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步娥
(莆田学院,福建 莆田)
大学生是社会发展的直呼要动力,在大学教育中管理形式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能够直接影响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柔性管理在大学生生活管理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位置,柔性管理将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生活行为规范结合在一起,将管理进行得更为人性化。本文中将对如何在大学生给管理中进行柔性管理,培养大学生良好的学习生活方式,进而提升高校教育质量和成果。
柔性管理是结合被管理者的心理特点和行为规律,将被管理者的生活潜意识作为研究的对象,用潜移默化的形式影响被管理者,起到约束行为,促进全面发展的重要作用。在柔性管理中,人即是管理的主体,又是被管理的客体,是管理行为实行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将人的发展需求和情感需要作为管理实行的前提和基础,进行具有科学性与合理性共存的管理形式。
在新时代的大学生发展环境下,大学生不断展现出极强的独立自主意识,具有自身独特的个性,面对刚性管理,极易引起大学生的反感心理,阻碍大学生自身性格的发展,难以有效调动其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而采用柔性管理,能够尊重大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内心感受,将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放在主导地位上,展现出教育教学中的人文主义思想。能够促进教育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同时推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进程。
大学管理系统中理性成分偏多,管理者建立了一个完整的组织结构,提出了众多具有强制性的规章制度,对学生的行为进行严格的奖惩机制处理,在规章制度实行的过程中反复强调学校的教育主导地位以及在学校中校领导层的权威性和等级性。在这种层层分割、制度严明的管理进程中,学校忽视了教师和学生之间良好关系的维护,也忽视了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尊重,学生自身主观能动性的启发和调动。刚性管理中缺少了学生的民主性和平等性,师生之间的关系是严格的管理和被管理关系,人性的自主性和情感表达受到的规章制度的压制,难以进行全方位的发展。
现阶段大学校园中实行的管理形式主要是量化考评,管理者为了将学校的管理程序设定成严格流水线,颁布了一系列的教育规章制度,教师的教学能力和学生的个性发展难以拥有充分的空间和平台。在管理上实行频繁的检查、项目众多的考评,量化管理现象严重,冗杂的日常管理项目增加了教师的工作压力,同时束缚了教师在教学上的创造思维。高校中部分工作是不适合量化管理的,然而校园内部的管理却将绝大多数的考评量化评价,将教育教学、教师的职业道德水平、学生的发展节奏等进行量化处理,造成校园内部文化的乏味枯燥。
当今社会中的高校管理忽视了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将规章制度贯彻落实到校园建设的各个环节上,并未根据学生的发展需求进行管理,针对校园内出现的具体变化难以进行有效的调整,校园管理矛盾逐步倾向于个体的成长发展,成为校园发展进程中的绊脚石。刚性管理忽视了学生之间成长发展的差异,将服从作为学校管理的重中之重,学生成为学校管理制度的牺牲品,难以适应高校发展的需求。
教师劳动时间是没有具体的规定和评价标准的,同时教师工作成果的展现,价值实现的时长以及教师发展中的需求等并不能采用量化的评价标准。同时,人类在看待事物的同时难以保证全方位的理性思考,受到感性因素的影响较多,对评价标准也难以实现绝对精准的估量。对既定标准的狂热追求导致忽视了管理进程中的不确定因素,以及管理者的主观能动性,将教师的教学工作和教学评价体系完全建立在刚性的评价标准上。这样一方面影响教师的工作创造性和积极性,另一方面导致教育教学评定的盲区和误差。
教育理念中的“以人为本”强调教育主体的合理化,教育教学中教师和学校应当尊重学生在教育中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个性发展,了解学生的实践能力,合理利用学生的学习技能,不断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成长。在教育进程中提升学生的精神文明培养力度,帮助学生综合发展、全面发展。
大学教育中对“以人为本”理念的贯彻落实便是“以教师发展为本”。教师应当在教学工作中培养具有先进的教学方式,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具有积极的科研主动性,通过自身的完善和努力不断提升教育教学工作成绩。实行严格的自我管理和自我规划,明确学生的成长需求和发展计划。将教师的成长和发展作为工作的最佳目标,创建良好稳定的教师成长发展环境,将大学生教育教学工作落在实处。
大学教育的根本目的是教书育人,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应当将学生作为学校建设和发展的中心。学校应当将培育具有高水平的,极强的社会实践能力和工作能力,具有终身发展和全面发展技能的学生作为办学的最终目标,这也是学校教育教学能力的最佳体现。
由此可见,大学教育在制定教学管理方式的同时,应当一视同仁地面对学生,将学生看成平等的主体,给予学生更多的人文主义关怀。学校通过人性化的教学管理,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帮助学生全面发展。同时将学生放在教育教学的中心环节上,尊重学生的主观思维、生活习惯、课程选择等,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广阔的平台。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发展需要,进行教学内容的配置和教学资源的整合,保障学生拥有稳定和谐的教育环境。在柔性管理中“人性化”是最为重要的标签,“人性化”管理和“个性化”管理是具有相似性的。高校教育管理中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才能够不断增强自身的主人公意识,尊重学校的管理方式和管理手段,更好地践行和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为校园管理的顺利实行奠定坚实的基础。
邀请师生共同致力于校园文管理和决策的做法是柔性管理在高校管理中的具体方式之一。邀请师生共同管理学校能够增强师生共同管理学校的民主意识,提升学生和教师在校园建设中的幸福感。其一,能够激发教师的主人公意识,提升教师工作的责任感,不断强化教师的自我认同和自我肯定,提升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其二,教师投身于学校的管理工作能够增强校园管理工作可信度和透明度,学生接受校园管理的过程中倍增信任感,逐渐将外在的约束管理转化成内在的自主意识,学生、教师、学校逐渐链接成一个整体。共同管理和共同决策制度能够体现学校对学生和教师个体的尊重,其中工作内容主要有人才培养模式的确定,教学计划的落实,教学改革的方向。师生共同管理和决策平台在制度上保障了学生和教师对校园管理的知情权和参与权,是现阶段“人文主义”柔性管理中重要的革新方向。
校园文化的核心因素是校园价值观,建设具有教师和学生多重价值观的校园文化是增强校园凝聚力的必然选择,在推动校园精神文明建设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建设和谐融洽的校园环境是建设校园文化的中心环节,建设过程中不断增强校园文明中“人文主义”建设,倡导和谐愉快的校园管理机制。这一理念不尽反应在校园建设的物质层面,更多反应在校园文化建设的精神方面,将人文主义精神融汇在教育教学管理中,不断建设先进的柔性管理模式。教师发挥教育教学创新能力,学生积极主动接受学校教育引导,师生之间具有良好的合作氛围,是当代高校建设中重要的基础和保障。
综上所述,当代高校中的柔性管理,应当改变以往传统的教学模式,采用更具人文主义精神的方式引导学生建立具有自身特点的校园规章制度模式。通过柔性管理,不断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帮助学生设定更为全面的发展计划,在积极学习和主动学习的进程中逐渐建立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养成全面正确的精神文明素养。高校应当不断发现大学教育管理中刚性管理性质过强的方面,适量融入柔性管理方式,建立符合本校的管理方法,促进各高校校园建设的稳定和谐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