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小学班级合唱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2019-08-14 21:50关月喜
赢未来 2019年15期
关键词:班级合唱渗透德育

关月喜

摘 要:德育是学校教育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在班级合唱中发挥音乐学科的德育功能,是优化学生德育认知的重要途径。在班级合唱教学中渗透德育的方式是多样化的,如抓实合唱常规训练、在教学中运用激励方式促学习、善用合唱教学方法进行渗透等。在教学中,我们应结合教学内容选择适当的教育形式,让学生在受到美的熏陶的同时,得到良好的德育教育。

关键词:德育;班级合唱;渗透

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德育是学校教育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是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音乐学科的德育功能是毋容置疑的,“声乐之入人也深,其化人也速,故先王谨为之文。”(荀子《乐论》),这正是音乐教育德育价值的重要体现。新课标也提出“音乐是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音乐教育应寓思想教育于艺术教育之中”。班级合唱作为校园合唱艺术的表现形式之一,已逐渐成为音乐常态课。在班级合唱教学中继续发挥音乐学科的德育功能,是优化学生德育认知的重要途径。如何在班级合唱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

1 抓实课堂常规训练,渗透德育教育

合唱的常规训练如正确的歌唱姿势、呼吸(气息)支持、发声功能状态,准确的语言表达(咬字吐字)、音高、节奏和情感表达等,不仅能让学生掌握合唱的技能技巧,通过长期严格抓实常规训练,还能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严谨的学习态度。如在训练中为了唱好一个音、用好每一个呼吸、唱准确每一个字,一遍又一遍地反复练习,每一遍都力求有新的进步,达到新的要求,这种精益求精的训练模式,可以让学生在训练过程中体会严谨的学习态度对训练效果的影响,借以渗透良好学习习惯和严谨学习态度的德育教育。

班级合唱是一个班学生的合唱,音乐素质存在参差不齐的情况。基于这种情况,班级合唱教学中,学生面对一些比较复杂的节奏时,难免会出现畏难情绪。如作品《无锡景》时的出现的“”节奏,有些学生在演唱这个节奏时故意小声或者干脆不唱,这是由于学生对这个节奏把握不好,不敢大胆表现出来缘故。为了帮助学生克服这种畏难情绪,唱好这个节奏,我要求学生把速度放慢,先把前倚音节奏的时值弄明白、念清楚,再弄明白附点节奏,最后再合起来把整个节奏念出来,反复练习直至完全掌握后,再填上旋律和歌词演唱,并逐渐加快速度,直至原速。并在这样先分后合、先慢后快、先易后难的学习过程中适时点拨,让学生明白只要勇于面对困难,并积极寻求解决办法,困难就能被解决。借此树立学生学习的自信心,优化德育认知[1]。

2 以竞争促学习,渗透德育教育

在多声部合唱教学中,分声部练习是常用的方式。在分声部练习时,老师不能同时兼顾多个声部的练习,这就需要声部长带领队员进行练习了。但由于小学生的自制能力较弱,自觉性较差,让孩子们自觉进行练习有一定的困难,可能有的学生会开小差,有的甚至会打闹而影响别人练习。为此,在教学中,我采用轮流竞争制推选声部长。课前由该声部学生推选上节课表现好的学生当声部长。分声部练习时,由推选出的声部长带领大家,按老师的要求认真唱好每一个音符、每一句歌词等,完成自己的声部练习。声部长推选的良性竞争既可以激励每个学生不断严格要求自己,又可以让学生保持紧迫感,制约自己的意识行为。长此以往,能提高学生的自觉学习意识,对学生养成自觉学习的德育教育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3 善用训练方法,渗透德育教育

合唱是一种集体性的艺术表现形式,需要队员之间的默契协作,队员与指挥之间相互协调和密切配合;需要个人的演唱服从整体的要求,各声部融为一体,达到和谐之美。因此,在班级合唱教学时,我经常通过对比引导学生感知优美的声音,并在这过程中明白美的声音是通过不懈努力而获得,从而明白勤奋刻苦、持之以恒对学习的重要意义;经常引导学生去倾听别人的声音,学会把自己的声音和别人的声音融为一体,感受整体声音的协调性及和声效果所带来的美感,体会集体力量的强大和整体的凝聚力,认识到自己是整体中的一员,必须服从整体,明白个人只有融入集体才能发挥自己的价值。平时鼓励和组织学生参加各类演出和比赛,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会与他人合作,增强集体荣誉感和团队精神。

在班级合唱教学中渗透德育的方式是多样化的,我们应充分利用音乐独特的艺术魅力,结合教学内容选择适当的教育形式,让学生在受到美的熏陶的同时,得到良好的德育教育。

参考文献

[1]《合唱與指挥教程》周正松 著  华南理工大学出版2005(01).

猜你喜欢
班级合唱渗透德育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班级合唱教学的有效方法
小学音乐班级合唱教学实践研究
浅谈语文课堂的情感教育渗透
在印度佛教大会感受日本“渗透”
初中阶段开展“班班有合唱”的实践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