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慧女
【摘 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课堂要以语文教学为依托,培养学生热爱传统文化,提升学生人文素养。教师要纠正学生对传统文化的错误认识,深入挖掘文本的文化内涵,课外开展形式多样的教学辅助活动,最终达到立德树人的目标。
【关键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语文教学;人文素养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明确要求“学生学习中国古代优秀作品,体会其中蕴涵的中华民族精神,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学习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理解古代文学的内容价值,从中汲取民族智慧;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评价积极意义与历史局限”。这为中学生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确定了目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凝聚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追求和历史弥新的精神财富,是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支撑和民族振兴的精神动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学习和掌握其中的各种思想精华,对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很有益处。”语文学科在继承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方面责无旁贷,加强传统文化教育,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自然成为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
怎样通过语文教学,让学生接受优秀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从而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呢?笔者认为以下几个方面是比较行之有效的方式。
一、要从思想上纠正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偏见
现代教育体制下,中化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状况不容乐观,中学生对经典文化的学习缺乏热情,缺少兴趣,畏难心理严重。迫于升学的压力,大部分学生只是把它们看作是应试必学的材料,难以从中得到思想上的启迪、情感上的熏陶和审美能力的提升。因此,老师要对症下药分析原因,纠正学生思想认识上的偏差;了解学生学习优秀传统文化的困惑所在,引导学生正确深入认识优秀传统文化的优点,发现并欣赏民族文化优点,了解它在全球化进程中的融入与自强、发展与贡献。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端正学生对传统文化认识上的偏差,使他们真正明白几千年中华文化对自己的孕育,明白自己作为炎黄子孙对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肩负的责任和使命。
二、在课堂教学中深入挖掘文本的文化内涵,拓宽拓广学生的文化视野
(一)在解释词义时,要充分体现汉字表意的特点,从汉字创造的源头剖析词义。许慎《说文解字》提出“六书”之说,认为象形、指事、会意、形声是四种造字法,转注、假借是两种用字法。以“水”为例,甲骨文中的“水”是象形字,有很鲜明的图画特征,表意很明确。后来凡以“水”为偏旁的字其含义都与水有关,所以学习《涉江采芙蓉》《迢迢牵牛星》《蒹葭》等篇目时,可以将这些知识引入。如“涉”是会意字,左边是河流,右边是两只脚一前一后,表示过河之意。河、江、湄、溢、涕、泣等都是形声字,可以让学生掌握形声字形旁表意的特点。汉字中有大量的多义词,其中本义是形成其它词义的基础,所以语文教师可以帮助学生首先了解词的本义,从而了解其它义项。如“比”字,甲骨文是两个人面朝右紧紧挨在一起站着,本义是“挨着”“靠着”。挨得近才有比较的可能,所以引申出了“比较”之意。由“靠近”引申出“勾结”之意。由“比较”引申出“比喻”之意。这样,“比”字的本义、引申义、比喻义之间的发展及关联就很清楚了,既梳理了知识发展的脉络,开阔了学生的文化视野,让学生领悟了汉语言文字丰富的内涵,也通过优秀的文化传统对他们进行了精神哺育。
(二)在学习课文时教师应有意识地拓宽拓深文本及作家的相关信息。如学习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可鼓励学生了解南宋爱国词人群体还我河山、收复失地的共同心声,以及报国无门、壮志难酬的满腔悲愤。学习吴敬梓的《范进中举》,可向学生推荐阅读《儒林外史》,感受封建文人、官僚豪绅、市井无赖等人物的真实生活……这样,不但使学生理解了课文中的知识,同时也拓展了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视野,达到了夯实语文基础、增强文化底蕴的目的。
(三)在学习教材中每篇文章时要深入挖掘课文的文化内涵。讲孟子的《鱼我所欲也》,不仅要讲孟子散文“长于譬喻”的特点,更要倡导学生发扬“舍生取义”这种让人性熠熠生辉的美德;讲柳宗元的《种树郭橐驼传》,不仅要讲怎样认识树木的天性,从而适应树木的生长规律,更要讲做人要顺应自然,治国理政要顺应民之天性的道理……这样,语文课堂教学就深入挖掘出了文本的文化内涵,把优秀传统知识有机地渗透在每节课中,拓深拓宽了学生的文化视野,提高了学生的人文素养。
三、课外开展形式多样的教学辅助活动,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
学校可充分利用所在地区的山水人文环境,发挥其独特的文化育人作用。可以学习“中华诗词大会”、“汉字听写大会”等形式,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学生在活動中受到文化的感染熏陶,促成学生优秀品德和文明行为的形成。在学习《中国古代建筑的特征》之类的文章时,教师要求学生可借助网络平台,欣赏中国古代的名胜古迹,从中体会中华民族博大深厚、庄重典雅、朴实无华的品格,了解中国古代先民的伟大智慧和审美追求。学校也可鼓励学生利用节假日走出去,或组织学生实地考察,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祖国文化的灿烂辉煌,激发学生对祖国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增强文化自信心,从而提升学生人文素养。
世事维艰,有文则兴。正如习近平主席所言,文化兴盛是国家民族强盛的支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要以中华文化的发展繁荣为条件。传统文化已深入中华民族的基因,优秀传统文化正在为民族复兴提供精神滋养。语文教学要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起到应有的桥梁作用,语文教师要引导学生更多地关注和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继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认真学习传统的经典,深入品味传统文化的内涵,从而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提升学生的文化品位,逐步达到中学教育“立德树人”的目标。
【参考文献】
[1]胡礼仁.传统文化教育,语文何为.高中语文教与学,2017
[2]《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2017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人民教育出版社
[3]时梦蔷.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具体策略研究[J].成才之路,2019(06):24.
[4]许书跃.传统文化与“语文味儿”——从核心素养角度看初中语文教学中文化“气息”的培养[J].名师在线,2019(06):24-25.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