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锦山,庞捷,杨文钦,廖满玉
(广东省中山市中医院 内科,广东 中山,528400)
肾性贫血指机体内肾脏产生的红细胞不能正常生长而发生的贫血,是慢性肾脏病和慢性肾衰竭患者的主要并发症之一,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慢性肾脏病患者发生肾性贫血的患病率高达40%~60%。贫血会导致患者长期疲乏、食欲下降、睡眠紊乱等,影响患者的躯体功能和心理健康,并且是导致患者长期生存和生活质量下降的主要原因之一[1]。肾性贫血患者持续处于微炎症状态可能会诱发多种并发症,并进一步加剧患者的疾病进程[2]。本文的研究目的是通过比较正常人和肾性贫血患者外周血红细胞参数和炎症指标,观察肾性患者红细胞参数与炎症指标之间的相关性,为肾性贫血的早诊断、早治疗以及治疗过程中的疗效评价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收集2017年9月至2018年 9月在本院治疗的30 例肾性贫血患者作为肾性贫血组,选择同期体检的健康人30 例作为对照组。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诊断标准根据《内科疾病诊断标准》:肌酐>133 μmol/L,尿素氮>8.2 μmol/L。贫血诊断标准依照《血液病诊断及疗效标准》:男性成人Hb<120 g/L,女性成人Hb<110 g/L。肾性贫血患者病情平稳,无铁、叶酸、维生素B12缺乏,无顽固性高血压病史;无出血、感染和肿瘤等影响因素;三个月内未进行输血、透析治疗。肾性贫血组中男性患者19 例,女性患者11 例,平均(47.73±3.52)岁,基础疾病:糖尿病肾病8 例,慢性肾小球肾炎13 例,慢性肾炎6 例,梗阻性肾病3 例,平均病程(3.62±1.53)年;对照组中男性17 例,女性13 例,平均(46.29±2.74)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所有患者空腹抽取肘静脉血2 ml,采集容器为含有EDTA 抗凝剂的抗凝管,充分混匀后用于红细胞检测:红细胞计数(red blood cell count,RBC)、血红蛋白(hemoglobin,HGB)、红细胞平均体积(mean corpuscular volume,MCV)、红细胞比容(hematokrit,HCT)、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量(mean corpuscular hemoglobin,MCH)、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ean corpuscular hemoglobin concentration,MCHC)、红细胞分布宽度变异系数(red blood cell distribution width-coefficient of variation, RDW-CV)和红细胞分布宽度标准差(red blood cell distribution width-standard deviation,RDW-SD);抽取5ml 血液注入促凝管中,用于炎症指标:C 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白蛋白(albumin,ALB)和白蛋白/球蛋白(albumin/globulin,A/G)检测。
所有实验数据均采用SPSS 21.0 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相关性采用Pearson 分析。P<0.05 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肾性贫血患者的RBC、HGB、MCV、HCT、MCH 和MCHC 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肾性贫血患者的RDW-CV和RDW-SD 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肾性贫血患者与对照组的红细胞参数比较 (±s)
表1 肾性贫血患者与对照组的红细胞参数比较 (±s)
项目RBC/(×1012/L)HGB/(g/L)MCV/fL HCT/%MCH/pg MCHC/(g/L)RDW-CV/%RDW-SD/%肾性贫血组(n=30)3.28±2.04 81.84±14.87 81.83±2.63 32.85±3.91 24.87±2.74 307.64±7.37 12.74±2.19 41.85±4.96对照组(n=30)4.28±1.03 131.5±14.3 89.6±3.86 41.7±5.38 28.64±1.84 331.78±9.83 13.20±2.74 42.46±5.81 t值2.43 18.25 9.11 7.29 6.26 10.76 0.72 0.43 P值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67 0.083
肾性贫血患者的CRP 和ALB 均高于对照组(P<0.01),而 A/G 低于对照组(P<0.0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表2 肾性贫血患者与对照组的炎症指标比较 (±s)
表2 肾性贫血患者与对照组的炎症指标比较 (±s)
炎症指标CRP/(mg/L)ALB/(mg/L)A/G/(mg/L)肾性贫血组(n=30)12.52±1.61 59.26±4.19 1.35±0.21对照组(n=30)2.75±0.72 48.75±3.76 1.64±0.18 t值30.34 10.23 5.74 P值0.000 0.000 0.000
肾性贫血患者的RBC 与CRP 呈负相关,相关系数r=-0.848,P=0.000。见图1。
图1 肾性贫血患者红细胞计数与C 反应蛋白的相关性
肾性贫血是指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血浆中一些毒性物质干扰红细胞的生成和代谢或者由各种原因造成的肾脏促红细胞生成素产生不足而造成的贫血[3]。肾脏除了排泄功能以外,还是重要的内分泌器官,其分泌的促红细胞生成素是一种肽类激素。当各种慢性肾脏疾病引起肾脏功能减退甚至衰竭时,肾脏组织产生的促红细胞生成素不足,骨髓造血组织的反应降低,红细胞生存时间缩短,导致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贫血[4]。肾衰早期就会出现一些贫血并发症,主要表现为疲倦乏力、厌食、怕冷、失眠等,随着肾功能的进一步恶化,贫血症状也会加重,逐渐引起更多的生理变化,严重损害患者的生活质量。近年来,随着对贫血治疗水平的提高,对肾性贫血的研究也不断完善。早期明确诊断对临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研究发现,在慢性肾衰竭患者中,即使没有明显的感染,仍然普遍存在前炎症细胞因子和C反应蛋白明显升高的炎症反应[5]。其主要原因是各种原发性或继发性因素导致的肾功能衰竭往往都存在免疫功能的异常,常伴随着炎症因子的异常表达。微炎症状态在肾性贫血的产生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正常情况下血红蛋白的下降会引起促红细胞生成素分泌增加,但炎症因子会抑制这个过程[6];除此以外,肾脏毒素、炎症细胞因子均会抑制骨髓生成红细胞,并降低骨髓造血细胞对促红细胞生成素的敏感性[7]。研究发现[8],C 反应蛋白水平持续超过正常值即可诊断为微炎症状态,C 反应蛋白作为患者慢性微炎症状态的标志物,可以快速、准确的反应患者体内的炎症状态。因此,探究肾性贫血患者红细胞参数与微炎症状态之间的相关性,为肾性贫血的早诊断、早治疗以及治疗过程中的疗效评价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本研究选择了 2017年 9月至 2018年9月在本院治疗的30 例肾性贫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比较了肾性贫血患者红细胞参数、炎症指标与健康人的差异性。研究发现,肾性贫血患者的RBC、HGB、MCV、HCT、MCH 和 MCHC 均低于对照组(P<0.01);肾性贫血患者的 CRP 和 ALB 均高于对照组 (P<0.01),而 A/G 低于对照组 (P<0.01);除此以外,肾性贫血患者的RBC 与CRP 呈负相关。本研究结果提示我们,红细胞数目可能与微炎症状态存在一定的相关性,红细胞数目可以部分反应患者的炎症状况。
综上所述,肾性贫血患者体内红细胞参数均显著下降,并伴有微炎症状态。红细胞数目与炎症状态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可以作为炎症指标的重要补充来反应患者的微炎症状态,可以在临床上进一步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