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的激励理论

2019-08-16 06:56孙燕
智富时代 2019年7期
关键词:激励理论管理学心理学

孙燕

【摘 要】管理学中的激励理论,是一种研究如何满足员工或管理人员的需要,提高主观积极性与创造性,以求达到提高公司或组织的绩效的一系列理论。激励理论,受管理学和心理学的双重影响,在主要流派中,由综合型激励理论、行为主义激励理论与认知派激励理论三种构成。

【关键词】激励理论;管理学;心理学

行为主义激励理论,脱胎于心理学的行为主义派别,由约翰·华生(John Broadus Watson,1878年—1958年)创立,此后由伯尔赫斯·弗雷德里克·斯金纳(Burrhus Frederic Skinner,1904年—1990年)提出操作性反射理论而改革。此理论强调激励主要是受外界因素影响,形成了条件反射而得到的。作用方向从是外界的刺激达到人内在的感知,两者相互结合的形成下一步的行为。根据新行为主义理论,认为如果行为所产生的结果能使得接受者收益的话,此种行为的反复出现会强化激励作用。

认知主义激励理论,认为行为不是简单的人的神经系统对外界刺激的机械反馈,而是主要由内在的认知所驱动,迪克·奈瑟尔(Ulric Neisser,1928年-2012年)强调要研究人的人的深层次需求等内在因素。认知主义激励理论认为,激励是将消极行为转化为积极行为的手段,以此提高组织效率,达到预定目标。

综合型激励理论将行为主义和认知主义相互结合,认为外在刺激和内在需求同样重要。

在三种基本激励理论下,后期形成一系列的子理论。其中,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麦克利兰的成就需要理论和弗鲁姆的期望理论很为重要。

亚伯拉罕·哈罗德·马斯洛 (Abraham Harold Maslow 1908年-1970年)提出的需要层次理论,很好的解释了人对于不同层面由低向高所要获得的满足要求。需要层次理论,有五层和七层两种。五层需要层次理论为,由下至上需满足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爱和归宿感、尊重、自我实现;七层模型较五层模型在至尊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中,由下而上多了知的需求和美的需求。

戴维·麦克利兰(David McClelland,1917年-1998年)的需要成就理论,通过对人的需要和动机的研究,认为需求是社会性的,而不是仅仅生理性的。因而是后天的,并非是先天的。在不同的环境、经历、教育等条件的不同的个体上,对于“自我实现”的标准也不尽相同。

维克托·弗鲁姆(Victor H.Vroom)的期望理论,强调激励的强度来自于受激励者对于其行为结果的预期价值和预期成功可能性的综合考量。激励力量等于激励目标的效价与其成功概率值的乘积。只有当效价和成功概率两者相结合后的综合值才是激励的效力。此外,经济学中的预期理论(Expectation Theory)与激励也有关联。丹尼尔·卡尼曼(Daniel Kahneman)和阿莫斯·特维斯基(Amos Tversky)将经济学中纯粹的理性人假设加以解放。因而为经济学研究打开了研究新的途径,预期理论是一种不确定情境下的判断的理论。卡尼曼、特维斯基的研究认为,人无法对所面对的经济环境做出完整和充分的判断。人们只能通过自己的既有经验和原则的捷径来进行判断。这些判断和过去经济学中理性人和经济人的假设大有区别,和纯理性决策有着巨大的系统偏差。预期理论中,人们常常依赖直觉判断进行决策,存在着框架效应,提出了前景理论。前景理论认为人的决策取決于概率、价值等事物的主观判断,因而无法避免误差的出现。这类偏差,包括了代表性偏差、可得性偏差、锚定效应与调整、认知分歧与群体影响等因素。因而不能简单的用经济学中理性人来解释所有现实问题。

根据管理学激励理论的理论,人是经过主观认知调节后进行行为决策的。如“图1激励过程图”。而经济性决策,只是影响的一部分。所以将理性人扩展至社会人,对于更好的分析现实情况有很大帮助。

在主观认知过程中,本文选取马基雅维利和传统儒学道德责任观为对应的两种主观认知代表,来做分析。

尼可罗·马基雅维利(Niccolò Machiavelli,1469年~1527年)为中世纪末期的意大利哲学家、政治学家和历史学家。由于其著名著作《君主论》中,所推崇的成功君王的行为是不折手段的,尽管其所实现的目的可能是崇高的。这一不折手段只求完成利益目标的政治学术,逐渐发展成一种行为主义哲学。

Christie和Geis等人,对高马基雅维利类人格特征作了细致研究,对于研究自利型人格和行为打开了一条道路。高马基雅维利与中国古代杨朱哲学中“拔一毛以利天下而不为”的哲学有一定近似。但是中国对杨朱主义的行为倾向性研究较少,因而本文选取马基雅维利主义,分析自利型人格。

中国研究中,刘同(2015)在《美国管理理论运用于中国企业过程中的文化整合研究》就已经结合马基雅维利主义,分析经营者的行为。黄攸立、梁超(2014)在《马基雅维利主义人格特质对反生产行为的影响研究——工作满意度的中介作用》一文中,运用马基雅维利主义人格特征的总结,将之应用于实际管理学问题中。因而将马基雅维利主义人格特征,运用于分析部分国企经营者行为中,也颇具适用性。

在心理学研究中,马基雅维利主义是一种重要人格心理倾向,此倾向所显示出漠然于道德,而只追求自身目的的特性。本文所探讨的即此种马基雅维利主义。马基雅维利主义与中国的杨朱学派之“拔一毛有而利天,下不为也”学说有一定近似性,但又有所不同。马基雅维利主义已形成一系列完整的研究,且杨朱学派大部分著作和主张已经失传,且对其理论的解释也富有争议。故本文选取马基雅维利主义作为研究对象。马基雅维利主义者并非完全反对道德者,而往往是一种不受道德束缚者。马基雅维利主义在后来的研究中,通过马基雅维利主义的程度将人分为高马基雅维利主义者和低马基雅维利主义者。本文所指马基雅维利主义者即为高马基雅维利主义者。

猜你喜欢
激励理论管理学心理学
“天人合一”的管理学启示
张瑞敏金句背后的管理学知识
爆笑心理学
爆笑心理学
爆笑心理学
爆笑心理学
浅谈管理学
运用激励理论开展企业管理面临的困境分析
分析激励理论在企业管理中的运用
联邦快递的管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