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蔡小华
冠心病,又可称之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该病的发生原因是,患者的冠状动脉血管出现粥样硬化病变,造成其血管腔出现狭窄、阻塞状况,而该状况则会导致患者出现如心肌缺血缺氧、坏死等情况,使患者出现心脏病。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不断发展以及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冠心病的发病率在近年来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而由于冠心病会严重损害患者的身心健康,甚至会导致患者猝死等严重后果,因此临床对冠心病患者提倡积极进行治疗,努力改善患者症状,提高生活质量,控制病情的进一步发展和反复发作,预防心肌梗死的发生。
而就当下的治疗方式而言,临床多以药物治疗、PCI(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以及CABG(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等来作为该病患者的治疗方案。对于冠心病患者而言,控制并预防冠心病的发生对其预后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ABCDE原则的运用成了保障其治疗效果以及预后效果的一种有效的方式。
ABCDE原则是将缓解患者症状、改善患者预后作为患者治疗的重要原则。其中A所代表的是Aspirin(阿司匹林)以及ACEI(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即冠心病患者需要长期服用阿司匹林以及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其中阿司匹林的服用目的是抗血小板聚集,以此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血栓在其冠状动脉内形成的概率;而ACEI(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的服用则对患者的心脏功能起到明显的改善效果,同时也对存在心功能不全、合并高血压症状的患者起到改善作用。有研究表明,ACEI的运用会显著降低冠心病患者的心血管死亡、非致死性心肌梗死等事件的相对危险性。
B所指的是Betablocker(β受体阻滞剂)以及Blood Pressure(控制血压),即在患者治疗过程中应当合理运用β受体阻滞剂,同时对其血压实行有效控制。通常情况下,冠心病患者若是无禁忌症存在的现象,可通过β受体阻滞剂的运用来减慢心率、降低心肌收缩力,从而降低心肌耗氧量,起到改善心功能的作用,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其出现心肌梗死、恶性心律失常、猝死等状况的概率;至于控制高血压的原因,则是由于血压降至一定程度时(130/80 mm汞柱之下)能降低该病发生急性事件的概率,且能避免高血压并发症的发生,例如中风等病症。
C则是指Cholesterol(降低胆固醇)以及Chinesemedicine(中药防治)。导致冠心病出现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即为胆固醇的增高。因为他汀类药物不仅是首选降脂药,而且还有延缓斑块进展和稳定斑块的作用,所以冠心病患者服用他汀类药物,既可以将胆固醇降低并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又可以积极预防心肌梗死的发生;此外,中药对冠心病患者也能起到缓解症状的作用,如丹参、川芎、红花、三七等药物均有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的功能,对因心肌缺血原因等引起的心慌、胸闷等症状能起到改善和缓解作用。
D所指的是Diet(控制饮食)以及Diabetes(治疗糖尿病)。日常生活中,导致冠心病发生概率上升的最主要危险因素即为摄入过多胆固醇食物,例如蛋黄、动物内脏、肥肉等。因此要求冠心病患者保持饮食的清淡,多以蔬菜、鱼为主,降低蛋类和肉类食物的食用;此外,糖尿病会导致患者血糖的增高并使其脂质代谢紊乱,且在相同情况下,糖尿病患者冠心病的发病率明显高于正常人,因此有必要合理控制其糖尿病病情。
E则是指Education(教育)以及Exercise(体育锻炼)。即要求冠心病患者日常生活应当有规律,保持乐观、愉快的情绪。提升自身对急性冠脉事件,如心肌梗死、心绞痛等病症的急救知识,正确认知疾病和急救手段;此外,冠心病患者随着自身病情的逐渐好转可遵医嘱来进行一些适宜的体育锻炼,以此提升自身的体质,避免病情复发。
综上所述,对于冠心病患者而言,ABCDE原则是保障其病情治疗效果和提升其预后水平的一项有效措施,是一项对冠心病起到防治作用的预防方案,因此,为了改善患者的病情和促进其身心健康,在对患者进行治疗时应当将ABCDE原则贯穿其中,充分发挥其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