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思辨性写作是运用逻辑思维和辩证批判思维,以实证、推理、批判发现的方式,不限文体地自由、个性和创意地表达。思辨性写作具有多样性、普遍性和矛盾性的特点。它不仅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批判独立意识,深度思考自身的价值观,而且有利于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培养人才。但目前学生的思辨性写作状况遇到困境,本文从五个方面提出思辨性写作策略,相信学生们通过不断努力,可以提高思维能力和写作水平。
关键词:思辨性写作;写作策略;展望
一、 引言
新课程标准在学习任务群中提出“旨在引导学生学习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发展实证、推理、批判发现的能力,增强思维的逻辑性和深刻性,提高理性思维水平。”同时顺应了时代发展潮流,建设创新型国家,培养创新型人才,必须要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能力。
但目前却进入了尴尬的局面,现在学生的思辨性写作实际能力普遍并不理想,出现文字表达能力堪忧,逻辑思维能力差,缺乏自我思考和批判性思维等等问题。
出现这种情况主要有三点,一是缺乏思辨性写作的主动性。应试教育的弊端在于学生被动式学习后,失去了对语言文字和写作的热爱。因此,学生对写作缺乏积极主动的刻意练习。
二是缺乏思辨性能力。中小学的写作课堂中,因写作观念是以应付考试为主,写作模式套路模式化,死记硬背优秀作文,缺乏个人思辨性的见解和直觉感知思维,以至于无法有逻辑创造性的表达自己的观点。
三是缺乏思辨性材料。学生课余生活被各种补习班和兴趣班占据大量时间,对语文课外阅读花费较少的精力和时间。缺乏文化知识积累,对生活中的人事物缺乏思考,更没有思辨哪些材料适合观点论证的能力。
因此,重视思辨性写作和新课程标准相呼应,更是为了培养创新性人才。提高学生的思辨性能力,有助于提升思辨性写作水平,同时在写作中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两者相互促进。
二、 思辨性写作的重要性
通常学生会遇到这些类似的情况,上完一节课,读完一本书,听完一次讲座时,会感慨很有收获。可是,若让同学有条理地阐述观点,大多数的回答偏于感性和缺乏逻辑条理性。这是因为学生在听的时候,很容易只听字眼句子,浮于字面意思,没有辩证深入思考,所以难形成自己的独特观点。因此,这就突出思辨能力的重要性,重在培养学生实证、推理、批判发现的能力。
首先,思辨性写作是对大脑中想法的梳理。人最难的是发现自己,面对自己,所以可以通过思辨性写作,帮助我们深度思考,通过实证举例论证,更加了解自己。思辨性写作会让写作者感受到高度的精神愉悦。投入到专注思考的状态,有条理地表明自己的观点。
其次,思辨性写作可以深层次传达情感和信息。让难以言表的心声通过思辨性写作的方式架起一座桥梁,和别人建立较深层次的沟通,更好地与他人相处。在学习工作中,帮助我们清晰地梳理,列提纲写作,使得逻辑清晰,内容饱满。
最后,思辨性写作可以培养学生的批判意识和独立思考能力。和其他类型写作相比,思辨性写作的独特之处,是更价重视将内容系统化和案例逻辑化,展现出自己的批判性思维和辩证思维。
总之,思辨性写作的具有独特的魅力,不仅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批判独立意识,深度思考自身的价值观,而且有利于为建设创新性国家培养人才。
三、 思辨性写作的含义
明确思辨性写作的含义,对深入认识思辨性写作的特点,提升写作策略至关重要。
首先,思辨性写作包含“思辨”和“写作”两个维度。《现代汉语词典》中对“思辨”有两种释义:一是哲学上指运用逻辑推导而进行纯理论、纯概念的思考。二是思考辨析。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提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书面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表达能力,重视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发展创造性思维。鼓励学生自由地表达、有个性地表达、有创意地表达,尽可能减少对写作的束缚,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写作空间。”
那么何为思辨性写作?姑且定义思辨性写作是一种运用逻辑推导的、思考辨析的方式进行的自由、个性和创意的表达。
其次,陈俊忠认为“思辨原则要求作者同时运用逻辑思维和辩证思维。逻辑思维,由分析、判断、概念和推理组成。分析是问题的分解;判断是对事物本质的是非优劣的定性。概念问题,重点在于对关键的抽象术语的提炼与解说;推理是观点推论,是深度探究。”笔者认为,这个定义较为全面的阐释了思辨原则的概念,而思辨性写作同时也重视实证和批判发现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最后,思辨性写作适合什么文体,有学者认为它适合说理文,说理才有思辨,实则是片面的。思辨性写作主要培养学生的批判性发现思维和独立思考能力,进行创造性写作,因此,笔者认为不局限某种体裁。
综上所述,思辨性写作是运用逻辑思维和辩证批判思维,以实证、推理、批判发现的方式,不限文体地自由、个性和创意地表达。
四、 思辨性写作的特點
思辨性写作,不仅能揭示事物的内涵,而且能使写作者有高度的精神愉悦感,表达自己的观点。下面分别从三方面概括思辨性写作的特点,多样性、普遍性和矛盾性。
一是具有多样性的特点,是指对人和事物多角度、多维度的思考问题。对于同一事件,学生可以从人和事物的性质、发展趋势和方向、空间和范围多维度进行辨析思考。进一步可从内部原因和外部表现、直接因素和间接因素、事物的本质特征和非本质特征、偶然因素和必然结果、整体与部分、历史与现实未来的关系等等角度展开分析、推理和实证。
二是具有整体性的特点。思辨性写作的观点要用统一整体的方式看待问题,反对孤立的看待问题。在此用哲学的观点总结思辨性写作的特点,整个世界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事物内部的各部分、要素、环节是相互联系的。
三是具有矛盾性的特点。矛盾存在于一切客观事物中,思辨性写作要用矛盾的观点看待问题,同一事物在不同发展阶段有不同的特点,一分为二地看待事物,且在表达上往往是相对、相反的形式。
综上所述,笔者总结思辨性写作具有三大特点,多样性、整体性和矛盾性。思辨性写作旨在发展学生的辩证思维和批判思维,培养具有批判性思维的人。总结其特点有助于引起学生探索多角度探索,用整体和矛盾的眼光看待事物,切实提高自身思辨水平。
五、 思辨性写作的策略
《完全写作指南:从提笔就怕到什么都能写》的作者劳拉·布朗认为,写作需要明确目标、确定读者、用头脑风暴总结出中心思想、组织内容、写初稿以及修改。
因此,关于思辨性写作的提升策略,将从五个方面展开,一是紧扣思辨主题,二是精选佐证材料,三是梳理思辨思路、四是选择思辨方法、五是修改思辨语言。
(一) 紧扣思辨主题
在思辨性写作前,明确自己的写作观点,是为了实现哪种表达意图,是为了确认所发生事情的意义、评价事情的长处和短处还是为了指出解决问题的最恰当的方式等等意图。思辨性写作的读者是哪些群体,能否接受你的表达方式,如何有效地表达思辨性写作意图,有没有体现出重要性和意义性?
所以,紧扣思辨主题,要处理好材料与话题之间的关系,确保自己围绕主题展开。
(二) 精选佐证材料
思辨性写作需要储备大量的思辨性素材,展现出对引用材料进行筛选和比较。因此,建立思辨性素材库,选择恰当材料佐证论点是重中之重。
首先,思辨素材库的建设来源于日常生活,名人名言和网络。在整理素材时,学生会产生很多好的想法以及灵感,及时记下来,并且定时复习。学会对素材进行分析联系,能够分清因果关系。同时形成自己独特的深入的人生思考,日积月累,便能形成具有独特性的丰富素材库。
其次,要谨记素材是为思辨性主题服务的。我们在写作时,借助不同的平台进行搜索,找到更多的素材和优质内容。在信息全球化的时代,网络大大丰富了我们的写作素材库,不再局限书本电影和课堂讲座。除此以外,还有百度豆瓣,微信公众号和微博热点,这些更是真实的互动区。
最后,经常复习素材库。“磨刀不误砍柴工”,为了更好的对素材运用和管理,找出适合的论证,经常复习以便在写作时精准配对合适的材料,加以修改后为文章服务。有了扎实的基本功,可以在我们写作时输送源源不断的灵感。
(三) 梳理思辨思路
思辨性写作的论证过程要清晰和符合逻辑,才能突出文章的逻辑性和条理性。因此,一定要不断去学着拆解优秀文章的底层逻辑。
要学会拆分优秀的文章,从标题、开头、故事,观点等等具体细节拆解,这比泛泛阅读百篇文章要有效果。深入思考那个故事打动了你?拆解完后学以致用,思考对自己有什么启发,段落之间是如何衔接的,这有助于理清思辨性写作的思路。
拆分能力是一个人最基本能力,思维导图将是未来教学重要的方法之一。可以运用思维导图进行写作纲要拆分,分析彼此的关联性,有助于训练学生的底层逻辑。
总之,这在很大程度上为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使得逻辑更加清晰,提高思辨性写作深度。
(四) 选择思辨方法
思辨性写作水平的高低是学生的底层思维和认知,写作技巧只是作为你传达思维方式的手段。所以选择恰当的思辨方法有助于多角度思考和培养思辨力。
一是审视性思辨,认真地看待生活中的经验之谈和真理标准,保有怀疑精神和求真反思精神,不唯书不唯权。
比如我们常谈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获诺贝尔科学奖的屠呦呦在从中药里提取抗疟药的实践中失敗了“190次”,她没有相信“实践标准”,而是坚守了自己的“中药中可以找到抗疟药”的信念,最终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如果屠呦呦也相信“实践标准”,那她就无法探索出拯救数百万人生命的药物。
二是转化性思辨,双方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即对立面之间也有互通性。针对一个话题展开讨论分享,可以提前准备好思辨性材料,尽情发挥学生的思辨才能,老师可做适当的总结。比如“失败乃成功之母”,成功与失败在一定的条件下相互转化。让学生谈谈什么条件下可以转化,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这样的思辨方法更贴近学生的生活。
三是依存性思辨,任何事物都是相互联系的,在思考辨析时不能脱离与之相关的事物,考虑到彼此之间相互渗透和贯通。
(五) 修改思辨语言
思辨性写作是强调清晰的逻辑性写作和非虚构写作。对自己写的内容进行不断修改和仔细深度。不断阅读、不断思考、不断运用实践,才能更好地做到思辨性写作。
首先,立足读者的角度。写作是作者与读者的对话,以读者思维看待写作。
但大很多同学常写着就抒发感情去了,缺乏逻辑和论据支撑。因此,修改的过程中看作文是否有偏题跑题现象,所选材料是否恰当,逻辑论证是否阐述清楚。
所以作者需思考所写的每句话是否围绕主题,如果不是,就把它删掉。作者可以思考以下问题:你的写作对象是谁?读者是哪些人?这群人中最具有代表性的谁?如果是写给读者看的,就要把读者放在第一位。怎么讲才能讲清楚,而不需要多于累赘的文字。
其次,进行思辨性修改。无论前期写作有多认真,改的功夫必不可少。修改比写更重要,写完后定要再花时间去改一下。
批判性思维是对他人观点的审视性思考,不是一味地抹杀否认别人的观点。修改时用理性思维,读者的身份审视内容,删除不合适的部分,这样的文章既有逻辑也有真实情感。
总之,写作后的二次修改,可以帮助学生进行自我反思,思考当时为何会用这个观点和案例,梳理思辨性思路,修改思辨性语言,更是提高了思辨能力。
六、 思辨性写作的展望
我们要清楚的意识到,思辨性写作的传播是可以经历时代的考验,是建立在人类思维不断反思的基础上。
首先,思辨性写作要做到我手写我心。写作不应该是像一种空洞的或者机械化的练习,相反的,学生应该在写作过程中学到真正有意义的东西,并做到我手写我心。
其次,思辨性写作采用合适的论据。写作教的不是文学写作,而是学术论证,如何在议论时采用合适的证据,且能反驳他人提出的有说服力的论点。写作课不仅仅是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技巧,更是在引导学生成为一个真正有独特见解的思考者。思辨性写作展示了学生看待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智慧。
最后,思辨性写作是为了生产出有价值有深度的文章。要想写出好作品,除了必要的写作技能,还要有广泛的阅读,要多读书,多读理论书,多读整本理论书,从而建立深厚的知识储备。通过分析阅读去做一些思维上的训练和深入思考。
综上所述,从传授知识到注重优化学生的思维结构,相信学生们通过不断努力练习思辨性写作,可以提高思维能力和写作水平。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版)[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版)[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3]陈俊忠.“具体思辨性”评论文的写作策略[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7,18(9):8-10.
作者简介:
刘胜男,浙江省温州市,温州大学人文学院。