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刚
[摘要] 目的 分析耳鼻喉科院内感染发生的危险因素和管理措施。方法 对该院耳鼻喉科自2012年8月—2018年10月收治的760例住院患者的临床数据和相关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首先对760例耳鼻喉科住院患者发生院内感染的状況、发生院内感染部位的分布状况进行统计;最后对比是否发生院内感染的研究组及对比组的共计760例住院患者的基础资料方面的差异,比如患者年龄、患者性别以及患者住院时间和季节等。结果 此次研究中发生院内感染的20例划分为研究的耳鼻喉科住院患者,发生院内感染概率、年龄平均值、住院时间平均值、夏季住院患者感染率、预防应用抗菌药物患者感染率等均优于对比组(P<0.05),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结论 在耳鼻喉科中接受治疗的住院患者,其发生院内感染状况有着多个方面的原因,要想免除或降低发生院内感染的概率,必须有针对性极强的管理对策。
[关键词] 耳鼻喉科;院内感染;危险因素;管理对策
[中图分类号] R19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19)05(a)-0016-03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risk factors and management measures of nosocomial infection in otolaryngology. Methods The clinical data and related data of 760 inpatients admitted to the otolaryngology of our hospital from August 2012 to October 2018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The incidence of nosocomial infections and the distribution of nosocomial infections in 760 inpatients with ENT were statistically analyzed. Finally, the differences in basic data of 760 inpatients between the study group and the comparison group with nosocomial infection were compared, such as the patient's age, gender, and hospitalization time and season. Results Twenty patients with nosocomial infections in this study were enrolled in the otolaryngology hospitalized patients. Compared with the comparison group, the probability of in-hospital infection, the mean age, the average length of hospital stay, the infection rate of hospitalized patients in summer, and the infection rate of patients with antibiotics in the stutdy group were better(P<0.05). There was a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Conclusion Inpatients who are treated in the otolaryngology department have multiple causes of nosocomial infections. In order to eliminate or reduce the probability of nosocomial infection, it is necessary to have highly targeted management strategies.
[Key words] Otolaryngology; Nosocomial infection; Risk factors; Management strategy
为了达成在探索、讨论以及分析耳鼻喉科院内感染发生的几大危险因素以及相应的管理对策的基础上尽可能减少院内感染发生的概率这一主要研究目的。对该院耳鼻喉科自2012年8月—2018年10月收治的760例住院患者的临床数据和相关资料加以整理,作为此次研究的主要对象,进行探析院内感染发生危险因素以及相应的管理对策方面的研究,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对该院耳鼻喉科收治的760例住院患者的临床数据和相关资料加以整理,作为此次研究的主要对象,之后基于住院患者是否出现院内感染状况,把所有患者划分为研究组(感染住院患者)和对比组(未感染住院患者)。此次研究的760例住院患者中男性住院患者与女性住院患者分别为400例与360例,所有住院患者的年龄区间大致在7~81岁之间,年龄平均值为(51.23±11.34)岁。
1.2 方法
对该院耳鼻喉科自2012年8月—2018年10月收治的760例住院患者的临床数据和相关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首先对760例耳鼻喉科住院患者发生院内感染的状况、发生院内感染部位的分布状况进行统计;最后对是否发生院内感染的研究组及对比组共计760例住院患者的基础资料方面的差异,比如患者年龄、患者性别以及患者住院时间和季节等[1]。
1.3 统计方法
此次研究中采用的是专业化的SPSS 21.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和处理数据,其中,应分别使用率或百分比和分类变量和连续变量,可以使用χ2检验方法和t检验方法进行组间数据的比较,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对比分析研究组及对比组发生院内感染的状况
两组院内感染情况见表1。
2.2 对比分析研究组及对比组院内感染发生的危险因素状况
此次研究中发生院内感染的20例划分为研究组的耳鼻喉科住院患者的年龄平均值为(64.45±12.45)岁、住院时间平均值为(13.78±4.51)d,均远远高于划分为对比组的没有发生院内感染的760例耳鼻喉科住院患者的年龄平均值为(49.32±11.45)岁、住院时间平均值为(10.14±3.34)d。这两方面的状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3.1 讨论耳鼻喉科住院患者院内感染发生的危险因素
医院感染管理的环节众多,有众多的組成部分,但是却不得不提到耳鼻喉科诊疗中的污染管理这一环节。主要是因为这一环节是众多环节中最为薄弱的一环,逐渐地医务工作者也慢慢将视线转向这一工作[2]。据此次研究结果得出,发生院内感染概率为2.63%,发生院内感染的部位大体分布在伤口、肺部、消化系统以及泌尿系统几大部位[3]。发生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众多,大体如下:①年龄因素。此次研究中发生院内感染的20例划分为研究的耳鼻喉科住院患者的年龄平均值为(64.45±12.45)岁,远远高于划分为对比组的没有发生院内感染的760例耳鼻喉科住院患者的年龄平均值为(49.32±11.45)岁这一状况,很好的提示出患者年龄和发生院内感染概率之间呈正相关关系;③侵入性诊疗操作因素。针对耳鼻喉科住院患者开展的诊疗中避免不了要进行侵入性诊疗操作,比如间接喉镜或鼻内镜等实施,会使患者的黏膜完整性受到破坏,使病原微生物有了一条可以轻易入侵和感染的途径[4];④预防应用抗菌药物因素。诊疗中大量抗菌药物的应用,极易对正常菌群的分布产生严重的影响,最终因为条件致病菌繁殖过度这一因素而变成院内感染发生的危险因素;⑤温差过大因素。夏季天气太过炎热,使细菌有了快速繁殖的条件。加之开放空调,使室内和室外存在着较大的温差变化状况,进而致使发生呼吸道感染的患者人数骤增;⑥严重污染因素。医院空气中存在着较多的微生物,因而假如患者住院时间过长,就使发生交叉感染的概率大大增加[5]。
3.2 讨论预防与管理耳鼻喉科住院患者院内感染发生的对策
①着手开展相关培训活动,促进护理工作人员相关知识的提升。围绕卫生部下发的有关院内感染管理方面的规范开展认真和深入学习的交流活动,开展专题讲座,使相关人员的有关院内感染的基础知识理论和专业技能掌握的更加牢固,最终使控制院内感染的工作更加高效。②着手开展规范执行器械消毒灭菌原则和程序的工作,具体是对于使用后非一次性的口腔器械的处理应该按照消毒到清洗到灭菌的规定程序来进行。③着手开展规范执行无菌操作规程的工作。这主要是由于对于耳鼻喉科患者开展的诊疗活动中,医护工作人员不免要与患者进行直接性的接触,在这一过程中,手成为了重要的传播院内感染的媒介。调节治疗椅的时候,尽可能应用脚控开关进行。④着手开展规范抗菌药物的使用工作。具体是应该对抗菌药物合理使用原则方面、各个类型抗菌药物药理作用方面、抗菌药物抗菌谱方面、抗菌药物抗菌活性方面以及配制抗菌药物要求方面等的内容有一个深入的了解和牢固的掌握。还应该确保医嘱执行的准确性,并且对患者服用药物后产生的一些不良反应状况进行密切的观察。⑤着手围绕患者实际状况开展的相应工作。从此次研究中可以得出,20例发生院内感染的患者都是一些年龄偏大的患者,患者年龄平均值为(64.45±12.45)岁。因而对于这些老年住院患者为了达成促进其体质增强和机体抵抗能力提升的目的,应该给予这类患者营养护理服务。还应该对于合并其他疾病的患者进行积极的治疗。从此次研究还可以看出住院季节也是发生院内感染的一大危险因素,因而在夏季细菌快速繁殖的季节,应该对病房内的换气通风方面、温度和湿度调节方面等工作给予高度的重视。对于择期手术的患者,应该从患者实际状况出发,假如患者病情允许的话,应该在有着适宜温度的季节再开展相应的治疗。⑥作为耳鼻喉科来讲,当感染科开展监督检查工作的时候,应该尽可能配合以及提供帮助,并且完成定期性的采样培养工作。采样来自医护工作者的手、无菌物体表层以及诊室空气等,对于出现不合格的状况,应该立即采取重复消毒措施,直至合格为止。作为感染科来讲,每月应该做好的例行工作有开展监测生物、化学以及灭菌物品的工作,每次解读应该做好的例行工作有开展检测紫外线辐射轻度等工作。另外,还应该完成各项登记工作[8]。
[参考文献]
[1] 谢晓兴,熊高云,沈强,等.耳鼻喉科院内感染发生的原因及对策分析[J].医院管理论坛,2018(1):25-28.
[2] 李生梅.耳鼻喉科患者术后感染因素的探讨及干预对策[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6,10(8):27-28.
[3] 王丹丹,于澜,戢小军,等.耳鼻咽喉头颈科住院患者感染的病原学特点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7(12):129-130.
[4] 张新房.耳鼻喉外科术后感染影响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电子版,2016(93):46.
[5] 陈秋鸿,林丽芳,欧梅辉.护理风险管理在耳鼻喉内镜室感染控制中的应用[J].家庭医药,2016(2):49-50.
(收稿日期:2019-0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