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锦平
摘 要:素质教育的改革打破了传统的教学课堂,更加重视学生的主体性和自主性。但是我国农村初中课堂教学中受传统理念的影响,在改革上还存在较多的问题,无法满足新课标的要求,不能真正提升初中生的数学素质。本文简单阐述了农村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改革存在的问题,并探索了应对措施。
关键词:农村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改革;问题和对策
1 农村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改革存在的问题
在社会压力不断增大的情况下,家长和教师开始重视初中生的学习成绩,数学作为重要的学科,一直被人们视为学习的重中之重。特别是农村家庭一直秉承“读书是唯一出路”的理念,对孩子的考试和升学之事比较重视,而很多初中学生一旦出现成绩问题,家长和教师都会予以批评、质问,久而久之,学生心理会受到伤害,陷入自我怀疑的境地,学习的兴趣也会逐渐降低。教师没有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针对性的教学方案,导致学生在学习新的知识时,往往不能很快理解和掌握,学生很容易丧失信心,當学习的成绩一直无法改善时,学生可能产生畏惧和放弃的心理,部分学生的学习境地也会变得更加艰难。
2 农村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改革的措施
2.1丰富教学形式,提高学生的兴趣
教师在数学教学中,需要丰富教学的内容和方式,才能激发学生的热情,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利用学生感兴趣的资源,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而游戏活动就是有效的方式[1]。很多初中生都因为较大的学习压力而精神紧绷,所以学习效果也不好,利用游戏来进行教学,为学生创建良好的学习氛围,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比如在学习了有关轴对称的图形之后,教师可以将学生分为几个小组来进行实践比赛,让学生自己利用纸板、画笔等来制作一些轴对称图形,然后将轴对称图形进行分割、移动、拼接等方式进行图案的设计,最后将组成的作品进行全班展示。学生可以对展示出来的作品进行投票,选出最受欢迎的作品,教师可以给予一定的奖励。在这个游戏中,学生的积极性被调动,同时学生需要在思考中进行动手操作,更要利用轴对称的特点完成有用,学生不仅可以体会到学习的乐趣,还能够提高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提高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2.2重视差异性教学,提高教学针对性
关注初中学生的差异性,才能够真正实现以人为本、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所以教师要重视对不同学生安排不同的教学内容,让他们可以有目的、有方向地学习,既能够在自己能力范围内解决数学问题,掌握基本知识,又能够激发学生向更难的知识挑战,提高他们学习的积极性。比如在学习《整式乘法》这个课程时,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能力差异性将教学目标分为三个部分:在具体情境中了解单项式乘法的意义;理解单项式乘法的法则;会利用法则进行单项式的乘法运算。而要深入学习和理解该内容,还需要学生结合初一学习的类比有理数运算进行整式运算的基础知识,所以对于基础能力较差的学生,教师要关注他们对这些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可以在课前为学生安排复习旧知识的任务,以为新课教学做好准备。
2.3建设智慧课堂,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构建新型的课堂模式是改革的重点,因此教师可以创建智慧课堂,引导学生在交流互动、合作探索的过程中,促进彼此思维的成长,相互取长补短,实现智慧提升的目的。因此在数学课堂中,教师要设计一些有效的合作探索的活动和学习方式,以促进学生创新思维的成长,构建有效的智慧课堂。比如在探讨勾股定理的证明问题时,让学生带着解决问题的激情和目标,投入到小组合作中。先让学生独自思考5-10分钟,将自己认为可以用来推导的方式记录下来,帮助学生养成自主思考的习惯。再进行组内沟通,交换意见,最后通过讨论和动手实践,找到最佳的答案。在此过程中,学生能够看到对方的长处,也能够认识自身的问题,还能在相互尊重和鼓励中,实现合作共赢。同时合作学习可以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积极参与进来,突出了学生的主体位置,在对问题进行探索的过程中,也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能够有效提升课堂效率。在这样的合作学习中,学生能够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从而从他人那里学到更加有效的方法,促进学生智慧成长,激发他们的潜力,从而提升自主学习能力。
3 结语
综上所述,在农村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该重视学生的学习情况,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为目标,分析学生在学习中出现的问题,通过丰富的课堂形式和内容,构建和谐的教学氛围,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享受快乐,真正认识数学知识的价值,提高对学习的积极性。教师还要对学生进行科学引导,为其构建科学的课堂,提升其自主学习的能力。
参考文献
[1] 廖婷. 农村初中数学两极分化的原因及对策研究[J]. 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 2019, 000(002):154.
[2] 陈国礼. 初中数学教学中出现两极分化的原因及对策[J]. 明日, 2018, 000(034):P.170-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