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针对在心血管外科监护室药物管理中开展目视管理的具体效果展开探讨与分析。方法 在心血管外科监护室药物管理中应用目视管理中的颜色、看板、区域线等方式,对比目视管理方法实施前后关于心血管外科监护室药物不良事件的发生几率。结果 实施目视管理后,该院心血管外科监护室中的药物不良发生率为0.57%,较之前的5.65%发生明显改观;目视管理实施后,专家小组所得出的心血管外科监护室药物管理质量评分为(97.36±3.62)分,显著高于目视管理方法实施前的(84.17±2.97)分,以上数据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心血管外科监护室应用目视管理方法开展药物管理可有效降低药物差错事件的发生几率,与以往相较药物管理质量更高。
[关键词] 目视管理;心血管外科;监护室;药物管理;不良事件
[中图分类号] R4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19)05(a)-0059-02
心血管外科通常具有医嘱变动大、患者病情变化快、频繁使用高危药物、药物种类众多等特点[1]。为降低心血管外科监护室药物不良事件的发生几率,该院于2016年9月起针对心血管外科监护室药物开展了目视管理,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该院心血管外科监护室于2016年9月起对药物开展目视管理,2014年3月—2016年8月间共有496例接受药物医嘱病例,2016年9月—2018年10月间共有524例接受药物医嘱病例。该院心血管外科监护室具有隔离区1个、监护区3个,每个监护区均设有单独的抢救车、药品储存柜与治疗台,以医院药品管理中心所制定的相关规定以及科室的实际需要为依据完成备用药品基数表的制定,向该院药剂科定期申请领取备用药物。
1.2 方法
颜色、区域线、看板等均为常见的目视管理方法,该次研究将通过对上述3种方式的应用来科学管理心血管外科监护室药物。
1.2.1 颜色方法 ①泵入药物标签。以各类药物的实际使用频率为依据,统一制定输液泵泵入高危药物的标签。将心血管外科监护室中应用率较高的高危药物分为七类,分别为:强心类、降压类、升压类、镇静镇痛类、利尿类、抗心律失常类、其他类,并利用黄色、绿色、红色、蓝色、紫色、橙色、白色对上述各类药物进行标注。利用规格为3 cm×5 cm的统一标签对泵入药物进行标注,标签上详细标注药物的名称、剂量、患者的床号、姓名以及药物使用的时间、日期。
②备用药物标签。医院中各科室以自身实际需求提出申请,从医院药房领取获得的、由科室负责保管的抢救药、急需药、麻醉药等即为备用药,其中麻醉药物需放置在具有钥匙、密码双重保险的保险柜中。在药品储存柜上标注应用率较高药物的保存原则,确保科室中1个隔离区、3个监护区中药品储存柜、治疗台具有相同规格,并统一药品储存柜中的药品摆放顺序。将每个储存柜划分成8个相对独立的空间,并对“同层同类”药品存放原则予以严格遵循,做到每层药物标识颜色不同、每层药品分类分格放置。药品储存柜中的药品需充分遵循“左进右出”原则,在需补充药物时将新补充药物放置于空间左侧,每次取药时优先取区域右侧的药物,定期清点药品储存柜中药品,在空间最右侧放置临过期药品。
1.2.2 看板方法 将看板放置在每个区域的治疗台前,并在看板上详细标注位于每层药品储存柜空间的药物、各类药物的标签颜色、各类药物可导致的不良反应、各类抗生素的皮试配置、药瓶安全管理制度、药物配伍禁忌等。在临床实践过程中一旦发现如新配伍禁忌等药物异常,需及时在看板上进行记录。
1.2.3 区域线方法 该研究在瓶装注射液管理工作中应用了目视管理区域线方法,在各区治疗台下方柜子中存放浓度、容量不同的葡萄糖注射液、容量不同的生理盐水、灭菌注射用水等瓶装注射液,并在此区域设置区域线,在同一区域线中存放同一种注射液,若区域线内的注射液数量小于该区域储存极限的1/2时则对该类注射液予以及时补充。
1.3 观察指标
对实施目视管理方法前后我院心血管外科监护室药物不良事件发生情况进行统计,药物不良事件具体包括药物过期、药物丢失、备药不足,不良事件发生率为不良事件发生例数在总接受药物医嘱例数中所占的百分比。由医院10名高级专家组成的专家小组依据目视管理方法实施前后不良事件發生情况为依据对心血管外科监护室药物管理质量进行评分,总分100分。
1.4 统计方法
数据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采用百分率(%)表示计数指标,采用平均数±标准差(x±s)表示计量指标,分别采用χ2和独立样本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目视管理方法实施前后药物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对比
实施目视管理后,该院心血管外科监护室中的药物不良发生率为0.57%,较之前的5.65%下降,经统计学检验发现相关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目视管理方法实施前后药物管理质量对比
目视管理方法实施后,专家小组所得出的心血管外科监护室药物管理质量评分为(97.36±3.62)分,显著高于目视管理方法实施前的(84.17±2.97)分,经统计学检验,发现两组数据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现如今,在临床当中常会出现一系列药物管理方面的不良事件,造成此种现象的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从事药物管理工作的相关人员因部分药品包装相似而对其进行了错误运用,以及因对药品摆放不熟悉而降低药品摆放工作效率等等[2]。此类事件的频发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人们对医院服务质量的信心,对和谐医患管理的建立十分不利。
目视管理方法是一种较为先进的精益生产方式,起源于上世纪60年代,目视管理是一种管理方式,旨在提升某种生产活动的实施质量与效率,其对于某种现场生产活动的组织一般建立在色彩适宜、形象直观的各种视觉感知信息上[3]。相关研究结果显示,人类的行动62%源自于“视觉”感知,因此,目视管理又被称之为看得见的管理,十分直观与形象[4]。
该研究得出,实施目视管理后,该院心血管外科监护室中的药物不良发生率为0.57%,较之前的5.65%发生明显改观;目视管理实施后,专家小组所得出的心血管外科监护室药物管理质量评分为(97.36±3.62)分,显著高于目视管理方法实施前的(84.17±2.97)分(P<0.05),与谢娟玉等人[5]的研究结果(目视管理在心血管外科监护室药物管理中的应用)相符,说明利用目视管理方法管理心血管外科监护室药物具有一定的可行性与科学性。通常情况下,心血管患者在接受外科手术之后均需要使用多种类型的血管活性藥物,其中有些药物的包装十分相似,但却具有各不相同的作用,一旦在取药过程中出现疏忽则非常容易对患者生命造成严重威胁。目视管理方法实施之后,医护人员可依据不同药物的不同作用对其进行分类,在“三查七对”基础上又增加了一项核对颜色的内容,在为药物使用增设了一道安全屏障的同时又不会在很大程度上增加医护人员的工作负担。
综上所述,在心血管外科监护室应用目视管理方法开展药物管理可有效降低药物差错事件的发生几率,与以往相较药物管理质量更高。
[参考文献]
[1] 韦艳征.目视管理在病区备用药物管理中的应用效果[J].人人健康,2017(22).
[2] 苏琴,何桂娟,金瑛.目视管理在病区备用药物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护理管理,2014(7):766-768.
[3] 孙小波.病区备用药物管理中目视管理的运用[J].医药前沿,2018,8(3):374-375.
[4] 宋锦.目视管理在病区备用药物管理中的应用分析[J].临床研究,2016,24(3):23.
[5] 谢娟玉,谢霞,李乐之.目视管理在心血管外科监护室药物管理中的应用[J].当代护士,2017,14(10中旬刊):164-165.
(收稿日期:2019-02-18)
[作者简介] 万孟琴(1982-),女,湖北孝感人,专科,护师,研究方向:胸心血管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