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近代西方以坚船利炮的方式冲击了古老的东方文明,这种野蛮的接触冲击了中华文明的自信。国人在仰慕西方文明、学习西方文明的道路上走了一个多世纪,在进入新世纪,人们开始以更理性的态度审视东方文明和西方文明。许倬云先生《中西文明的对照》从全球大历史的视角,以言简意赅的文字客观冷静地梳理中西方文明的源头、流变、困境,描绘了两条文明发展路线图。这种对照引发我们客观认识中西历史,理性探讨未来发展的不断思考。
关键词:中西文明;对照;现代文明
一、 作者介绍
许倬云,江苏无锡人,1930年7月出生,1956年获文科硕士学位,后入美国芝加哥大学进修,1962年毕业于美国芝加哥大学,获人文科学哲学博士学位。有《许倬云观世变》《许倬云问学记》《万古江河》《心路历程》《历史学研究》《求古篇》《开心篇》《西周史》《中国古代文化的特质》《挑战与更新》《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中国文化的发展过程》《现代伦理寓言-东游记》《历史分光镜》、Ancient Chinain Transition、Han Agriculture、Western Zhou Civilization等专著,另有专文及百科全书专篇一百余篇。值得一说的还有作为历史学家,他对社会的民主政治转型颇有贡献,曾经大力鼓吹民主化的实现。他将中国历史上的文官制度,以管理学的观念,分析解释,开了中国管理学研究的另一途径。
许倬云先生不仅以其学贯中西的素养享誉海内外学术界,近二十年来他还致力于历史知识的普及工作,力图将历史的现实意义呈现给大众,即“面向大众的史学”,往往“以浅持薄”——用浅近的语言,把深奥而复杂的学术语言转化为大众易于理解的通俗语言,比如这本《中西文明的对照》249页的一本小书,却勾勒出从原始人类到近代革命的历史大脉络。
二、 关于《中西文明的对照》
这本书的书名的最后两个字是“对照”——既出乎人的意料,有意味深长。一般来说,我们习惯了谈到中西文明的一些差异时,经常使用的是另外一个词“比较”,然而,“比”往往要有高低上下,“较”常常要分胜败优劣。也就是说,在使用“比较”这个词语时,必须要有一个结果。而这种求必的思维,自然是片面的,然而自近代以来,中国人却往往在这个“比较”中丧失了正确的认识。
自从清代的闭关锁国的状态被打破之后,西方文明被人们捧上了天,无论是洋务派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还是维新派的“君主立宪制度”,都是在向西方文明看齐。即便是,新文化运动所引进的“德先生”“赛先生”也是中土无有之物,更有胡适的“我们必须承认我们自己百事不如人,不但物质机械上不如人,不但政治制度不如人,并且道德不如人,知识不如人,文学不如人,音乐不如人,艺术不如人,身体不如人。”
时至今日,改革开放以来,在物质文明的发展过程,百多年前形成的“向西看齐”有增无减,然而国人对中国文明的认知却已经渐行渐远了。以至于学者龚鹏程先生在解释这一现象时,说道“中国在感情上诚然仍是中国人的家园;但在理解上甚或精神旨趣上,当代中国入,尤其是知识分子,其心灵的故乡,却大有可能不在中国而在欧洲、在美国。除了技术器用层次、制度层次之外,在精神、信仰、知识层面,也早已离开了中国。”
然而就在国人仍然“固执己见”的同时,世界文明的格局已经趋于多样化,从而人类对文明的认识也已经提高,昔日的西方文明中心论,已经遭遇到去西方化的反动,多元文化的互相尊重已经成为了一种共识。要想跟上这个世界趋势,国人也就需要重拾对中国文明的认识。但是,重拾中国文明并不是让我们重新回到“天朝大国”的梦境中去,而是能够以理性的视角,从历史的角度全面认识中西文明的发展历程和不同趋势,这就是“对照”的好处。
三、 带给我的思考
最初的本心是带着通过许倬云先生的这本书在中西对照中去更多地了解西方历史,然而真正让我感触最深的还是中国自己的历史,在这种对比中加深了对中国史的整体感知。马克思说:“世界上没有快乐或痛苦,只有一种状况与另一种状况的比较”。历史本身是没有意义的,过去与现在、中国与西方,在这种时间与空间的对比中,历史的意义就出现了。
成长往往是在困惑思考中完成的。这本小书在梳理历史的大脉络中,非常浅显地又提出许多人深思的问题。“然而问题在于,中国人接过来的是一个正在腐烂的‘现代文明,我们怎么能盼望,已经衰败的种子能长出优良的果实?”这是对整个中国近代史“向西方学习”的主题是怀疑和思考,我们一直走的这条路通向的到底是希望还是末路,让我在每每讲到中国近代史时多了几分审慎。
参考文献:
[1]陈慧娟.许倬云史学思想研究[D].合肥:安徽大学,2016.
[2]赵志伟.入世、淑世、济世的一生——读《家事、国事、天下事——许倬云先生一生回顾》[J].语文学习,2014(6):83-85.
[3]闫广英.许倬云:历史的旁观者[J].环境经济,2012(11):67-68.
作者简介:
刘羿,河南省鄭州市,郑州外国语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