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价值观教育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渗透

2019-08-15 02:32刘鹏雄
读天下 2019年27期
关键词:价值观价值目标

摘要:传统的语文教学的弊端之一是只看重对语文基础知识的教学和对方法的研究,却忽略了甚至缺失了对学生的价值观的教育,语文新课标明确提出了三维教学目标,把价值观教育作为重要的一项目标。本文的目的是想通过构建价值观教育渗透这个模式,以利于同行们探讨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怎样加强价值观教育的研究。

关键词:价值观;语文教学;渗透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生活的不断提高,现代化的经济、科技的发展,只注重培养现实社会所需要的职业技能,只关注基础知识的学习,却忽视了对人格的培养以及对人生意义的教育。语文教育的实质是人生教育,语文的性质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因此,语文教学不仅要看重学生对语文基本知识的掌握、理解能力的提高,还要看重学生的情感态度的变化和价值观的形成。

一、 语文教育中价值观教育的内涵

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要求:“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不应把它们当做外在的附加任务。应该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把这些内容贯穿于日常的教学过程中。”价值观是人生观和世界观的核心内容,同时一个人的价值观又决定和影响他的情感和态度。因此价值观教育在语文教学中有着极为重要的地位。可以这么说,如果语文教学中没有了价值观的教育那就是没有灵魂的语文教学。由于传统的应试教育体制的影响,围绕中考、高考语文试卷分数的高低,形成功利型语文教学主宰着课堂内外,谁能立竿见影的取得“高分数教学效果”,谁就是教育的成功者,于是我们有很多语文教师天天强迫学生死记硬背倒成了最为有效的教学方法。这种方法至今已成为语文教育的弊端。这与价值观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缺失有一定关系。

教育的全部价值都体现着人的价值,脱离了这一主体需要,教育价值不复存在。“真正的教育应该以人为出发点,把发展人的素质,提高和扩展人的价值要作教育活动的轴心和归宿。”语文教育是以人为本的教育,它不仅具备提高人的生命价值与生存价值的意义,而且具有创造人的社会生命与精神生命的意义,所以语文教育不仅是让人获得语文知识的过程,也不仅仅是将“自然人”改变成“社会人”的过程。它的更重要的功能是促进人的生命的发展,既要发现学生的个性和天赋,并予以培养、教育,又要注意保护学生其他一切生命能量,使其能和谐发展,让人的整个生命系统充满生机与活力,使学生的个体生命富有意义,人生会更有价值,在语文传承中,有价值的人生才能获得永生。在现实生活中,人的价值是一个极为重要和普遍受到关注的问题。对于青少年学生而言,因为他们的生活环境不同,对于什么是价值、人应当树立什么样的价值观、如何实现人的价值等问题的看法,是因人而异的。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正是每一个语文教师义不容辞的职责所在。

二、 价值观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渗透策略

(一) 渗透模式构建

以马克思主义价值观和科学的教育理论为指导思想。

该模式要顺利实施,应具备的内在条件是:学生应具备自主意识、探究意识、合作意识、勇于创新的精神。外在条件是:教师积极的引导,给学生们创造更多的更好的思维空间。

(二) 实施过程

以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伟大的悲剧》(茨威格)一课为例,简介一下该模式的操作流程:

1. 教学目标的渗透。作为教师应该先明了教学目标,且始终围绕这个目标展开。语文的三维目标是相互渗透、融为一体的,价值观的教育目标是知识与能力、过程和方法这两个目标的灵魂,知识与能力是价值观的载体,单单地进行价值观教育,离开语文的基本内容,那价值观教育则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了。同样,语文知识学习的过程,也即是价值观形成的过程。积极的价值观形成,就要借助于另外兩个目标的完成才能实现,它是渗透于前两个教学目标之中,是在教学过程之中方能完成的。

以本课为例,要让学生在快速阅读课文过程中,抓住重要的文本信息,并能够概括内容要点。引导学生品味本文的细节,在自主合作探究中展开学生与文本的对话,从而感受人物崇高的精神品质,培养学生团结合作、勇于牺牲的精神,从而确立正确面对失败的人生态度。这样才会对学生形成积极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起着促进作用。

2. 教学过程的渗透。依据教学目标,围绕教学内容,充分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选择教学方法,这一课以“情感体验”为教学主线,通过整体感知、细节品味等途径,运用朗读、讨论等方法,引导学生深入文本,感受人物心理,与高贵伟大的灵魂对话;与自己对话、与同学老师对话,在这种感受、体验、交流的课堂学习过程中逐渐提升情感态度价值观。以本课为例,因为本课篇幅较长,课前要先组织学生进行充分的预习,熟悉故事情节,然后采用五个环节的教学,努力引导学生体验文本中蕴藏着的感情。

第一个环节让学生用简洁的语言介绍这个故事;第二个环节让学生用一个词(比如:震撼、钦佩、崇敬)来形容读完文本后的感受或心情;第三个环节要求学生在文章中找出能打动自己的情节,学生通过再读课文,与作者对话,与事件中的人物进行对话,强化了他们的情感体验;第四个环节,学习小组选择最打动你的情节,讨论“是什么打动了你?”,对一些情节中的语句或关键词要反复品读,以加深学生的感受和体验;第五个环节教师可以用这样的几句话来总结:自己打败自己是最可悲的失败,自己战胜自己是最可贵的胜利。人可以失败,但绝不可以被打倒。今天我们需要的是什么,从本文中你可以体验得到。

3. 师生行为的渗透。良好的行为养成教育是价值观在语文教育渗透中的最终的表现形式。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一个人要实现自己的价值,就必须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在实践中贡献自己的才智,从而使自身的价值得到充分的实现。在语文教学实践中,渗透着积极的人生观、价值观,并付诸于日常生活、学习、工作和交际的行为养成中去。积极的价值观形成是宗旨,良好的行为习惯养成是目的,两者有着密切的联系,影响也是双向的。通过学习《伟大的悲剧》一文,使学生能够感受这种人类勇于探索的精神,为事业而献身的崇高品质和强烈的团队意识。

4. 教学评价的渗透。积极的价值观今天已被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提到议事日程,各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重视和利用教学时机,认真地把这一要求贯彻下去,同时,评价的方法也应有所改变,切忌把考试作为唯一的方式。我们可以采用个人代表作品档案法、观察法、活动法,学生的自我评价法,学生间相互评价法,测验法等多种评价方法,教师要将积极的价值观渗透到评价体系之中,以全面考察学生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中国教育部.语文课程标准[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钟远波.试论音乐教育的人文价值[J].教学月刊,2006(2):59.

作者简介:

刘鹏雄,陕西省榆林市,陕西榆林子洲县教学研究室。

猜你喜欢
价值观价值目标
我的价值观
价值观(二)
价值观(一)
一粒米的价值
“给”的价值
知名企业的价值观
小黑羊的价值
放大你的价值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3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4练习(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