佟雪红,贾倩,王加连
(盐城师范学院 海洋与生物工程学院,江苏 盐城)
国家关于高等教育的规划纲要中曾经指出,现代化的大学教学“要注重学思结合,倡导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帮助学生学会学习”,这为以后教学模式的改革指明了方向[1]。为此,各个高校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加大对在校生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力度,相继实施了包括蓝墨云班课、微课、翻转课堂、师生共同体、体验式教学、线上线下相结合等混合式教学模式,以此来改善教学效果、提升人才培养质量[2]。
混合式教学早在1999年由美国首次提出,是伴随着现代化信息技术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主要就是将在线的网络教学与传统的课堂教学进行有机融合,对常见的课堂式教学方式进行重构,突破了时间和空间对教学活动的限制,在发挥教师引导作用的同时,注重学生学习过程中创新性、创造力和积极性的充分发掘[3]。
在混合式教学模式下,通过“线上”加“线下”的有机结合,将高等教育中教和学的行为灵活延伸,借助于网络学习平台,教师可以根据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而学生则可以按照自己的需求进行自主学习,真正实现因材施教。
开展混合式教学是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必然趋势。据大数据分析结果显示,我国的手机市场占据世界第一位,4G 网络亦覆盖了绝大多数人群,网络速度已经全球领先,在快速发展的信息时代,年轻的学生群体更倾向于通过移动设施和网络平台进行更全面、更多元化的学习。通过这样的自主性学习,学生不仅能充分合理地安排时间,有效整合一切积极因素,不再受限于固定的45分钟,而且还能够最大化地拉近师生的关系,大幅度提升互动性、增进交流,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全面发展。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传统的封闭式的课堂教学已然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因此,适时推动混合式教学模式是非常必要的举措。
随着移动互联网+大数据时代的到来,近年来各种信息化教学手段也相继出现,比如蓝墨云班课、微课、翻转课堂、雨课堂等教学模式逐渐走入学生课堂。这些新型的教学方式的突出特点是多元化,集合趣味性、新颖性、互动性、灵活性和实用性为一体,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意识,端正了学生的学习态度,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学生积极参与到整个教学环节中来,开展多元化的自主学习。
传统的课堂教学就是教师的教加上学生的学,教和学两种行为模式被分割开来,而且受限于45分钟,为了完成知识点的讲授,每堂课的大多数时间是以教师的教为主,能让师生互动的时间非常少,学生只能被动地学,教学效果也大打折扣。
而随着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实施,教师可以将预习的内容提前推送给学生,而学生则可以自由地利用各种碎片时间进行学习,然后将不懂的问题做好标记及时反馈给任课教师,真正做到实时互动。借助于互动性学习,教学活动能够实现三项改变:首先,教学内容由繁杂性向系统性改变;其次,教学目标由单纯的知识传授向问题启发转变;再次,教学活动由单向输入向多元化互动改变;通过上述三项改变,教师能够有针对性地授业解惑,提升课堂效率。
混合式教学模式通过互联网技术和信息平台的综合运用,既让教师能灵活机动地安排教学内容,也能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的学习资源,实现课堂教学的纵深延伸。该模式主张学生借助于互联网平台获取基本知识,再通过传统的课堂教学与教师和其他同学进行互动交流和思维碰撞,以此来实现对理论知识的吸收理解和学以致用,实现学生自身应用能力、创造能力和协作能力以及创新思维方式的提升,而这些都是学习层次深度化的具体表现。
在推动混合式教育模式的过程中,学校层面在政策上应该给予全方位的支持。同时,在客观条件上也要进行保障,比如:实现互联网的全校覆盖,优化各种线上教学设备,建立专业的部门和队伍来为广大师生提供技术服务,以此来保证混合式教学的实施。
教学资源的质量直接决定着教学效果的高低。优质的学习资源能够帮助学生快速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反之,则会大大降低学生的兴趣。因此,任课教师首要任务是根据人才培养方案、教学大纲、学生学习水平、课程特点等因素在网络平台上建设教学资源,形成人性化的资源管理中心,按照“一切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为学生提供全方位的学习服务,提升教学效果和学习氛围。
在线下的课堂教学活动中,需要针对不同的课程内容进行相应的教学活动设计。首先,课前自主预习。教师通过移动设备终端平台将相应的课件、问题、涉及到的课程内容等资源发送给学生预习。其次,课堂教学活动。任课教师依据多媒体技术的运用,灵活采用启发式、问题引入式、案例分析、讨论式等多元化的教学方式进行课程讲授,尽最大可能提升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来,实现自主性学习。再次,学习程度测试。在课堂教学活动结束后,为了检验学生的学习程度,同时也为了巩固知识点,任课教师通过网络平台发布相应的习题进行检验。根据检验结果,教师能够实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水平,为后续课程内容的讲授奠定基础[4]。
以往传统的期末考试评价方式比较单一化,主要是通过期末的闭卷考试成绩来度量学生的学习程度,使得考试成绩无法真实反映学生实际的学习状况。为此,在推行混合式教育模式下,学业的评价方式也应该多元化,加大平时成绩的比重,期末考试成绩与平时成绩各占50%;而考试试卷由客观题和主观题两部分组成,其中客观题由网络平台自动判分;平时成绩的形式也应丰富多彩,包括课堂讨论、单元作业、单元测验成绩、课程调研报告、课程小论文、小组合作等,按一定比例计入总分,以此来促进学生更好地开展自主性学习、过程性学习和体验式学习。
实施混合式教学模式是高等教育与社会改革发展的必然产物,它颠覆了单纯意义上的课堂教学,让学生真正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实现自主学习。总之,社会的发展离不开创新,在互联网+信息时代背景下高等教育也要完成改革和转型,混合式教学是一种新颖的、多元化的模式,值得各大高校积极推广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