母学历方面,方差分析结果表明,父亲学历不同的初中生人文知识和行为得分差异不显著,人文精神得分差异显著(F=5.68,p<0.01);母亲学历不同的初中生人文知识和行为得分差异不显著,人文精神得分差异显著(F=4.93,p<0.01)。
(四)初中生三科兴趣与人文素养的关系分析
各变量间的相关系数见表3。由表中数据可以看出:
(1)科技兴趣、艺术兴趣和体育兴趣的得分之间显著正相关,说明初中生在三个兴趣方面呈均衡发展的状态;
(2)人文知识与人文精神的得分相关不显著,但人文行为与人文知识和人文精神的得分显著正相关,说明人文知识的积累不影响人文精神,但对人文行为有显著影响;
(3)科技兴趣与人文精神的得分相关不显著,但与人文知识和人文行为的得分显著正相关;
(4)艺术兴趣、体育兴趣与人文素养三方面的得分都显著正相关。
由卡方独立性检验可知,初中生综合兴趣与人文素养有显著关系,χ2=157.01,df=4,p<0.001。
四、讨论
本研究发现,初中生的人文知识在人文素养三方面中得分最低,且人文素养的聚类结果显示,知识欠缺型的初中生占比最大,超过了调查人数的一半。可见,大多数初中生的人文知识有所欠缺,这和任会兵[10]的研究结果一致。
在性别方面,男生的科技和体育兴趣显著高于女生,而女生的艺术兴趣和人文知识显著高于男生。这和高静[11]有关体育兴趣的研究结果一致;且兴趣的高低可能和学生参与的活动类型有关,这和陈星星[12]的意见一致,认为多数女孩家长会为孩子选择艺术类项目,男孩家长会选择体育类项目。
在家庭结构方面,初中生的艺术兴趣和人文知识得分差异显著。完整家庭中初中生的艺术兴趣最高,原因可能与刘晓平[13]提出的观点吻合,完整家庭在家庭生活经验、人际关系、教育影响方面较全面;隔代带养下的初中生人文知识得分最高,可能是由于祖辈的生活阅历更丰富,且卢乐珍[14]研究指出一半以上的祖辈与孙辈的接触时间较父母更长,这更有利于初中生人文知识的增长。
在父母学历方面,初中生科技、体育兴趣、人文精神得分差异显著。父母学历为博士的初中生,其科技和体育兴趣最高;父母学历为本科及以上的初中生,人文精神得分高于父母学历为高中及以下的初中生。原因可能是,受过高等教育的家长一般思想、教育观、教育理念更加开明,也更易做到与时俱进,能较好做到接受新时代的新理念和新事物,对新时代的新发展、新动态和新趋势也具有更敏锐的捕捉和调整适应能力。但是父亲学历为本科和硕士的初中生,其科技和体育兴趣低于父亲学历为高中及以下的初中生。这可能是因为家长对学生的学业有更高的要求和期望,而忽略了学生科技和体育兴趣的培养。
五、结论
(1)初中生在三科兴趣和人文知识方面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女生的藝术兴趣和人文知识得分显著高于男生,而男生的科技和体育兴趣显著高于女生。
(2)初中生在艺术兴趣和人文知识方面存在显著的家庭结构差异。完整家庭中的初中生艺术兴趣得分最高,隔代带养下的初中生人文知识得分最高。
(3)初中生在科技和体育兴趣、人文精神方面存在显著的父母学历差异。父母学历是博士的初中生科技和体育兴趣得分最高,父亲学历是硕士的人文精神得分最高,母亲学历是本科的人文精神得分最高。
(4)初中生三科兴趣两两显著正相关;科技兴趣与人文知识和行为显著正相关;艺术、体育兴趣均与人文素养三方面显著正相关;人文行为与人文知识和精神显著正相关;初中生综合兴趣与人文素养有显著关系。
根据本研究的结果,我认为可以通过培养初中生对某一学科的兴趣来影响其对其他学科的兴趣,从而促进其兴趣的均衡发展。同时,也可以通过培养初中生的学科兴趣来提高其人文素养,从而促进初中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赵磊.当代大学生人文素养的内涵与提升[J].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9(2):156-158.
[2]卢迪. 浅议高等体育院校学生人文素质的影响因素[J]. 现代妇女(下旬),2014(12):367-367.
[3]桂署钦,郑小东. 理工科大学生人文素养缺失的影响因素探析[J]. 九江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8(4):112-114.
[4]吴晓彤. 高职学生人文素质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J]. 知识经济,2013(8):153-154.
[5]张宏. 让学生人格在美术的熏陶中完善[J]. 教学与管理(理论版),2008(4):115-116.
[6]王继民.三年精心培育 成就一生精彩[J]. 中国教育学刊,2012(s2):86-87.
[7]周刘波,宋杰. 以传统文化教育为载体培育中学生人文素养研究[J]. 教育探索,2016(1):87-89.
[8]陈伟.谈《牛津高中英语》教材中人文素养的教育[J]. 现代教育科学,2009(10):96-97.
[9]任明娟. 中学音乐社团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影响及实现途径[J]. 课程教育研究,2018(48):205-206.
[10]任会兵. 新课程背景下的人文素养教育[J]. 现代教育科学,2015(10):133-134.
[11]高静. 南京市金陵中学学生体育兴趣的调查分析[J]. 体育科技,2018,39(5):100-101,104.
[12]陈星星.体育舞蹈兴趣班在上海市部分中学开展现状调查研究[D]. 上海:上海体育学院,2014.
[13]刘晓平. 城市儿童家庭教育及素质教育[D]. 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6.
[14]卢乐珍.“隔代教育”大家谈. 家庭教育[J]. 2000(11):42-43.
(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心理与学校咨询研究所,北京,100875)
编辑/刘 芳 终校/刘永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