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综合医院不同传播途径传染病分布特征分析

2019-08-16 07:32邬巧玲赵学军王卫华
中日友好医院学报 2019年3期
关键词:性传播水痘流行性

邬巧玲,魏 栋,刘 聪,赵学军,王 颖,王卫华,赵 霞,喻 薇

(中日友好医院 医院感染管理办公室/疾病预防控制处,北京 100029)

由于全球气候变暖、环境污染、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病原体的变异、人口的频繁流动、社会的动荡、自然灾害等因素,近二三十年国际上早已被控制的传染病如结核病、白喉、登革热、霍乱、鼠疫、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疟疾等死灰复燃[1],传染病防控形势仍较为严峻。作为三级综合医院,依据传染病患者的分布特点制定防控策略对于医院的安全管理有重大意义。本研究通过对2011年~2017年某综合医院上报的全部传染病病例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以探索传染病防控的方向与策略。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2011年1月~2017年12月全部8354例传染病上报患者为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对传染病患者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统计不同传播途径的患者性别、年龄、时间和来源等分布特征。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 SPSS 17.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例(百分比/百分率)表示。

2 结果

2.1 基本情况

8354例共计30种传染病,全部为乙类、丙类和重点监测传染病,没有发生甲类以及按甲类管理传染病上报。其中男4773例(57.1%)、女3581例(42.9%); 年龄0.50~97.00岁,平均(26.80±22.20)岁。

2.2 全部传染病例分布

全部传染病病例中,排名前十位的传染病分别为:水痘 1843例(22.1%)、手足口病 1231例(14.7%)、梅毒 1131例(13.5%)、细菌性痢疾 906例(10.8%)、肺结核(包括结核性胸膜炎)854例(10.2%)、流行性感冒 559例(6.7%)、其他感染性腹泻 387例(4.6%)、艾滋病 277例(3.3%)、淋病230例(2.8%)、流行性腮腺炎 190例(2.3%)。

2.3 不同传播途径传染病分布情况分析

按传播途径分类,各传染病分布如下:呼吸道传播疾病3678例(44.0%)、消化道传播疾病2602例(31.1%)、血液和性传播疾病1996例(23.9%)、虫媒和自然疫源性传播疾病78例(1.0%)。

其时间、空间的构成比也有所不同。年度分布特点:消化道传播疾病在2011年构成比最高42.36%(721/1702)、呼吸道传播疾病在2017年构成比最高60.66%(859/1416)。季节分布特点:呼吸道传播疾病在冬、春季节的构成比较高,分别为62.77%(1239/1974)和 50.42%(951/1886);消化道传播疾病在夏、秋季构成比增高,分别为50.65%(1286/2539)和 31.15%(609/1955)。

图1 血液和性传播疾病年龄段分布情况

年龄分布特点:0~9岁传染病患者最多,累计2660例,占全部传染病患者的31.8%。以呼吸道和消化道传播疾病为主,有1例自然疫源性疾病;图1示,血液和性传播疾病主要分布在>20岁人群,但在未成年人也有少量分布。

地域分布特点:本直辖市本区县1921例(23.%)、本直辖市其他区县 1921 例(23.0%)、外省市患者2714例(32.5%)、外籍及港澳台患者255例(3.1%)。外省市和外籍患者的血液和性传播疾病构成比分别为35.70%和36.86%,高于本市患者。

2.4 呼吸道传播疾病分布情况分析

呼吸道传播疾病3678例,其中水痘1843例(占50.1%)、肺结核854例(占 23.2%)、流行性感冒559例(占15.2%)、流行性腮腺炎 190例(占5.2%)、猩红热122例(3.3%)、风疹36例(占1%)、麻疹 68例(占 1.8%)、人感染 H7N9 5例(占0.1%)、百日咳1例。流行性感冒季节性明显,冬季构成比最高。

2.5 消化道传播疾病分布情况分析

消化道传播疾病2602例,其中手足口病1231例(47.3%)、细菌性痢疾 906例(34.8%)、其他感染性腹泻387例(占14.9%)、戊肝64例(2.5%)、甲肝 6例(0.2%)、阿米巴痢疾 5例(0.2%)、伤寒 3例(0.1%)。手足口病、细菌性痢疾季节性发病显著,在夏、秋季构成比显著升高。

2.6 血液和性传播疾病分布情况分析

血液和性传播疾病1996例,梅毒1131例(占56.7%)、艾滋病 277例(占 13.9%)、淋病 230例(占 11.5%)、尖锐湿疣 120例(占 6.0%)、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79例(占4.0%)、乙肝78例(占3.9%)、生殖道疱疹39例(占2.0%)。患者平均年龄39.57±16.01岁,在20~59岁年龄段高发,累计1685例,占全部病例的84.5%。图1示,60岁以上患者中梅毒的构成比最高,患者最大年龄96岁;20岁以下年龄组中梅毒的构成比最高,最小患者15岁;艾滋病患者在60岁以上和10~19岁年龄段均有分布,患者最小18岁、最大79岁。

3 讨论

3.1 我院上报传染病疾病谱广,不同传播途径传染病分布特征不同

累计上报8353例传染病,累计30种传染病,排名前十位的传染病分别为:水痘、手足口、梅毒、细菌性痢疾、肺结核(包括结核性胸膜炎)、流行性感冒、其他感染性腹泻、艾滋病/HIV、淋病和流行性腮腺炎。传染病基数大、疾病谱广,给医院的院内传染病防控造成了很大的挑战。落实预检分诊制度[2],加强全体医务人员的传染病相关知识培训,对重点科室和重点疾病的进行监测和感控管理,制定传染病突发的应急预案十分必要[3,4]。不同传播途径传染病年度、季节、年龄及地域构成比有所不同,传染病分布特征与我国及北京市其他医院传染病分布特征大概一致[5~8]。了解传染病在不同季节、不同人群分布和不同地域分布趋势,定期总结传染病疫情,便于医院对于制定不同传染病监测重点和应急预案。

3.2 呼吸道传播疾病分布特征分析

呼吸道传播疾病在我院传染病中占比最高,累计发生3678例,占全部传染病的44.0%。前3位分别为水痘、肺结核和流行性感冒。水痘以未成年人发病为主,但近年我院有水痘在医务人员聚集性发病的情况出现,加强水痘的诊断和防护培训,必要时对易感人群进行疫苗接种十分必要;流行性感冒的季节性强和不同流行季流行强度不一致,2017/2018年流感的流行强度显著增加,我院流感患者和重症患者人群增加,加强秋冬季流感监测、制定流感大流行的应急预案非常重要[9]。肺结核的发病季节性不强,作为空气传播疾病院感防控的难度更大,我院成立了专门的结核病房用于收治普通病房的结核患者,集中救治集中管理。

3.3 消化道传播疾病分布特征分析

消化道传播疾病累计2602例,占全部传染病的31.1%。前三位的是手足口、细菌性痢疾和其他感染性腹泻。其中手足口、细菌性痢疾发病情况在夏、秋季构成比显著升高;手足口主要在儿童中发病,细菌性痢疾、其他感染性腹泻主要就诊于感染疾病科。以上病种的分布特征与其他综合医院的分布特质比较一致[10,11]。医院需要对儿科、感染疾病科医护人员进行重点培训,提高预检分诊效果,有明确的感染患者就诊流程,设立独立消化道感染诊室,提高医务人员对重症手足口的早期识别和诊断能力。

3.4 血液和性传播疾病分布特征分析

血液和性传播疾病1996例,占全部传染病的占23.9%,前3位的是梅毒、艾滋病/HIV和淋病。血液和性传播疾病主要集中在20~59岁性活跃年龄段患者中。但在未成年及老年人群中也有分布,其中60岁以上人群中梅毒的构成比最高[12],患者最高年龄96岁,最小年龄15岁;HIV/艾滋病最高年龄79岁,最小年龄18岁。在医务人员进行诊疗活动中,性活跃人群的血液和性传播疾病是医护人员关注的重点人群,通过以上数据可以看出未成年和老年患者也应关注,在诊疗活动中增强医务人员的消毒隔离意识和隔离防护的依从性对于院内感染防控有重大意义。

3.5 医院制度对于传染病分布特征的影响

2013年以后我院细菌性痢疾发病率显著下降,是由于我院对医务人员防控肠道传染疾病进行了培训和规范,对细菌性痢疾的定义进行了明确;2016年~2017年我院细菌性痢疾和感染性腹泻的发病率显著下降,是由于我院在此段时间暂停了肠道门诊工作。

猜你喜欢
性传播水痘流行性
大学生流行性感冒防治知识、行为及中医知识调查研究
养成健康卫生好习惯 做好流行性疾病预防
儿童接种流感疫苗对预防流行性感冒的效果观察
2010~2015年合肥市某三甲医院梅毒流行特征报告
生水痘真难受
爸爸得了水痘的时候
性病并不是只能通过性传播
酶联免疫吸附法与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在梅毒检验中的诊断价值对比评价
艾滋病的防治与护理
水痘王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