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聪 李昂
【摘 要】医药流通行业作为医药行业改革建设的重要一环,其发展方向是否正确对医药行业发展有至关重要的影响。在C-PBM背景下,本文将对比药品组合政策前后药品供应链的变化,运用SWOT分析法分析药品供应链重塑对医药企业的影响,进而为医药企业未来的发展提出几点合理化建议。
【关键词】C-PBM(中国药品福利管理);药品流通;医药企业
一、前言
PBM(药品福利管理)背景下,我国陆续出台了一系列药品改革政策,旨在控制居高不下的药品费用、保障药品的安全供给,实现患者药品福利的最大化。在医药领域,“4+7”带量采购、“两票制”药品购销等政策的落地实施是目前医改的重点工作。2017年1月,国务院医疗卫生改革办公室和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联合发布了《关于在公立医疗机构药品采购中推行“两票制”的实施意见(试行)的通知》,规定在公立医疗机构药品采购中推行“两票制”[1],以减少药品购销环节为工作重点,治理药价虚高等问题。2019年1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和使用试点方案》,以“4+7”试点城市为示范,明确国家对医药流通领域的治理工作重点是解决药品供给短缺与质量安全问题,同时保障药品回款速度。
目前,我国多项药改措施并举,医药流通领域发生了诸多变化,药品供应链重塑,配送模式优化,行业新格局基本建立。但是改革就会带来阵痛,中国版药品福利管理(C-PBM)政策在全国推广的过程中,对药品生产、经销、配送厂商等医药企业的冲击值得我们去研究。
二、我国药品供应链现状
1.药改政策推行我国前药品供应链结构
传统意义上,医药供应链以制药公司为中心,控制业务流程,信息流,物流和资金流。从采购原料药到生产最终药品,供应商的供应商最终都会通过销售网络发送给消费者。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直到消费者连接到整体功能网络结构如图1 [2]。
图1 传统药品供应链结构
2.传统药品供应链模式存在的问题
2.2.1药品价格虚高,难以控制。药品加成是我国药品流通领域长期发展的产物,在长达60年的历程中,药品加成政策导致公立医院的趋利性愈演愈烈,医院和医务人员选择药品的根据不够单纯,最终导致药价低廉的药品退出医院购入清单,医院药品价格总体偏高。
2.2.2市场监管难度大,力度小。在流通领域,每个药品流经点之间都存在着不正当的利益往来,企业与企业之间层层相护,导致市场监管部门难以准确发现其中问题,或者是对已发现问题的相关处罚力度不够,使得流通领域违法行为屡见不鲜。
2.2.3药品质量参差不齐。药品从制药企业流向医疗机构的过程中存在流通时间长、节点多、层次复杂的特点,这就容易使一些不良中间商在合格药品中掺入部分成本低廉的假冒伪劣药品,以提升自身市场竞争力,谋求更高的利润 [3]。
3.药改组合政策施行后药品供应链结构
药品供应链是药品传统“过票”加价的主要途径,是药改组合政策施行后受到重要影响的一环,这也是深化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重要突破口。
图2 药改组合政策施行后药品供應链结构
“4+7”带量采购方案和“两票制”改革推行后,缩短了药品从制药企业到医疗机构的环节,药品供应链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如图2):
一是医药流通企业面临巨大挑战,流通行业集中度有所提高。一方面“4+7”带量采购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制药企业的药品营销的优势,传统上通过中间分销环节赚取差价的中间商受到冲击,逐渐扮演药品配送的角色;另一方面中小型流通企业的生存空间被压缩,企业被迫转型或破产,大型流通企业通过兼并重组,在医药流通领域一枝独秀。
二是药品价格、质量得到控制。在药品价格控制方面,医院部分药品实行零差率销售,取消药品由流通企业进入公立医院时还需要对药品进行的一次加价,药品价格明显降低,以往部分低价好药重新进入医院购销清单;医院药品集中采购过程中开展招投标或谈判议价时,要明确采购数量,让企业针对具体的药品数量报价,也在极大程度上降低了药品价格。在药品质量控制方面,药品流通节点大大减少,在极大程度上保证了药品质量,避免了不法企业企图通过售卖假药,提升行业竞争力的违法行为。
三、药品供应链重塑后医药企业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伴随着“4+7”带量采购和“两票制”政策落地实施,医药行业改革首当其冲。本文将对医药企业目前所处的生存环境进行综合和概括,进而对企业的内部优、劣势和外部机会、威胁进行分析总结,以期为其提供符合企业自身实际的未来发展战略,顺应时代潮流,完成企业转型升级。
1.医药企业内部环境分析
从企业内部优势(strengths)来说,一是药改新政施行后,流通企业采取最新供应链管理,使各个环节在整个供应链上都能有效地完成自己的本职工作,各个职能部门相互协同工作,有效保障药品供应。
从企业内部劣势(weaknesses)来说,医药流通企业内部细化分工不明晰,兼具经销商和配送商的双重身份,企业专业化不强,导致运营成本升高。
2.医药企业外部环境分析
从企业外部机会(opportunities)来说,一是国家药改政策施行后,药品流通企业迎来了机遇,重塑了药品供应链,重新规范了流通秩序,引导流通业向专业化,集约化,市场化的方向发展。二是为促进我国医药市场良性竞争,提高仿制药的药品质量和疗效,政府施行药品一致性评价要求,在药品治疗效果一致的情况下,药价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左右了消费者的选择,这对企业参与药品招标定价,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从企业外部威胁(threats)来说,药改新政下,药品流通环节被压缩,药品流通秩序被重新规范,公立医院还款速度的快慢直接影响到流通企业的生存。目前,政策只是对医药企业触及政策底线的行为作出了大力处罚规定,并未就医疗机构的此种行为作出规范,导致公立医疗机构拖欠货款的事情屡见不鲜,流通企业被迫垫付大量资金,从而影响企业正常运营。
C-PBM导向药品政策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净化了我国医药流通环境,提高了药品质量疗效,保障了药品供应,规范了药品流通和使用行为,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看病就医需求。同时,药品政策改革为外资医药企业提供了新的机遇,但也带来了新的挑战。降低配送成本,发展医药配送第三方物流是医药企业的新出路。对制药企业来说,企业可以集中有限的资源投入到其核心业务上去,研发生命周期更长,临床更有效的新药,提升业绩,应对市场缩水、药价下跌的局面。对于流通企业来讲,应将赢利点从主要依赖于进销差价向提升增值、延伸、定制性服务等方面转变,这样不仅能够带来利润的增加,还能够提高企业本身的专业性、促进其快速发展[4]。除此之外,C-PBM背景下,药品供应短缺与质量问题是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医药相关企业应遵循医改政策导向,把握市场发展机遇,通过建立短缺药品信息检测、加强药品质量安全监控等多种方式,在降低药品价格的同时保障药品供给质量安全,提升企业竞争优势,才能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用药需求[5]。
【参考文献】
[1]国家卫生计生委:在公立医疗机构药品采购中推行“两票制”[J].中国数字医学,2017,12(1):99.
[2]毛振华. 外资抢滩中国市场“新蓝海”[N]. 经济参考报,2017-01-24(5).
[3]Katircioglu, Kaan,Gooby, Robert,Helander, Mary,Drissi, Youssef,Chowdhary, Pawan,Johnson, Matt,Yonezawa, Takashi. Supply Chain Scenario Modeler: A Holistic Executive Decision Support Solution[J]. Interfaces,2014,44(1)
[4]王悦. 外资药企在华研发战略进入转型期[N]. 第一财经日报,2017-10-26(A10).
[5]“药改”方案驱动零售变革[J].中国药店,2017(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